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死磕!北京国安!-《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战术板上,“北京国安”四个字被红色的水笔圈了起来。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连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昨晚还在社交媒体上被球迷捧上天的谢文能,此刻正襟危坐,双手放在膝盖上,感觉后背有些发凉。

  那场6-0的大胜带来的快感,此刻已经踪影全无,仿佛是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

  林昊没有看任何人,他伸手按下了遥控器,投影幕布亮起,开始播放北京国安最近几场联赛的录像。

  “国安自从换帅之后,打法有所改变,侵略性很强,尤其是在中前场。”林昊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析着对手。

  “他们的核心是中场的张稀哲,所有的进攻发起几乎都要经过他。莫伊塞斯,哈姆罗别科夫,你们两个的任务,就是把他从国安的战术体系里,彻底挖掉。”

  哈姆罗别科夫的身躯微微前倾,盯着屏幕上那个不停跑动传球的身影,攥紧了拳头。

  莫伊塞斯则是不停地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比划着,模拟着抢断的路线。

  画面切换,国安的前锋在禁区内头球破门。

  “他们的中锋,新加盟的法比奥,支点作用明显,身体对抗强,抢点意识一流。”

  林昊的目光投向了后防线的几个老队员,“郑铮,贾德松,这场比赛,你们两个要寸步不离。我允许你们用任何方式去防守,犯规也好,贴身骚扰也好,底线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在禁区里舒服地拿到球。”

  郑铮和贾德松对视一眼,沉重地点了点头。

  他们这种级别的球员,很清楚这句话的分量。

  “还有两个边路。”

  林昊按了暂停,画面定格在国安边锋高速突破的瞬间,“他们喜欢传中。我们的两个边后卫,王彤,刘洋,你们要做好一对一的准备,不要让他们轻易起脚。记住,你们身后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容你们犯错再弥补。”

  所有人的视线都随着林昊的手指在战术板上移动。

  那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头和标记,将国安的阵型切割得支离破碎。

  “这场比赛,我不要漂亮的控球,也不要华丽的进攻。”林昊放下水笔,转过身,视线扫过每一个人,“我要的是结果。是胜利。从比赛第一秒开始,到最后一秒结束,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像饿狼一样去撕咬,去拼抢。把你们对梅州客场的所有体力,都给我双倍地用在这场比赛里。”

  “谁要是跑不动了,抽筋了,我会换他下来。但谁要是在场上散步,让我看到他有丝毫的松懈,”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那他这个赛季,就再也不用上场了。”

  这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包括刚刚完成帽子戏法的克雷桑,也收起了他一贯的轻松。他知道,教练不是在开玩笑。

  会议结束,球队直接开赴训练场。

  基地的气氛瞬间变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火药味,训练背心被球员们用力套在身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分组对抗一开始,强度就直接拉满。

  费莱尼在中场的一次拦截,直接将一名预备队小将撞翻在地,比利时人没有丝毫停顿,只是冲他挥了挥手,然后立刻投入到下一次防守中。

  王大雷在球门前不断地咆哮着,指挥着后防线的站位,声音嘶哑。

  “压上去!别给他们传球空间!”

  “人呢!跟住自己的人!”

  在一次进攻中,一名小将试图用一个花哨的脚后跟传球戏耍防守队员,结果被对方直接断下,打出快速反击。

  “哔——!”

  林昊尖锐的哨声刺破了训练场的喧嚣。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林昊直接点名,声音不大,但充满了寒意,“你觉得这里是哪?野球场吗?你以为对面的防守队员是木桩?”

  小将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与林昊对视。

  “你浪费的不是一次进攻机会,是全队九十分钟的努力!给我记住,在我的球队里,实用永远比花哨重要!再有下一次,你就去看台上去!”

  严厉的训斥让场上的气氛更加凝固。

  球员们不敢再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跑动,都变得简洁而高效。

  汗水浸透了训练服,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

  训练结束,球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向更衣室。

  基地大门外,几十名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将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闪光灯不停地亮起,关于这场“京鲁大战”的赛前预热,已经达到了顶峰。

  球员们对此视而不见,他们面无表情地走过,脑子里只剩下林昊在战术室里说的那句话。

  抓不住这个机会,之前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深夜,教练办公室内。

  林昊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反复回看着国安队的比赛录像。

  桌上摊开着一张白纸,上面是他预想的比赛首发阵容。

  大部分位置他已经确定,但在右边前卫的位置上,他犹豫了。

  谢文能的名字,他写了又划掉,划掉了又写上。

  队医不久前跟他说,费南多的伤势已经恢复,可以考虑在对阵国安的比赛中登场。

  费南多相比于谢文能,在中超的赛场上更有经验。

  更何况球队现在还有同样经验丰富的刘彬彬。

  但这个年轻人上一场的状态好得惊人,那股冲劲是球队需要的。

  可京鲁大战这种级别的对抗,经验同样重要。

  派他上场,是一步险棋。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不断推演着比赛的各种可能。

  吴董那句“机会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像魔咒一样在他耳边回响。

  许久,他睁开眼睛,拿起笔,在谢文能的名字下面,重重地画上了一条横线。

  他需要这个年轻人的冲击力,去撕开国安那条似乎没有那么稳健的防线。

  赌了。

  如果球队久攻不下,他会尝试用年轻球员,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他需要这场胜利,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也为自己,争夺一个继续留在这里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