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队返回济南的第二天,那场关于“赛场温度”的网络热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训练基地里,球员们训练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仿佛足协通报表扬的那张A4纸,自己也亲手摸过一样。
“都看到了吧?什么叫运营?什么叫软实力?”王大雷在分组对抗的间隙,又开始了他的“战术复盘”,“林导这波,明面上是去医院看人,实际上是给全国球迷上了一课!什么课?叫《山东人的待客之道》。我跟你们说,这事儿还没完。”
他神秘兮兮地勾了勾手指,让围上来的几个年轻队员把头凑过来。
“林导的第四层,我悟了。他这是在下一盘大棋,为的是啥?亚冠!你想想,以后咱们打亚冠,客场去日韩西亚,万一有个磕了碰了的,人家一看,哎,这是山东泰山,有情有义的球队,咱是不是也得讲究点?这叫什么?这叫‘德服天下’!”
正说着,一颗皮球“砰”的一声砸在他脚边。
“大雷,你要是再多说一个字,今天的有球训练就别参加了,去给我绕着场地跑十公里。”林昊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王大雷的“讲座”戛然而止,立刻换上一副认真训练的表情,一脚把球传了出去。
……
训练结束,张龙祥的电话打了过来。
“林指导,来我办公室一趟。”
张龙祥的办公室里,没有多余的寒暄。
他亲自给林昊泡了杯茶,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林指导,武汉那事,干得漂亮。”张龙祥把茶杯递给他,“我刚跟集团汇报完,董事会对这次的公关效果非常满意。一场胜利,不光拿了三分,还给俱乐部挣了个金字招牌。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他的用词很直接,没有提什么体育精神,开口就是“公关效果”和“买卖划算”。
林昊端起茶杯,没有接话。
他知道,这就是张龙祥的风格,务实,且永远从结果出发。
“足协那边也打了电话过来,对我们提出了口头表扬,说我们给中超联赛树立了榜样。”张龙祥靠在办公椅上,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着,“面子上的事,做得很好。现在,该说说里子上的事了。”
他身体前倾,目光看向林昊。
“夏窗的引援,有眉目了吗?”
林昊放下茶杯,从随身的文件夹里抽出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外援方面,我和球探部门已经筛选出了首要目标。”
张龙祥接过资料,只看了一眼照片上那个面孔硬朗的欧洲人,便把资料放在了一边,没有细看下面的数据。
“你给我说说,为什么是他?”
“豪尔赫·萨恩斯,27岁,西甲莱加内斯的当家中卫。”林昊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身高一米九二,身体硬度足够,防空能力和一对一对抗是他的强项。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个纯粹的防守者,比赛纪律性极强,像个机器。贾德松的伤情决定了他这个赛季无法回归,我们需要一个能撑满下半赛季,并且能在未来亚冠赛场上提供稳定防守的后防核心。萨恩斯没有贾德松那种神来之笔的进攻才华,但他能保证,我们的后防线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而崩塌。”
他没有回避贾德松的问题。在张龙祥面前,任何掩饰都毫无意义。
张龙祥静静地听着,点了点头。
他不在乎什么“神来之笔”,他只在乎“稳定”。
“好。就他了。”张龙祥的决定快得让林昊都有些意外,“需要多少钱,你让俱乐部去谈。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夏窗一开,人必须到位。”
“明白。”
“内援呢?”张龙祥又问。
“内援方面,我暂时没有引援的打算。”林昊说道,“但我想跟您谈谈几位老队员的未来。”
这个话题,让张龙祥来了兴趣。
“韩镕泽、宋龙、吉翔,他们都是为俱乐部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球员。”林昊的语气很平静,“但以球队目前的配置和未来的战术需要来看,他们能获得的出场时间会非常有限。与其让他们在替补席上消耗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我建议,可以把他们租借出去,去一个能踢上球的地方。”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清洗功勋,历来是俱乐部最难处理的烫手山芋。
“对他们自己,是职业生涯的延续。对俱乐部,也能腾出薪资空间,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林昊补充道,“这是一件对三方都有利的事。”
张龙祥看着林昊,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
他没想到林昊会主动提出这件事,而且处理得如此理性和周全。
“一个健康的团队,就需要新陈代谢。”张龙祥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训练场上还在加练的几个年轻身影,“王朝的更迭,总是伴随着阵痛。你不用有顾虑,你是主教练,球队内部的一切事务,你说了算。”
他转过身,对林昊说道:“这件事,你放手去做。只要别把动静搞得太难看,别让球迷戳我们脊梁骨就行。”
“我明白。”林昊站起身,“我会亲自和他们每个人谈。”
从张龙祥办公室出来,林昊没有直接回自己办公室,而是走下了楼,来到了训练场边。
夕阳的余晖将场地上的人影拉得很长。
宋龙正陪着几个年轻的后卫,一遍遍地练习着卡位和转身的动作,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训练背心。
他脸上没有因为缺少比赛机会的怨怼,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林昊站在场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没有上前打扰。
他知道,亲手送走这些老将,比在电话里告知贾德松被取代,要难得多。
电话线隔绝了情绪,但面对面的交谈,他需要直视那份可能会出现的失落,甚至是愤怒。
这顶王冠,比他想象的,还要沉。
训练基地里,球员们训练的热情空前高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仿佛足协通报表扬的那张A4纸,自己也亲手摸过一样。
“都看到了吧?什么叫运营?什么叫软实力?”王大雷在分组对抗的间隙,又开始了他的“战术复盘”,“林导这波,明面上是去医院看人,实际上是给全国球迷上了一课!什么课?叫《山东人的待客之道》。我跟你们说,这事儿还没完。”
他神秘兮兮地勾了勾手指,让围上来的几个年轻队员把头凑过来。
“林导的第四层,我悟了。他这是在下一盘大棋,为的是啥?亚冠!你想想,以后咱们打亚冠,客场去日韩西亚,万一有个磕了碰了的,人家一看,哎,这是山东泰山,有情有义的球队,咱是不是也得讲究点?这叫什么?这叫‘德服天下’!”
正说着,一颗皮球“砰”的一声砸在他脚边。
“大雷,你要是再多说一个字,今天的有球训练就别参加了,去给我绕着场地跑十公里。”林昊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王大雷的“讲座”戛然而止,立刻换上一副认真训练的表情,一脚把球传了出去。
……
训练结束,张龙祥的电话打了过来。
“林指导,来我办公室一趟。”
张龙祥的办公室里,没有多余的寒暄。
他亲自给林昊泡了杯茶,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林指导,武汉那事,干得漂亮。”张龙祥把茶杯递给他,“我刚跟集团汇报完,董事会对这次的公关效果非常满意。一场胜利,不光拿了三分,还给俱乐部挣了个金字招牌。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他的用词很直接,没有提什么体育精神,开口就是“公关效果”和“买卖划算”。
林昊端起茶杯,没有接话。
他知道,这就是张龙祥的风格,务实,且永远从结果出发。
“足协那边也打了电话过来,对我们提出了口头表扬,说我们给中超联赛树立了榜样。”张龙祥靠在办公椅上,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着,“面子上的事,做得很好。现在,该说说里子上的事了。”
他身体前倾,目光看向林昊。
“夏窗的引援,有眉目了吗?”
林昊放下茶杯,从随身的文件夹里抽出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外援方面,我和球探部门已经筛选出了首要目标。”
张龙祥接过资料,只看了一眼照片上那个面孔硬朗的欧洲人,便把资料放在了一边,没有细看下面的数据。
“你给我说说,为什么是他?”
“豪尔赫·萨恩斯,27岁,西甲莱加内斯的当家中卫。”林昊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身高一米九二,身体硬度足够,防空能力和一对一对抗是他的强项。最重要的一点,他是个纯粹的防守者,比赛纪律性极强,像个机器。贾德松的伤情决定了他这个赛季无法回归,我们需要一个能撑满下半赛季,并且能在未来亚冠赛场上提供稳定防守的后防核心。萨恩斯没有贾德松那种神来之笔的进攻才华,但他能保证,我们的后防线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缺席而崩塌。”
他没有回避贾德松的问题。在张龙祥面前,任何掩饰都毫无意义。
张龙祥静静地听着,点了点头。
他不在乎什么“神来之笔”,他只在乎“稳定”。
“好。就他了。”张龙祥的决定快得让林昊都有些意外,“需要多少钱,你让俱乐部去谈。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夏窗一开,人必须到位。”
“明白。”
“内援呢?”张龙祥又问。
“内援方面,我暂时没有引援的打算。”林昊说道,“但我想跟您谈谈几位老队员的未来。”
这个话题,让张龙祥来了兴趣。
“韩镕泽、宋龙、吉翔,他们都是为俱乐部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球员。”林昊的语气很平静,“但以球队目前的配置和未来的战术需要来看,他们能获得的出场时间会非常有限。与其让他们在替补席上消耗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我建议,可以把他们租借出去,去一个能踢上球的地方。”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清洗功勋,历来是俱乐部最难处理的烫手山芋。
“对他们自己,是职业生涯的延续。对俱乐部,也能腾出薪资空间,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林昊补充道,“这是一件对三方都有利的事。”
张龙祥看着林昊,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
他没想到林昊会主动提出这件事,而且处理得如此理性和周全。
“一个健康的团队,就需要新陈代谢。”张龙祥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训练场上还在加练的几个年轻身影,“王朝的更迭,总是伴随着阵痛。你不用有顾虑,你是主教练,球队内部的一切事务,你说了算。”
他转过身,对林昊说道:“这件事,你放手去做。只要别把动静搞得太难看,别让球迷戳我们脊梁骨就行。”
“我明白。”林昊站起身,“我会亲自和他们每个人谈。”
从张龙祥办公室出来,林昊没有直接回自己办公室,而是走下了楼,来到了训练场边。
夕阳的余晖将场地上的人影拉得很长。
宋龙正陪着几个年轻的后卫,一遍遍地练习着卡位和转身的动作,汗水早已湿透了他的训练背心。
他脸上没有因为缺少比赛机会的怨怼,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林昊站在场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没有上前打扰。
他知道,亲手送走这些老将,比在电话里告知贾德松被取代,要难得多。
电话线隔绝了情绪,但面对面的交谈,他需要直视那份可能会出现的失落,甚至是愤怒。
这顶王冠,比他想象的,还要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