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津门登陆后,汉军迅速开拔,直抵京城。
京城之内,原本由五万民夫组成的部队此时已经经历了大规模整编,年岁偏大、战力不足的老弱病残被劝退回家,仅留下一些年轻力壮、且有作战经验的士兵。
整编之后,这支部队人数大约剩下两万人,林文便将他们调用起来,负责汉军的后勤运输与物资保障任务。
至于此次出征的主力部队,自然还是林文从南方带来的那五万精锐汉军。
有了专职的后勤部队后,汉军行军速度大大提升,五月份便已抵达宣化。
由于此战将在漠北草原展开,汉军方面也带来了大量骑兵。
进入宣化后,这些骑兵即刻出发,一方面为大军侦察前方路况,另一方面也四处搜集漠北部族的情报。
穿越长城向北推进后,汉军骑兵一路北上,途中击溃了好几个意图反抗的草原部族,并俘获了一些敌人。
通过这些俘虏的供述,林文得知罗刹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漠北,并正在北方集结兵力,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南侵做准备。
“殿下,目前罗刹国人尚不知我军已至,正是发动奇袭的绝佳时机。
我们可以一举摧毁他们在漠北的军队,夺取或焚毁其囤积的军需物资。
这样一来,缺少补给,罗刹国的大军便难以继续深入我境!”
在得知这一情报后,蒋百里当即献策。
而在距汉军约八百公里外的库伦城内,一支罗刹国的军队正驻扎于此。
这支罗刹军队约有两万人,护送着大批物资,包括粮食、衣物、武器弹药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何况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无法就地获取补给,因此为了此次南下的军事行动,罗刹人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多地将各类物资运送至此。
如此一来,大军抵达前线时才不至于因缺乏补给而陷入被动。
至于只派出两万人押运这批重要物资是否足够安全?
对此,罗刹方面倒是并不十分担忧。
一则汉军主力部署于西北与东北方向,距离他们设在库伦的物资基地足足有数千公里之遥。
对方如果打算对他们动手,这么远的距离,等对方赶到时,他们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况且,漠北各部落都希望借助罗刹国的力量来摆脱天朝的统治,因此他们会主动为罗刹国传递消息。
如此一来,汉军一旦出关,马上就会被发现,到时候敌方肯定能第一时间得到情报。
其次,在过去与清廷和天朝打交道的过程中,罗刹国人已经养成了轻视天朝军队的心理。
在他们看来,天朝军队装备落后、士卒怯懦,恐怕连炮声一响,双腿就发软,根本无法作战吧?
否则,为何清廷会那么轻易地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他们呢?
要知道,日不落人为了占领港岛,是真刀真枪地打了两仗;而毛熊这边仅凭武力威胁,便兵不血刃地取得了比日不落人所得大几百倍的土地。
有这样轻松获取土地的经历,他们自然有理由看轻天朝。
虽然汉军看起来比清军要强一些,甚至能在海战中击败强大的日不落人,还俘虏了其近十万士兵。
但这也只能说明汉军的海军战斗力强,并不能证明他们的陆军也同样强大。
至于汉军海军是否真的强大,这件事对毛熊而言毫无影响,他们并不担心这一点。
毛熊的出海口非常有限,国内绝大多数海岸线都在冰封的北冰洋沿岸,汉军海军再怎么强大,也打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而他们真正可用的两个出海口,一个在黑海,一个在波罗的海。
如果汉军愿意跨越数万公里跑过去较量一下,那倒是可以试试。
不过,当年克里木战争期间,日不落的海军同样强大,最后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
尽管毛熊在这场战争中未能达成目标,实际上是输了,但战败后既未割地,也未赔款,胜利的日不落、高卢以及土鸡三国,拿他们毫无办法。
想从毛熊那里拿到战争赔款?可以,你们派兵攻打莫斯科试试!
然而,上一位率军进攻莫斯科的人,正是刚去世不久的拿破仑。
这样一个连军事天才都难以战胜的敌人,日不落和高卢自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至于土鸡人,虽然恨不得杀到莫斯科,将毛熊人全部消灭,但他们自身没有这个实力。
一旦失去了日不落和高卢的支持,毛熊就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因此,这场战争虽然毛熊失败了,却并未付出太大的代价。
所以他们根本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海军,也不害怕有人向本土发起进攻。
凭借五十年前那场辉煌胜利所积累的巨大声望,罗刹人自信满满,认定在未来百年之内,绝不会再有谁胆敢侵犯毛熊的疆土。
因此,在他们看来,仅派出两万人护送这批物资,已属绰绰有余。
部队抵达库伦后,罗刹人一方面向国内传递消息,催促后续大军迅速跟进;另一方面则开始召集草原上的各部首领,要求他们出兵,南下骚扰汉军。
为了让这些部落更加卖力,罗刹方面答应向他们出售一批武器装备,并默许支持他们脱离天朝、自立门户的幻想。
听闻如此承诺,草原上的各大部落顿时激动万分。
自古以来,草原游牧民族就有南侵劫掠的传统。
所谓打草谷,便是南下抢夺内地天朝百姓的财物,屠杀男子,掳掠妇女,将女人与金银财宝统统据为己有,充实自身实力。
如今清廷已然覆灭,天朝政局动荡不安,正是南下劫掠的大好时机。
于是,在获得罗刹人提供的武器之后,这些部落纷纷集结兵力,浩浩荡荡地挥师南下,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抢夺!
过去二百年间,由于清廷的镇压,漠北诸部始终难以翻身,不仅生活贫困潦倒,更失去了昔日南下打草谷的机会。
如今既然清廷已经灭亡,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自然也随之瓦解。
于是,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满怀激情,踊跃加入南下劫掠的行列。
许多部落几乎是全员出动,连老弱妇孺也都骑上了战马,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幻想着此行能收获大量财富,一夜之间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
京城之内,原本由五万民夫组成的部队此时已经经历了大规模整编,年岁偏大、战力不足的老弱病残被劝退回家,仅留下一些年轻力壮、且有作战经验的士兵。
整编之后,这支部队人数大约剩下两万人,林文便将他们调用起来,负责汉军的后勤运输与物资保障任务。
至于此次出征的主力部队,自然还是林文从南方带来的那五万精锐汉军。
有了专职的后勤部队后,汉军行军速度大大提升,五月份便已抵达宣化。
由于此战将在漠北草原展开,汉军方面也带来了大量骑兵。
进入宣化后,这些骑兵即刻出发,一方面为大军侦察前方路况,另一方面也四处搜集漠北部族的情报。
穿越长城向北推进后,汉军骑兵一路北上,途中击溃了好几个意图反抗的草原部族,并俘获了一些敌人。
通过这些俘虏的供述,林文得知罗刹国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漠北,并正在北方集结兵力,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南侵做准备。
“殿下,目前罗刹国人尚不知我军已至,正是发动奇袭的绝佳时机。
我们可以一举摧毁他们在漠北的军队,夺取或焚毁其囤积的军需物资。
这样一来,缺少补给,罗刹国的大军便难以继续深入我境!”
在得知这一情报后,蒋百里当即献策。
而在距汉军约八百公里外的库伦城内,一支罗刹国的军队正驻扎于此。
这支罗刹军队约有两万人,护送着大批物资,包括粮食、衣物、武器弹药等。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何况西伯利亚地区几乎无法就地获取补给,因此为了此次南下的军事行动,罗刹人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多地将各类物资运送至此。
如此一来,大军抵达前线时才不至于因缺乏补给而陷入被动。
至于只派出两万人押运这批重要物资是否足够安全?
对此,罗刹方面倒是并不十分担忧。
一则汉军主力部署于西北与东北方向,距离他们设在库伦的物资基地足足有数千公里之遥。
对方如果打算对他们动手,这么远的距离,等对方赶到时,他们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
况且,漠北各部落都希望借助罗刹国的力量来摆脱天朝的统治,因此他们会主动为罗刹国传递消息。
如此一来,汉军一旦出关,马上就会被发现,到时候敌方肯定能第一时间得到情报。
其次,在过去与清廷和天朝打交道的过程中,罗刹国人已经养成了轻视天朝军队的心理。
在他们看来,天朝军队装备落后、士卒怯懦,恐怕连炮声一响,双腿就发软,根本无法作战吧?
否则,为何清廷会那么轻易地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他们呢?
要知道,日不落人为了占领港岛,是真刀真枪地打了两仗;而毛熊这边仅凭武力威胁,便兵不血刃地取得了比日不落人所得大几百倍的土地。
有这样轻松获取土地的经历,他们自然有理由看轻天朝。
虽然汉军看起来比清军要强一些,甚至能在海战中击败强大的日不落人,还俘虏了其近十万士兵。
但这也只能说明汉军的海军战斗力强,并不能证明他们的陆军也同样强大。
至于汉军海军是否真的强大,这件事对毛熊而言毫无影响,他们并不担心这一点。
毛熊的出海口非常有限,国内绝大多数海岸线都在冰封的北冰洋沿岸,汉军海军再怎么强大,也打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而他们真正可用的两个出海口,一个在黑海,一个在波罗的海。
如果汉军愿意跨越数万公里跑过去较量一下,那倒是可以试试。
不过,当年克里木战争期间,日不落的海军同样强大,最后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
尽管毛熊在这场战争中未能达成目标,实际上是输了,但战败后既未割地,也未赔款,胜利的日不落、高卢以及土鸡三国,拿他们毫无办法。
想从毛熊那里拿到战争赔款?可以,你们派兵攻打莫斯科试试!
然而,上一位率军进攻莫斯科的人,正是刚去世不久的拿破仑。
这样一个连军事天才都难以战胜的敌人,日不落和高卢自然不愿意重蹈覆辙。
至于土鸡人,虽然恨不得杀到莫斯科,将毛熊人全部消灭,但他们自身没有这个实力。
一旦失去了日不落和高卢的支持,毛熊就能将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因此,这场战争虽然毛熊失败了,却并未付出太大的代价。
所以他们根本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海军,也不害怕有人向本土发起进攻。
凭借五十年前那场辉煌胜利所积累的巨大声望,罗刹人自信满满,认定在未来百年之内,绝不会再有谁胆敢侵犯毛熊的疆土。
因此,在他们看来,仅派出两万人护送这批物资,已属绰绰有余。
部队抵达库伦后,罗刹人一方面向国内传递消息,催促后续大军迅速跟进;另一方面则开始召集草原上的各部首领,要求他们出兵,南下骚扰汉军。
为了让这些部落更加卖力,罗刹方面答应向他们出售一批武器装备,并默许支持他们脱离天朝、自立门户的幻想。
听闻如此承诺,草原上的各大部落顿时激动万分。
自古以来,草原游牧民族就有南侵劫掠的传统。
所谓打草谷,便是南下抢夺内地天朝百姓的财物,屠杀男子,掳掠妇女,将女人与金银财宝统统据为己有,充实自身实力。
如今清廷已然覆灭,天朝政局动荡不安,正是南下劫掠的大好时机。
于是,在获得罗刹人提供的武器之后,这些部落纷纷集结兵力,浩浩荡荡地挥师南下,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抢夺!
过去二百年间,由于清廷的镇压,漠北诸部始终难以翻身,不仅生活贫困潦倒,更失去了昔日南下打草谷的机会。
如今既然清廷已经灭亡,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自然也随之瓦解。
于是,草原上的各个部落满怀激情,踊跃加入南下劫掠的行列。
许多部落几乎是全员出动,连老弱妇孺也都骑上了战马,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幻想着此行能收获大量财富,一夜之间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