“嗯。”霍炎亭停下脚步,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挥了挥手里的狩猎证,“刚领了狩猎证,我准备收拾收拾就上山。”
二女一愣,随即哗然。
“啥?你真去当猎手了?”李文娟顾不得漱口,赶忙直起身来,嘴里还叼着牙刷。
“当然了,昨天晚上咱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嘛?”霍炎亭语气平静,“放心吧,我的身手你还不了解?不会出事的。”
他说得不张扬,却有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霍炎亭笑了笑,没多解释,只是把狩猎证在指尖轻轻一转,塞进了衣兜里。
“哥,你真不怕?”霍炎雪拧干毛巾,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山上野猪、黑熊都有,前年还听说有人被豹子盯上,差点没命回来。”
“所以我才要去。”霍炎亭目光温和地看着妹妹,压低声音:“咱们刚来,虽然家里留了一些家底。
但是,爸妈爷爷他们也要咱们这边照顾,所以光靠种地挣的那点工分,连咱们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么照顾他们那边呢?
所以为了多挣点钱,我现在只能去山上打猎了。”
说得平淡,却字字有力,不带一丝犹豫。
晨光微露,山雾如纱,笼罩着讷谟生产大队后方那片连绵起伏的林海。
霍炎亭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背篓,手里拿着柴刀,笑着开口:“强子,你今天上工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干就行。
你没干过农活,别一下子把自己伤了,量力而行。”
王二强眼圈通红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亭哥,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上山打猎也要注意安全,我们在家等你。”
“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照顾着点她们两个。”霍炎亭小声叮嘱着他。
王二强正色的点了点头。
霍炎亭背着背篓快速朝着后山走去。
“哥,记得早点回来!”霍炎雪追出几步,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担忧。
“知道。”霍炎亭笑了笑,眼神温和而坚定,“今天只是探路,不会走太远。”
他转身踏上通往山林的小径,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上,两旁的灌木丛挂着露珠,偶尔有鸟雀惊飞而起,扑棱棱地掠过树冠。
霍炎亭没有急于深入,而是沿着山腰缓行,一边观察地形,一边默记风向与动物可能出没的痕迹。
他知道,真正的狩猎不是靠蛮力追逐,而是耐心、经验与自然规律的博弈。
今天他可不是来砍柴的,而是来打猎的,所以不能像前两天那样在山的外围转悠了,他今天要深入一些。
当霍炎亭走到一处开阔的坡地时,停下脚步,蹲下身来仔细检查着。
他发现在这草叶间有一串很清晰的蹄印,而且还是新鲜的,从这印记看估计不是昨夜留下的,那就是今晨留下的。
他伸手轻抚地面,指尖感受着泥土的松软程度,眉头微微一动。
“从蹄印看,这个应该是狍子留下的..........
而且这数量还不少,看着应该有一小群。”
霍炎亭低声自语,目光顺着蹄印延伸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一片低洼的溪谷,水源充足,应该是山里的野兽饮水的地方。
他站起身,从空间里取出步枪,上好膛,紧紧握在手里。
霍炎亭决定先去溪谷看一看,设几个陷阱,看能不能捕到什么猎物。
路上,他在几处关键路径上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了一些粪便和啃食过的树皮。
这些应该是一只成年野猪造成的,但时间较久,至少是两天前的痕迹。
霍炎亭心里暗暗可惜,这就意味着最近一段时间,这里并没野猪路过。
所以今天想要猎杀一头野猪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
当霍炎亭抵达溪谷时,太阳已升高了些,薄雾渐渐散去。
他蹲在溪谷边缘的一块青石旁,眯眼打量着水流的走向。
这溪水不宽,却清澈见底,里面时不时还有鱼游过。
岸边湿泥松软,几处浅浅的蹄印交错分布,有的已被流水冲刷得模糊,但仍有几串清晰可辨——那些都是狍子留下的。
霍炎亭看着那些蹄印,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猎杀固然直接,但他更清楚,初来乍到,贸然开枪不仅惊扰山中群兽,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今日只是探路,不如先布下几个陷阱,既试探地形,也能为日后积累经验。
他从空间里取出木钉和麻绳,这些东西还是从耿家得到的,当然也有一些是自己家的。
霍炎亭用绳子做了几个简单的套索。
虽然制作的比较简陋,但在霍炎亭的手中,足以让野物有去无回。
霍炎亭先是沿着溪边缓坡走了一圈,仔细观察动物踩踏出的小径。
这类小路往往隐蔽于草丛之间,若非久居山林之人很难察觉。
他很快锁定了三处关键位置:一处是两棵歪脖松夹着的狭窄通道;
另一处是倒伏树干自然形成的跳台;
最后一处则是通往水源的必经之洼地。
“就从这里开始。”他低声自语,选中第一处窄道。
他将绳子套索的一端牢牢绑在粗壮的松树根部,另一端则拉长至齐膝高度,用细藤巧妙伪装成自然垂落的枝条模样。
随后又在套索前方撒上些许碾碎的玉米粒子。
这是诱饵,虽然放的不多,但是足够引诱贪食的狍子。
“它们胆小,但好奇心重,闻到熟悉的气味,总会忍不住靠近。”霍炎亭一边调整角度,一边回忆起在部队时,一个很会打猎的战友讲过的捕猎技巧。
第二处陷阱设在那根横卧的枯木前。
他将一根削尖的硬木桩垂直插入地面,顶端包了层薄皮以防锈蚀,再以柔韧的树枝做压簧,用麻绳与绊线相连。
一旦野兽踏上枯木,触动机关,木桩便会猛然弹起,直刺其腹部或腿部。
这个陷阱危险些,主要用于防范大型猛兽误入,也可对付体型较大的野猪或鹿类。
他特意在周围铺了些落叶,掩盖施工痕迹,并移走所有可疑的脚印。
第三处最讲究技巧。
霍炎亭在洼地中央挖了个深坑,四壁斜削,底部插上很多根的竹签,尖头朝上。
然后用细杆搭成虚掩结构,覆上枯叶、苔藓和浮土,看起来与周围地貌毫无二致。
“这种陷坑不能太显眼,也不能太隐蔽。”他退后几步,眯眼审视,“要让人看不出破绽,又让动物觉得安全。”
布置完毕,他又绕着三处陷阱逐一检查,确保这三处陷阱不会提前泄露,也没有多余的声响隐患。
最后,他在每处附近折断一根小枝,作为自己日后辨认的暗记。
霍炎亭收好工具,靠在一棵树下稍作休整。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衣领,但他神情平静,眼神清明。
他知道,这些陷阱未必今天就能见效,甚至可能几天都空等。
但狩猎从来不是一击必中的豪赌,而是耐心与智慧的较量。
“明天再来查看。”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将步枪背回肩上。
临走前,他最后望了一眼溪谷深处。
二女一愣,随即哗然。
“啥?你真去当猎手了?”李文娟顾不得漱口,赶忙直起身来,嘴里还叼着牙刷。
“当然了,昨天晚上咱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嘛?”霍炎亭语气平静,“放心吧,我的身手你还不了解?不会出事的。”
他说得不张扬,却有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霍炎亭笑了笑,没多解释,只是把狩猎证在指尖轻轻一转,塞进了衣兜里。
“哥,你真不怕?”霍炎雪拧干毛巾,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山上野猪、黑熊都有,前年还听说有人被豹子盯上,差点没命回来。”
“所以我才要去。”霍炎亭目光温和地看着妹妹,压低声音:“咱们刚来,虽然家里留了一些家底。
但是,爸妈爷爷他们也要咱们这边照顾,所以光靠种地挣的那点工分,连咱们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么照顾他们那边呢?
所以为了多挣点钱,我现在只能去山上打猎了。”
说得平淡,却字字有力,不带一丝犹豫。
晨光微露,山雾如纱,笼罩着讷谟生产大队后方那片连绵起伏的林海。
霍炎亭背起早已准备好的背篓,手里拿着柴刀,笑着开口:“强子,你今天上工的时候,尽自己所能干就行。
你没干过农活,别一下子把自己伤了,量力而行。”
王二强眼圈通红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亭哥,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你上山打猎也要注意安全,我们在家等你。”
“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照顾着点她们两个。”霍炎亭小声叮嘱着他。
王二强正色的点了点头。
霍炎亭背着背篓快速朝着后山走去。
“哥,记得早点回来!”霍炎雪追出几步,声音里带着压不住的担忧。
“知道。”霍炎亭笑了笑,眼神温和而坚定,“今天只是探路,不会走太远。”
他转身踏上通往山林的小径,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上,两旁的灌木丛挂着露珠,偶尔有鸟雀惊飞而起,扑棱棱地掠过树冠。
霍炎亭没有急于深入,而是沿着山腰缓行,一边观察地形,一边默记风向与动物可能出没的痕迹。
他知道,真正的狩猎不是靠蛮力追逐,而是耐心、经验与自然规律的博弈。
今天他可不是来砍柴的,而是来打猎的,所以不能像前两天那样在山的外围转悠了,他今天要深入一些。
当霍炎亭走到一处开阔的坡地时,停下脚步,蹲下身来仔细检查着。
他发现在这草叶间有一串很清晰的蹄印,而且还是新鲜的,从这印记看估计不是昨夜留下的,那就是今晨留下的。
他伸手轻抚地面,指尖感受着泥土的松软程度,眉头微微一动。
“从蹄印看,这个应该是狍子留下的..........
而且这数量还不少,看着应该有一小群。”
霍炎亭低声自语,目光顺着蹄印延伸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一片低洼的溪谷,水源充足,应该是山里的野兽饮水的地方。
他站起身,从空间里取出步枪,上好膛,紧紧握在手里。
霍炎亭决定先去溪谷看一看,设几个陷阱,看能不能捕到什么猎物。
路上,他在几处关键路径上仔细查看,果然发现了一些粪便和啃食过的树皮。
这些应该是一只成年野猪造成的,但时间较久,至少是两天前的痕迹。
霍炎亭心里暗暗可惜,这就意味着最近一段时间,这里并没野猪路过。
所以今天想要猎杀一头野猪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
当霍炎亭抵达溪谷时,太阳已升高了些,薄雾渐渐散去。
他蹲在溪谷边缘的一块青石旁,眯眼打量着水流的走向。
这溪水不宽,却清澈见底,里面时不时还有鱼游过。
岸边湿泥松软,几处浅浅的蹄印交错分布,有的已被流水冲刷得模糊,但仍有几串清晰可辨——那些都是狍子留下的。
霍炎亭看着那些蹄印,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猎杀固然直接,但他更清楚,初来乍到,贸然开枪不仅惊扰山中群兽,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况且,今日只是探路,不如先布下几个陷阱,既试探地形,也能为日后积累经验。
他从空间里取出木钉和麻绳,这些东西还是从耿家得到的,当然也有一些是自己家的。
霍炎亭用绳子做了几个简单的套索。
虽然制作的比较简陋,但在霍炎亭的手中,足以让野物有去无回。
霍炎亭先是沿着溪边缓坡走了一圈,仔细观察动物踩踏出的小径。
这类小路往往隐蔽于草丛之间,若非久居山林之人很难察觉。
他很快锁定了三处关键位置:一处是两棵歪脖松夹着的狭窄通道;
另一处是倒伏树干自然形成的跳台;
最后一处则是通往水源的必经之洼地。
“就从这里开始。”他低声自语,选中第一处窄道。
他将绳子套索的一端牢牢绑在粗壮的松树根部,另一端则拉长至齐膝高度,用细藤巧妙伪装成自然垂落的枝条模样。
随后又在套索前方撒上些许碾碎的玉米粒子。
这是诱饵,虽然放的不多,但是足够引诱贪食的狍子。
“它们胆小,但好奇心重,闻到熟悉的气味,总会忍不住靠近。”霍炎亭一边调整角度,一边回忆起在部队时,一个很会打猎的战友讲过的捕猎技巧。
第二处陷阱设在那根横卧的枯木前。
他将一根削尖的硬木桩垂直插入地面,顶端包了层薄皮以防锈蚀,再以柔韧的树枝做压簧,用麻绳与绊线相连。
一旦野兽踏上枯木,触动机关,木桩便会猛然弹起,直刺其腹部或腿部。
这个陷阱危险些,主要用于防范大型猛兽误入,也可对付体型较大的野猪或鹿类。
他特意在周围铺了些落叶,掩盖施工痕迹,并移走所有可疑的脚印。
第三处最讲究技巧。
霍炎亭在洼地中央挖了个深坑,四壁斜削,底部插上很多根的竹签,尖头朝上。
然后用细杆搭成虚掩结构,覆上枯叶、苔藓和浮土,看起来与周围地貌毫无二致。
“这种陷坑不能太显眼,也不能太隐蔽。”他退后几步,眯眼审视,“要让人看不出破绽,又让动物觉得安全。”
布置完毕,他又绕着三处陷阱逐一检查,确保这三处陷阱不会提前泄露,也没有多余的声响隐患。
最后,他在每处附近折断一根小枝,作为自己日后辨认的暗记。
霍炎亭收好工具,靠在一棵树下稍作休整。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湿了衣领,但他神情平静,眼神清明。
他知道,这些陷阱未必今天就能见效,甚至可能几天都空等。
但狩猎从来不是一击必中的豪赌,而是耐心与智慧的较量。
“明天再来查看。”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将步枪背回肩上。
临走前,他最后望了一眼溪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