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镇的清晨,总是比其他地方来得更喧嚣一些。车轱辘压过青石板的声响、赶早市小贩的吆喝、骡马不耐烦的响鼻、以及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又散去的旅人脚步声,共同交织成一副充满烟火气却又暗流涌动的边镇图景。
镇东头,“听雨轩”茶楼临河而建,两层小楼,飞檐翘角,看上去有几分雅致。这里是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行商坐贾稍作歇息、交换消息的所在,也是镇上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之一。
二楼靠窗的一个僻静位置,坐着一个身着粗布衣裙、头戴同色方巾的年轻女子。她面前的桌上只放着一壶最普通的粗茶,两碟干果,以及一卷半旧的《山川志异》。她似乎看得极为入神,对楼下的喧嚣充耳不闻,只是偶尔才会端起茶杯,浅浅啜饮一口,目光却从未真正离开书页。
这便是易容改扮后的林若雪,化名“林寒”。
她在此已盘桓数日。白日里,她大多会来这“听雨轩”坐上小半个时辰,看似读书,实则是在这纷杂的信息海洋中,捕捉那些可能有用的只言片语。夜晚,则依旧如同暗夜幽灵,探查着镇上的镖局、车马行以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宅院。
京城“天启”近在咫尺,但越是接近风暴中心,越需谨慎。她像是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或者,寻找到通往猎物巢穴的正确路径。
几日下来,收获甚微。听到的多是些商路行情、江湖传闻、或者对北边“流匪”之事的隐晦担忧,却再未听到有关“四海镖局”那趟神秘镖物的后续,也没有捕捉到任何关于幽冥阁或者暗影卫的明确信息。
那个在雨夜袭击她的黑袍面具人,也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未出现。但这并未让林若雪感到轻松,反而更加警惕。她知道,那或许意味着对方正在酝酿着更周密、更致命的行动。
今日的茶楼,似乎比往日更热闹一些。多了几张生面孔,看衣着气度,不像是寻常商旅,倒像是些远道而来的文人清客,或是某些府邸的门人清客。他们低声交谈着,话题似乎围绕着京城里的某些人物。
林若雪的心神稍稍从书卷上移开,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细微的石子,感知的涟漪无声无息地扩散开去,捕捉着邻桌的对话。
“……此番‘鹿鸣宴’,听说昭南郡王又递了折子,直言国朝积弊,触怒了不少人啊……”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文士压低声音道。
“慎言,张兄。”他对面的一个微胖老者连忙示意他低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此地虽非京城,但也需谨言慎行。”
那被称为“张兄”的文士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但声音还是下意识地又压低了几分:“怕什么?郡王殿下所言,哪一句不是为国为民?整顿吏治,削减那些蠹虫般的勋贵特权,充实边军粮饷……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可惜……唉,忠言逆耳啊!”
微胖老者叹了口气:“郡王殿下确是贤王,心系黎民,颇有古仁人之风。只可惜……性子太过刚直,又无母族强援,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难免势单力薄。此次上书,怕是又要被申斥,闲置府中了。”
“闲置也好!”另一桌一个一直沉默听着、面容清癯的灰衣人忽然插话,语气带着几分愤懑,“总好过像前御史大夫周大人那般,不明不白地暴毙家中!据说死状极惨,浑身经脉……呃……”他似乎意识到失言,猛地刹住话头,端起茶杯掩饰般地喝了一口。
前御史大夫?暴毙?林若雪的心微微一动。她记得师父清虚子偶尔提及朝堂人物时,似乎提到过这位周御史,以刚正不阿着称,数年前主持清查漕运、盐铁贪墨大案,震动朝野,后来却突然称病辞官,不久后便传出死讯……当时只以为是积劳成疾,难道另有隐情?
“周大人……”那微胖老者脸上露出惋惜和一丝恐惧,连连摆手,“莫谈此事,莫谈此事……喝茶,喝茶……”
话题似乎就此打住,那几人开始聊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但“昭南郡王”这个名字,却如同投入林若雪心湖的一颗石子,漾开了圈圈涟漪。
一位因直言进谏而被闲置、却颇得清流赞誉的年轻郡王……一位数年前调查贪墨案却暴毙身亡的御史大夫……
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位周御史的死,是否与他调查的案件有关?而他的死状……“浑身经脉”如何?那灰衣人虽未说完,但结合他之前的愤懑和恐惧,以及微胖老者的打断,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非正常的死亡方式,比如……武功高手所为?
幽冥阁?暗影卫?
林若雪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如果周御史之死真是灭口,那说明他查到的东西,触及了某个庞大利益集团或者阴谋核心的核心利益。而这位敢于继续抨击积弊、触碰勋贵利益的昭南郡王,是否也身处险境?他是否……知道一些什么?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昭南郡王的信息。
接下来的半天,林若雪没有再待在茶楼。她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投亲不遇、盘缠将尽的妇人,在镇上的一些杂货铺、成衣店流连,借着购买针线布匹的机会,与店家、伙计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话题看似随意地引向京中的趣闻轶事,尤其是关于各位王爷侯爷的。
“……昭南郡王啊?听说过,是个好人呐!”一个卖布的老妪一边量着布,一边絮叨,“年前京郊雪灾,好多王爷勋贵都在别苑赏雪作乐,就他亲自带着人跑去灾民棚施粥送药,还把自己的俸禄都捐出来了……可惜啊,好人不长命……哦不,是好人不掌权,听说在朝廷里说不上话,尽受气呢……”
另一个书店的伙计则显得谨慎得多,左右看看没人,才小声道:“客官打听郡王殿下?还是少问为妙。听说这位殿下得罪的人太多了,连宫里都不待见他……咱们小老百姓,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要紧。”
综合各处听来的零碎信息,林若雪在心中慢慢勾勒出这位昭南郡王的大致形象:先帝幼子,生母位份低微早逝,在宗室中并不显赫。年少时似乎体弱多病,常离京休养,近些年才逐渐参与朝政。因其屡次上书直言时弊,主张削减冗员、整顿军备、抑制兼并,触动了大量勋贵和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故而被排挤打压,空有郡王爵位,却并无实权,甚至时常被皇帝申斥,闲置府中。但在部分清流官员和底层百姓中,风评极佳,认为其心怀天下,是难得的贤王。
一个无权无势却心怀正义、可能还知道些内情的皇室子弟……
这或许是一个切入点?林若雪沉吟着。直接接触一位郡王,无疑风险极大,但相比于闯入暗影卫或者幽冥阁的核心,这似乎又是相对可行的路径。至少,这位郡王在明处。
只是,该如何接近?以什么身份?又如何取得他的信任?
林若雪一边思索着,一边缓步走回自己租住的小院。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这陌生的城镇里,显得格外孤寂。
就在她即将拐入小巷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巷口对面的一家当铺里,走出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着寻常的伙计服饰,低着头,脚步匆匆,但林若雪一眼就认出,那是“四海镖局”的一个镖师!前几天夜里,她曾远远见过他护卫那辆神秘的镖车!
他来这里做什么?当东西?还是……接头?
林若雪心中警铃大作,立刻闪身躲入巷口的阴影之中,屏息凝神,仔细观察。
只见那镖师并未走远,而是在当铺门口左右张望了一下,随即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一辆不起眼的乌篷马车。车帘掀开一角,他似乎低声对里面说了句什么,然后接过车里人递出来的一个小包裹,迅速揣入怀中,转身便走,很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那辆乌篷马车则缓缓启动,向着镇外驶去。
有古怪!
林若雪毫不犹豫,立刻放弃了回住处的心思,身形如一道青烟,悄无声息地掠过屋脊,远远缀上了那辆乌篷马车。
马车出了长亭镇,并未走上通往京城的官道,而是拐上了一条偏僻的、通往附近山林的小路。
林若雪心中疑窦更深,将轻功施展到极致,如同附骨之疽般紧紧跟在后面,同时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
马车在山路上行驶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一处僻静的山谷口停了下来。
车帘掀开,一个穿着锦袍、身材微胖、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跳下车,对着山谷里打了个手势。
很快,从山谷的树林中,走出了两个穿着黑色劲装、腰间佩刀、神色精悍的汉子。他们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对着那微胖商人点了点头。
微胖商人从怀里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递给其中一个黑衣汉子,低声道:“这是尾款。东西呢?”
那黑衣汉子掂了掂钱袋,满意地揣入怀中,然后对同伴使了个眼色。另一个黑衣汉子转身钻回树林,片刻后,扛着一个长长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走了出来。
那物件形状狭长,看上去颇为沉重。
林若雪瞳孔微缩!那形状……很像是一具弩机!而且是军用的强弩!
微胖商人上前检查了一下那油布包裹,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马车夫过来帮忙,将那沉重的物件抬上了马车。
“合作愉快。”微胖商人脸上露出笑容,对着两个黑衣汉子拱了拱手,“下次还有好货,老规矩。”
“好说。”黑衣汉子也拱拱手,转身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
微胖商人上了马车,马车调转车头,沿着原路返回。
林若雪隐藏在树冠之中,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四海镖局的人,暗中与不明身份的人交易军械!而且是威力强大的军用弩!
他们想干什么?这批弩机要运往哪里?交给谁?
联想到北狄犯边,边关军械流失的传闻,以及幽冥阁可能勾结北狄的阴谋……这批弩机的去向,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必须查清楚!
林若雪看着那辆逐渐远去的马车,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决断。
她不再犹豫,身形从树冠中飘落,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悄无声息地向着马车追去。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跟踪。
她要拦下这辆车,问个明白!
        镇东头,“听雨轩”茶楼临河而建,两层小楼,飞檐翘角,看上去有几分雅致。这里是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行商坐贾稍作歇息、交换消息的所在,也是镇上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之一。
二楼靠窗的一个僻静位置,坐着一个身着粗布衣裙、头戴同色方巾的年轻女子。她面前的桌上只放着一壶最普通的粗茶,两碟干果,以及一卷半旧的《山川志异》。她似乎看得极为入神,对楼下的喧嚣充耳不闻,只是偶尔才会端起茶杯,浅浅啜饮一口,目光却从未真正离开书页。
这便是易容改扮后的林若雪,化名“林寒”。
她在此已盘桓数日。白日里,她大多会来这“听雨轩”坐上小半个时辰,看似读书,实则是在这纷杂的信息海洋中,捕捉那些可能有用的只言片语。夜晚,则依旧如同暗夜幽灵,探查着镇上的镖局、车马行以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宅院。
京城“天启”近在咫尺,但越是接近风暴中心,越需谨慎。她像是一个最有耐心的猎手,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或者,寻找到通往猎物巢穴的正确路径。
几日下来,收获甚微。听到的多是些商路行情、江湖传闻、或者对北边“流匪”之事的隐晦担忧,却再未听到有关“四海镖局”那趟神秘镖物的后续,也没有捕捉到任何关于幽冥阁或者暗影卫的明确信息。
那个在雨夜袭击她的黑袍面具人,也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未出现。但这并未让林若雪感到轻松,反而更加警惕。她知道,那或许意味着对方正在酝酿着更周密、更致命的行动。
今日的茶楼,似乎比往日更热闹一些。多了几张生面孔,看衣着气度,不像是寻常商旅,倒像是些远道而来的文人清客,或是某些府邸的门人清客。他们低声交谈着,话题似乎围绕着京城里的某些人物。
林若雪的心神稍稍从书卷上移开,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细微的石子,感知的涟漪无声无息地扩散开去,捕捉着邻桌的对话。
“……此番‘鹿鸣宴’,听说昭南郡王又递了折子,直言国朝积弊,触怒了不少人啊……”一个穿着青色长衫、留着三缕长须的中年文士压低声音道。
“慎言,张兄。”他对面的一个微胖老者连忙示意他低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此地虽非京城,但也需谨言慎行。”
那被称为“张兄”的文士不以为然地摇摇头,但声音还是下意识地又压低了几分:“怕什么?郡王殿下所言,哪一句不是为国为民?整顿吏治,削减那些蠹虫般的勋贵特权,充实边军粮饷……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可惜……唉,忠言逆耳啊!”
微胖老者叹了口气:“郡王殿下确是贤王,心系黎民,颇有古仁人之风。只可惜……性子太过刚直,又无母族强援,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难免势单力薄。此次上书,怕是又要被申斥,闲置府中了。”
“闲置也好!”另一桌一个一直沉默听着、面容清癯的灰衣人忽然插话,语气带着几分愤懑,“总好过像前御史大夫周大人那般,不明不白地暴毙家中!据说死状极惨,浑身经脉……呃……”他似乎意识到失言,猛地刹住话头,端起茶杯掩饰般地喝了一口。
前御史大夫?暴毙?林若雪的心微微一动。她记得师父清虚子偶尔提及朝堂人物时,似乎提到过这位周御史,以刚正不阿着称,数年前主持清查漕运、盐铁贪墨大案,震动朝野,后来却突然称病辞官,不久后便传出死讯……当时只以为是积劳成疾,难道另有隐情?
“周大人……”那微胖老者脸上露出惋惜和一丝恐惧,连连摆手,“莫谈此事,莫谈此事……喝茶,喝茶……”
话题似乎就此打住,那几人开始聊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但“昭南郡王”这个名字,却如同投入林若雪心湖的一颗石子,漾开了圈圈涟漪。
一位因直言进谏而被闲置、却颇得清流赞誉的年轻郡王……一位数年前调查贪墨案却暴毙身亡的御史大夫……
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那位周御史的死,是否与他调查的案件有关?而他的死状……“浑身经脉”如何?那灰衣人虽未说完,但结合他之前的愤懑和恐惧,以及微胖老者的打断,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非正常的死亡方式,比如……武功高手所为?
幽冥阁?暗影卫?
林若雪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如果周御史之死真是灭口,那说明他查到的东西,触及了某个庞大利益集团或者阴谋核心的核心利益。而这位敢于继续抨击积弊、触碰勋贵利益的昭南郡王,是否也身处险境?他是否……知道一些什么?
她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昭南郡王的信息。
接下来的半天,林若雪没有再待在茶楼。她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投亲不遇、盘缠将尽的妇人,在镇上的一些杂货铺、成衣店流连,借着购买针线布匹的机会,与店家、伙计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话题看似随意地引向京中的趣闻轶事,尤其是关于各位王爷侯爷的。
“……昭南郡王啊?听说过,是个好人呐!”一个卖布的老妪一边量着布,一边絮叨,“年前京郊雪灾,好多王爷勋贵都在别苑赏雪作乐,就他亲自带着人跑去灾民棚施粥送药,还把自己的俸禄都捐出来了……可惜啊,好人不长命……哦不,是好人不掌权,听说在朝廷里说不上话,尽受气呢……”
另一个书店的伙计则显得谨慎得多,左右看看没人,才小声道:“客官打听郡王殿下?还是少问为妙。听说这位殿下得罪的人太多了,连宫里都不待见他……咱们小老百姓,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要紧。”
综合各处听来的零碎信息,林若雪在心中慢慢勾勒出这位昭南郡王的大致形象:先帝幼子,生母位份低微早逝,在宗室中并不显赫。年少时似乎体弱多病,常离京休养,近些年才逐渐参与朝政。因其屡次上书直言时弊,主张削减冗员、整顿军备、抑制兼并,触动了大量勋贵和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故而被排挤打压,空有郡王爵位,却并无实权,甚至时常被皇帝申斥,闲置府中。但在部分清流官员和底层百姓中,风评极佳,认为其心怀天下,是难得的贤王。
一个无权无势却心怀正义、可能还知道些内情的皇室子弟……
这或许是一个切入点?林若雪沉吟着。直接接触一位郡王,无疑风险极大,但相比于闯入暗影卫或者幽冥阁的核心,这似乎又是相对可行的路径。至少,这位郡王在明处。
只是,该如何接近?以什么身份?又如何取得他的信任?
林若雪一边思索着,一边缓步走回自己租住的小院。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这陌生的城镇里,显得格外孤寂。
就在她即将拐入小巷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巷口对面的一家当铺里,走出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人穿着寻常的伙计服饰,低着头,脚步匆匆,但林若雪一眼就认出,那是“四海镖局”的一个镖师!前几天夜里,她曾远远见过他护卫那辆神秘的镖车!
他来这里做什么?当东西?还是……接头?
林若雪心中警铃大作,立刻闪身躲入巷口的阴影之中,屏息凝神,仔细观察。
只见那镖师并未走远,而是在当铺门口左右张望了一下,随即快步走向停在路边的一辆不起眼的乌篷马车。车帘掀开一角,他似乎低声对里面说了句什么,然后接过车里人递出来的一个小包裹,迅速揣入怀中,转身便走,很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那辆乌篷马车则缓缓启动,向着镇外驶去。
有古怪!
林若雪毫不犹豫,立刻放弃了回住处的心思,身形如一道青烟,悄无声息地掠过屋脊,远远缀上了那辆乌篷马车。
马车出了长亭镇,并未走上通往京城的官道,而是拐上了一条偏僻的、通往附近山林的小路。
林若雪心中疑窦更深,将轻功施展到极致,如同附骨之疽般紧紧跟在后面,同时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
马车在山路上行驶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一处僻静的山谷口停了下来。
车帘掀开,一个穿着锦袍、身材微胖、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跳下车,对着山谷里打了个手势。
很快,从山谷的树林中,走出了两个穿着黑色劲装、腰间佩刀、神色精悍的汉子。他们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对着那微胖商人点了点头。
微胖商人从怀里取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递给其中一个黑衣汉子,低声道:“这是尾款。东西呢?”
那黑衣汉子掂了掂钱袋,满意地揣入怀中,然后对同伴使了个眼色。另一个黑衣汉子转身钻回树林,片刻后,扛着一个长长的、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走了出来。
那物件形状狭长,看上去颇为沉重。
林若雪瞳孔微缩!那形状……很像是一具弩机!而且是军用的强弩!
微胖商人上前检查了一下那油布包裹,点了点头,挥手示意马车夫过来帮忙,将那沉重的物件抬上了马车。
“合作愉快。”微胖商人脸上露出笑容,对着两个黑衣汉子拱了拱手,“下次还有好货,老规矩。”
“好说。”黑衣汉子也拱拱手,转身迅速消失在山林之中。
微胖商人上了马车,马车调转车头,沿着原路返回。
林若雪隐藏在树冠之中,心中已是惊涛骇浪!
四海镖局的人,暗中与不明身份的人交易军械!而且是威力强大的军用弩!
他们想干什么?这批弩机要运往哪里?交给谁?
联想到北狄犯边,边关军械流失的传闻,以及幽冥阁可能勾结北狄的阴谋……这批弩机的去向,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必须查清楚!
林若雪看着那辆逐渐远去的马车,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决断。
她不再犹豫,身形从树冠中飘落,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悄无声息地向着马车追去。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跟踪。
她要拦下这辆车,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