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举着半片烧焦的藤条冲进棚屋时,洛璃正把最后一块阵盘嵌进墙缝。
她抬眼,藤条还冒着轻烟,边缘卷曲发黑,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灼烧过。她没说话,接过藤条指尖一搓,灰烬簌簌落下,露出底下一道极细的裂纹,泛着淡青色。
“西边阵眼,自己响的。”孩子喘着气,“响完这根就成这样了。”
洛璃眉头一跳,转身就走。端木云听见动静从哨塔跳下来,公孙宇也立刻跟上。
西边阵眼嵌在村口老槐树根旁,石面光滑,聚灵纹路完整,表面没有外力撞击痕迹。洛璃蹲下,指尖贴上阵眼石,一丝灵力探入。片刻后,她眼神微凝——残留的波动极淡,却带着一丝熟悉的气息,像是从她空间深处飘出来的回音。
“不是妖兽。”她站起身,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围过来的村民听清,“也不是人动的手。地底下有东西在动,扰了阵法。”
公孙宇立刻掏出机关罗盘,往地上一按。罗盘中央的指针晃了两下,沉向地底三丈位置,泛起微弱蓝光。
“地脉波动。”他皱眉,“但不该这么强。这深度的地气,平时连草都催不旺。”
洛璃看了他一眼:“加滤波符文,调低灵敏度。别让一块石头滚下山就全村敲锣。”
公孙宇点头,当场掏出刻刀,在阵眼边缘补了三道弯弯曲曲的符线。符文亮起时,像水波一样荡开一圈光晕,随即沉入地下。
“好了。”他收刀,“再有地气扰动,只会轻震一下,不会触发警报。”
人群松了口气,有人小声嘀咕:“原来是地在抖,不是妖兽来了。”
“地抖也得防。”洛璃回头扫了一圈,“谁知道它下回抖出个啥。”
当晚,她召集端木云和公孙宇,把最后一轮合练定在黎明前。
天还没亮,村口空地已站满人。老人拄着拐,孩子抱着木棍,青壮年腰间别着短刀,连王婶都换了双结实的布鞋,说要“跑得快点”。
“这次不喊‘演练’。”洛璃站在土台上,“就当真来。”
话音落,公孙宇在村东敲响第一声铜铃。
铃声刚起,家家户户的门“哗啦”拉开,大人拉孩子,老人扶墙,迅速往主巷道跑。李阿婆被两个媳妇一左一右架着,脚不沾地往前冲。
可刚到祠堂口,人群卡住了。
巷子窄,前头的人进屋慢,后头的挤不上,几个孩子差点被撞倒。更糟的是,哨塔上的了望员看见山腰雾气翻滚,以为是妖兽逼近,慌忙敲了第二遍铃。
急促锣声炸响,全村乱了一瞬。
“停!”洛璃跃上墙头,一掌拍在响锣上,声音戛然而止。
人群停下,喘着气,脸上还带着惊色。
她跳下来,走到巷口,弯腰摸了摸地面:“这里太窄,老人孩子走不动。得另开一条路。”
端木云抹了把汗:“后山有条旧水渠,荒了十几年,挖一挖能通祠堂。”
“那就挖。”洛璃转身对公孙宇说,“你再加个‘雾气识别’,别让云雾当妖兽。”
公孙宇点头:“加个温感符就行,冷雾不动,热气才报。”
“还有。”她看向青壮年,“你们不能光躲。第一道防线在墙外,第二道在巷口,第三道在祠堂前。三班轮替,谁断后,谁掩护,今晚就得练熟。”
端木云咧嘴:“终于能动真格的了?”
“动真格。”她从怀里掏出一叠小旗,“插旗的地方,就是你们的死守线。旗倒,人不能倒。”
第二轮演练开始。
这一次,警报响起后,后山旧水渠里已站好接应的人,老人孩子从侧道撤离,青壮年按旗位布防。端木云带头冲在最前,一掌震退“假想敌”,公孙宇在哨塔上实时通报“敌情”动向。
最后一遍结束,天刚蒙蒙亮。
洛璃站在村口,看着重新立起的阵眼,墙稳,人齐,路通。
“成了。”端木云伸了个懒腰,“就等妖兽来试试。”
“别咒它。”公孙宇检查最后一块阵盘,“我可不想刚修好就炸。”
洛璃没接话。她低头看了眼怀里的铜锅,锅底那道旧裂痕,隐隐透出一丝银光,比白天更亮了些。
她指尖一动,人已闪进空间。
阁楼静立,灵田里“地脉韧根”长得异常茂盛,半尺高的根茎竟已泛出金丝,叶片舒展,像在呼吸。她蹲下摸了摸土壤,土温比平时高了一截,灵力流动快得几乎能看见光丝游走。
她取出随身匕首,划破指尖,一滴血落进铜锅。
血珠触锅瞬间,银光骤闪,锅底裂痕中浮出几个字:“外劫将至,守心勿失。”
字一现即散,像被风吹走的灰。
她立刻退出空间,直奔棚屋。
端木云和公孙宇还在收拾演练用的旗子,她一把抓住两人手腕:“今晚轮值,加一班。我守上半夜,你们俩后半夜,慕容雪那边传个信,让她备好药。”
“出啥事了?”端木云愣住。
“锅说话了。”她把铜锅放在桌上,裂痕朝上,“它说,劫要来了。”
公孙宇凑近看锅,眉头紧锁:“这裂痕……像是被什么撑开过。”
“不是被撑。”洛璃低声,“是它自己在长。”
三人沉默。
她转身从空间取出一根新编的韧根绳,往锅底一绕,另一头系在预警阵的主线上。绳子一接通,锅身微微一震,泛起一圈微光。
“以后阵法一响,锅会先知。”她说,“我不在的时候,你们看它。”
端木云挠头:“你这锅快成精了。”
“它本来就不是凡物。”她盯着锅底,“只是现在,它醒了。”
夜深,棚屋只点了一盏油灯。
洛璃盘膝而坐,手搭在铜锅边沿。锅身温热,裂痕里的银光忽明忽暗,像在呼吸。
村外风静,墙头哨塔上,端木云抱着木棍打盹,公孙宇在北边检查最后一道符线。
她闭上眼,灵力缓缓探入锅中。
银光猛地一跳。
锅底裂痕深处,浮现出一片模糊的影子——山崩,火燃,村口的阵眼炸成碎片,村民四散奔逃。
她睁眼,锅光复归平静。
她没动,手仍搭在锅上,指节微微发白。
屋外,月光斜照,铜锅静静摆在案头,锅底银光一闪,绳子突然绷直,发出极轻的“嗡”声。
她抬眼,藤条还冒着轻烟,边缘卷曲发黑,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内部灼烧过。她没说话,接过藤条指尖一搓,灰烬簌簌落下,露出底下一道极细的裂纹,泛着淡青色。
“西边阵眼,自己响的。”孩子喘着气,“响完这根就成这样了。”
洛璃眉头一跳,转身就走。端木云听见动静从哨塔跳下来,公孙宇也立刻跟上。
西边阵眼嵌在村口老槐树根旁,石面光滑,聚灵纹路完整,表面没有外力撞击痕迹。洛璃蹲下,指尖贴上阵眼石,一丝灵力探入。片刻后,她眼神微凝——残留的波动极淡,却带着一丝熟悉的气息,像是从她空间深处飘出来的回音。
“不是妖兽。”她站起身,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围过来的村民听清,“也不是人动的手。地底下有东西在动,扰了阵法。”
公孙宇立刻掏出机关罗盘,往地上一按。罗盘中央的指针晃了两下,沉向地底三丈位置,泛起微弱蓝光。
“地脉波动。”他皱眉,“但不该这么强。这深度的地气,平时连草都催不旺。”
洛璃看了他一眼:“加滤波符文,调低灵敏度。别让一块石头滚下山就全村敲锣。”
公孙宇点头,当场掏出刻刀,在阵眼边缘补了三道弯弯曲曲的符线。符文亮起时,像水波一样荡开一圈光晕,随即沉入地下。
“好了。”他收刀,“再有地气扰动,只会轻震一下,不会触发警报。”
人群松了口气,有人小声嘀咕:“原来是地在抖,不是妖兽来了。”
“地抖也得防。”洛璃回头扫了一圈,“谁知道它下回抖出个啥。”
当晚,她召集端木云和公孙宇,把最后一轮合练定在黎明前。
天还没亮,村口空地已站满人。老人拄着拐,孩子抱着木棍,青壮年腰间别着短刀,连王婶都换了双结实的布鞋,说要“跑得快点”。
“这次不喊‘演练’。”洛璃站在土台上,“就当真来。”
话音落,公孙宇在村东敲响第一声铜铃。
铃声刚起,家家户户的门“哗啦”拉开,大人拉孩子,老人扶墙,迅速往主巷道跑。李阿婆被两个媳妇一左一右架着,脚不沾地往前冲。
可刚到祠堂口,人群卡住了。
巷子窄,前头的人进屋慢,后头的挤不上,几个孩子差点被撞倒。更糟的是,哨塔上的了望员看见山腰雾气翻滚,以为是妖兽逼近,慌忙敲了第二遍铃。
急促锣声炸响,全村乱了一瞬。
“停!”洛璃跃上墙头,一掌拍在响锣上,声音戛然而止。
人群停下,喘着气,脸上还带着惊色。
她跳下来,走到巷口,弯腰摸了摸地面:“这里太窄,老人孩子走不动。得另开一条路。”
端木云抹了把汗:“后山有条旧水渠,荒了十几年,挖一挖能通祠堂。”
“那就挖。”洛璃转身对公孙宇说,“你再加个‘雾气识别’,别让云雾当妖兽。”
公孙宇点头:“加个温感符就行,冷雾不动,热气才报。”
“还有。”她看向青壮年,“你们不能光躲。第一道防线在墙外,第二道在巷口,第三道在祠堂前。三班轮替,谁断后,谁掩护,今晚就得练熟。”
端木云咧嘴:“终于能动真格的了?”
“动真格。”她从怀里掏出一叠小旗,“插旗的地方,就是你们的死守线。旗倒,人不能倒。”
第二轮演练开始。
这一次,警报响起后,后山旧水渠里已站好接应的人,老人孩子从侧道撤离,青壮年按旗位布防。端木云带头冲在最前,一掌震退“假想敌”,公孙宇在哨塔上实时通报“敌情”动向。
最后一遍结束,天刚蒙蒙亮。
洛璃站在村口,看着重新立起的阵眼,墙稳,人齐,路通。
“成了。”端木云伸了个懒腰,“就等妖兽来试试。”
“别咒它。”公孙宇检查最后一块阵盘,“我可不想刚修好就炸。”
洛璃没接话。她低头看了眼怀里的铜锅,锅底那道旧裂痕,隐隐透出一丝银光,比白天更亮了些。
她指尖一动,人已闪进空间。
阁楼静立,灵田里“地脉韧根”长得异常茂盛,半尺高的根茎竟已泛出金丝,叶片舒展,像在呼吸。她蹲下摸了摸土壤,土温比平时高了一截,灵力流动快得几乎能看见光丝游走。
她取出随身匕首,划破指尖,一滴血落进铜锅。
血珠触锅瞬间,银光骤闪,锅底裂痕中浮出几个字:“外劫将至,守心勿失。”
字一现即散,像被风吹走的灰。
她立刻退出空间,直奔棚屋。
端木云和公孙宇还在收拾演练用的旗子,她一把抓住两人手腕:“今晚轮值,加一班。我守上半夜,你们俩后半夜,慕容雪那边传个信,让她备好药。”
“出啥事了?”端木云愣住。
“锅说话了。”她把铜锅放在桌上,裂痕朝上,“它说,劫要来了。”
公孙宇凑近看锅,眉头紧锁:“这裂痕……像是被什么撑开过。”
“不是被撑。”洛璃低声,“是它自己在长。”
三人沉默。
她转身从空间取出一根新编的韧根绳,往锅底一绕,另一头系在预警阵的主线上。绳子一接通,锅身微微一震,泛起一圈微光。
“以后阵法一响,锅会先知。”她说,“我不在的时候,你们看它。”
端木云挠头:“你这锅快成精了。”
“它本来就不是凡物。”她盯着锅底,“只是现在,它醒了。”
夜深,棚屋只点了一盏油灯。
洛璃盘膝而坐,手搭在铜锅边沿。锅身温热,裂痕里的银光忽明忽暗,像在呼吸。
村外风静,墙头哨塔上,端木云抱着木棍打盹,公孙宇在北边检查最后一道符线。
她闭上眼,灵力缓缓探入锅中。
银光猛地一跳。
锅底裂痕深处,浮现出一片模糊的影子——山崩,火燃,村口的阵眼炸成碎片,村民四散奔逃。
她睁眼,锅光复归平静。
她没动,手仍搭在锅上,指节微微发白。
屋外,月光斜照,铜锅静静摆在案头,锅底银光一闪,绳子突然绷直,发出极轻的“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