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不堪一击!-《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与二百七十年前那场战役不同的是,如今的西南联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装备精良、士气高昂。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手中握有天皇这张道义上的王牌。

  反观幕府一方,接连受挫,士气低落,装备陈旧,又失去了朝廷的道义支持,难以获得百姓的认同。

  此消彼长之下,倒幕军高层普遍认为,这次关原会战,他们至少有八成胜算!

  前提是必须迅速肃清关西地区的幕府残部,且萨摩藩在关原必须守住防线,不被幕府击溃。

  否则一旦幕府掌控关原这一战略要地,便可据险而守,将他们牢牢封锁在关西,失去东进的机会!

  之前的胜利令西乡隆盛信心倍增,在他看来,京都和大坂城内的幕府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唯一让他隐隐担忧的,是突然出现在他们后方的那支汉军!

  “但愿坂本龙马能盯住他们,别出什么岔子!”

  倒幕军高层会议一结束,坂本龙马便急匆匆率领五千士兵赶赴大田。

  他心中满是焦虑,生怕自己赶去太晚,汉军早已离开石见银山,转而攻陷他们的根据地——荻城。

  长州藩大多数武士的家眷都在荻城,而长州又是倒幕派的核心力量。

  一旦荻城失守,前线数万长州军必然军心动摇,士气大挫。

  届时势必引发连锁反应,整个倒幕行动都可能前功尽弃!

  因此,坂本龙马日夜兼程,只用了两天时间便赶完了原本需三四天才能抵达的路程。

  然而当他率军抵达大田后,却发现汉军根本没有偷袭荻城的迹象。

  甚至还在修筑防御工事,似乎打算在此地长期驻扎。

  这让坂本龙马心头一松——总算后院没起火。

  但很快,他又忧虑起来:汉军这副架势,看来短期内不会从石见银山撤离。

  而且他们还修筑了如此坚固的防线,想要夺回银山,恐怕将更加困难!

  作为一名倭国人,眼睁睁看着自家的银矿对他人敞开,任其大肆开采白银,这种感受就如同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子被人夺走一般,令人羞愤难当!

  不止坂本龙马有这种感觉,随他而来的五千长州士兵也都深感愤怒。

  一个个情绪激动,不断有人跑到坂本龙马面前,请求出战,希望领兵攻打汉军。

  但坂本龙马的任务只是监视汉军,而非与之交战。

  说实话,只要汉军不来主动进攻他们,就已经是万幸了!

  所以他回绝了这些人的建议,并且严令倭国军队不得轻率行动,不得随意挑起与汉军的冲突。

  即便汉军率先发起攻击,他们也不能擅自反击,必须向他请示,待他下令之后方可行动。

  坂本龙马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是希望最大限度地避免两国之间爆发全面冲突。

  他不想让正在前线与幕府军对峙的倒幕军分心,以免他们在决战前就被迫分散兵力。

  只要倒幕军击败幕府军,到时候如何应对汉军,自然就有答案了!

  然而,底层的武士并不了解坂本龙马的深意,因此他的这一决定在长州藩士兵中引发了不满。

  他们觉得自己的主将是个胆小怕事的懦夫,开始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暗中筹划对汉军发动突袭!

  在石见银山,汉军也察觉到了这支匆匆赶来的长州军。

  “敌军兵力与我们相差无几,看他们急匆匆赶来的模样,显然是连夜赶路赶来的。

  如果我们现在出兵,估计用不了半个钟头,就能把他们打散!”

  “哈哈,我觉得连半小时都用不上,我军从两翼包抄,正面让舰队开火轰击,敌军阵型必定大乱,到时候两翼一夹击,恐怕他们连还手都不敢,直接就溃逃了!”

  聂士成思索片刻,点头赞同:“冠廷说得有道理。

  敌军不了解我军火炮的威力,再加上有舰队支援,他们的营地又扎得太密集,一旦被炮击,损失必然惨重,再无一战之力。”

  被称作冠廷的人名叫左宝贵,字冠廷,是聂士成的副将。

  此人曾在甲午战争中奋勇作战,是清军中难得敢于正面迎战曰军的将领。

  可惜的是,身边尽是猪队友。

  当年在左宝贵与曰军激战之时,另一名清将叶志超不仅按兵不动,反而率先撤退,导致左宝贵孤军奋战,最终壮烈牺牲。

  此人有勇有谋,年仅三十,是汉军中年轻一代的将领,前途不可限量。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林文对左宝贵一直非常欣赏。

  因此,和聂士成一样,左宝贵也是林文亲自点名派往倭国的汉军将领之一。

  派遣他们来此,既是为了对倭国出一口恶气,也是为了让他们立功,为日后升迁积累资历。

  “长州藩只派来了五千人,说明他们并不想与我们正面冲突,也说明前线战事吃紧,无法抽调更多兵力!”

  聂士成对眼前这支敌军兴趣不大。

  皇上交给他的是搅局的任务。

  他要做的,就是让这场倒幕战争变得更加混乱,使倭国长期陷入内乱,无暇对外扩张。

  所以,眼下汉军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伺机而动。

  若倒幕军占据上风,汉军便在后方制造些麻烦,分散其兵力,为幕府争取喘息之机;

  若幕府一方占优,汉军便减少行动,让倒幕军可以集中力量与幕府军厮杀。

  总而言之,天朝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分裂、混乱、持续内战的倭国,就像现在的鹰酱一样。

  毕竟,大规模战争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原混战数十年,人口锐减九成,百姓十不存一,千里荒无人烟!

  若是倭国的内战能持续十年,哪怕不至于死伤如此惨烈,人口减半也并非难事!

  届时,倭国人口锐减、白银流失、满目疮痍,各方势力打得筋疲力尽、债台高筑。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将其收为附庸,还是直接出兵吞并,对天朝来说都易如反掌。

  这几乎是明面上的策略,林文相信倭国的智者们不可能看不出来。

  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甚至德川幕府的高层中,定有人早已洞悉天朝的意图。

  然而,即使看透了这一切,又能怎样?

  他们能坐下来与幕府以及倒幕军谈判吗?

  能接受对方的存在吗?

  即便他们愿意谈判,接受对方的存在,那也正中天朝的下怀。

  并存的幕府与倒幕派,不是组成联合正府,就是将倭国一分为二。

  而一旦组成联合正府,双方因立场和利益不同,必将产生巨大分歧,最终一事无成。

  而如果将倭国分裂为两半,那就正合天朝心意。

  根本无需天朝动手,倭国人自己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困局,除非其中一方被彻底铲除,否则这个死结就永远无法解开。

  自从天朝军队登陆倭国本土后,介入这场内战的外部势力就变成了两个。

  一个是世界头号强国日不落帝国,一个是远东强国天朝。

  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各地都占据主导地位,唯独在远东这块地盘上无法轻易立足。

  汉军虽然尚无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与日不落帝国抗衡,争夺世界霸权。

  但日不落帝国也别想在天朝的家门口耍花招,尤其还是在未获天朝默许的情况下。

  5月15日,就在倒幕军与幕府军激战正烈之时,在远东海域,天朝的海军截住了一艘悬挂日不落国旗、正驶向长奇港的运输船。

  这艘军用运输船上满载着倒幕军向日不落方面订购的大批军械物资,其中就包括日不落最新列装的马蒂尼亨利步枪。

  这款步枪是日不落帝国于1867年初才刚装备部队的,连本国军队都尚未广泛列装。

  但他们却优先提供给倒幕军使用,由此可见他们对倒幕军的支持力度之大。

  如果这种步枪大量流入倭国,落入倒幕军手中,势必会对战局造成巨大影响。

  甚至可能导致幕府军像历史上一样迅速溃败。

  而这,是天朝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当发现这艘可疑船只后,汉军海军立即展开拦截,迫使其停船接受检查。

  期间,日不落船员试图反抗,他们手持准备卖给倒幕军的步枪,站在甲板上向汉军军舰开火。

  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汉军,他们毫不迟疑地进行还击。

  一艘普通商船自然无法与正规军舰抗衡,很快便被击中起火,沉没在距离倭国海岸不到十公里的海域。

  船上32名船员中,22人被汉军救起,另有10人下落不明。

  这次事件震动了日不落帝国,引发了他们的强烈不满。

  日不落驻天朝大使詹金斯立刻向天朝外交部递交了抗议文书,谴责天朝的粗暴行径。

  并要求天朝向日不落方面道歉,并赔偿相关损失。

  “赔偿他们的损失?还要我们道歉?”

  听到顾维钧转达的日不落方提出的几项要求,海军司令丁汝昌冷冷一笑:

  “这事完全是日不落方面咎由自取,我们早已正式通知过日不落在天朝的商会,声明将封锁长奇至四国一带的海岸线,禁止未经许可的船只擅入!”

  “可他们偏偏不听,反而率先开火,被击沉也是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