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与过去和解-《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一周的假期,并未让泰山队的训练基地彻底沉寂。

  央视体育频道的采访团队,如约而至。

  带队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名叫李承泽。

  他穿着一身熨烫妥帖的深色休闲装,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温和却藏着锋芒。

  在国内体育传媒圈,李承泽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深度和分量。

  他经手过的稿件,要么一针见血,要么温润人心,从不流于表面。

  双方在俱乐部的会客室落座,简单的寒暄过后,摄像机亮起了红灯。

  “林指导,首先还是要恭喜您,带领泰山队拿到了这个含金量十足的联赛冠军。”李承泽的声音很沉稳,带着一种让人放松的磁性。

  “我想替所有球迷问一个问题,赛季初的时候,球队前七轮只拿到七分,当时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声铺天盖地。您当时接手球队的时候,压力大吗?”

  “压力?”林昊调整了一下坐姿,身体微微前倾,“我的工作不是感受压力,是解决问题。当你在思考怎么赢下场比赛时,就没时间去想别的事情了。”

  李承泽笑了笑,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您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实很特别。我们复盘了整个赛季,发现泰山队最大的变化,是从一支依赖球星个人能力的球队,变成了一支战术纪律严明、每个人都像齿轮一样运转的整体。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思路吗?”

  这是个很专业的问题。

  林昊的话也多了起来,他谈到了现代足球对中场控制权的要求,谈到了费莱尼出色的球商和身体对抗能力,谈到了如何通过整体的移动来为核心球员创造空间。

  他讲得深入浅出,没有半句空话套话,就像在给自己的队员复盘比赛。

  李承泽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迅速记录着。

  他没有打断,给了林昊最充分的讲述空间。

  半个小时过去,关于技战术的探讨告一段落。

  李承泽合上了笔记本,身体向后靠在沙发上,换上了一种更像是聊天的语气。

  “林指导,我们聊聊您个人吧。”

  来了。

  林昊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不自觉地收了一下。

  “您也是从泰山青训走出来的,年少成名,转会豪门,拿下亚冠,入选国家队,成为队长……您的球员生涯,前半段几乎是所有中国球员的梦想。”

  李承泽的目光,透过镜片,平静地注视着林昊,“但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重大的伤病,还有那场……所有人都无法忘记的比赛。”

  会客室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

  连摄像师的呼吸都放轻了。

  “从国足英雄,到被千夫所指,再到黯然退役。那段时间,您是怎么度过的?”

  林昊没有立刻回答。

  他抬眼,目光越过李承泽的肩膀,望向墙上挂着的一幅照片。

  那是泰山队第一次夺得双冠王时的球队合照,照片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每个人的笑容都灿烂得晃眼。

  以一己之力改变足协规则的门将萨沙、山东足球的代表人物宿茂臻,以及那位传奇主教练桑特拉奇......

  “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拉上窗帘,不见任何人。”

  “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就是看着天花板,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我在想,如果我没有受伤,如果我那天没有上场,如果那个球没有碰到我的腿……想了很多如果。”

  “后来呢?是什么让您走了出来?”

  “后来?”林昊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后来我饿了。我发现,就算天塌下来,人也得吃饭。”

  “我走出门,去楼下的小饭馆吃了一碗面。老板没认出我,或者说,认出来了但什么也没说,只是多给我加了个煎蛋。”

  他顿了顿,端起面前的茶杯,看着里面沉浮的茶叶。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地球不会因为少了一个叫林昊的球员就停止转动,生活也一样。你搞砸了一件事,天没塌,别人也没那么在乎,只有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李承泽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动容。

  他见过太多运动员在遭遇重创后一蹶不振,或者在面对媒体时极力粉饰太平。

  像林昊这样,用如此平静甚至近乎调侃的语气,剖开自己最深伤疤的,他是第一个。

  “所以,您选择了做教练,是想换一种方式,去完成球员时代没有完成的梦想吗?”李承泽追问。

  “不。”林昊摇了摇头,回答得干脆利落,“球员林昊,在退役那天就已经死了。现在坐在这里的,是教练林昊。他的梦想,不是弥补自己的遗憾,而是帮助那群小伙子,实现他们的梦想。”

  “说得真好。”李承泽感慨道,他推了推眼镜,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尖锐的问题。

  “很多人说,这个冠军,是您对过去的一种自我救赎。您以一种无可争议的方式,重新证明了自己。对于这种说法,您认同吗?或者说,面对曾经的那些质疑和谩骂,您……释怀了吗?”

  林昊沉默了。

  他放下了茶杯,杯底和桌面发出一声轻响。

  他没有看李承泽,也没有看镜头,目光再次投向了窗外。

  训练场上空无一人,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草皮上,温暖而宁静。

  “李老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林昊缓缓开口。

  “我刚当教练的时候,带青年队。有个小孩,天赋特别好,但性子很急,训练赛里因为一次失误,跟队友吵了起来,差点动手。我把他叫到场边,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怕输,他觉得那个失误是他的责任,他想弥补。”

  “我当时跟他说了一句话。”林昊转过头,重新看向李承泽,眼神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和平静。

  “我说,足球场上,你永远弥补不了上一次的失误。你唯一能做的,是踢好下一次。盯着过去的人,赢不了未来。”

  “至于救赎和释怀……”林昊靠回沙发,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我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更不需要谁的宽恕。那个乌龙球,是我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就像我进过的其他球一样,它就在那里,不会消失,我也不想让它消失。”

  “它提醒我,人总会犯错,哪怕是在最重要的时刻。它也提醒我,当我作为教练,我的球员们犯了错,我该怎么去面对他们。”

  “我感谢那段经历。它杀死了那个骄傲自负的球员,才成就了今天这个,或许还算冷静的教练。”

  采访结束,李承泽主动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林昊的手。

  “林指导,谢谢您。这是我今年做过的,最棒的一次采访。”他的语气里,满是真诚的敬意。

  送走采访团队,林昊一个人回到了空旷的办公室。

  他站在窗边,看着夕阳将训练场的草皮染成一片金色。

  他没有感到如释重负,也没有想象中的激动。

  过去,并未远去。

  只是他,终于学会了如何与它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