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全员备战-《国足弃将?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

  战术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林昊和几个助理教练在通宵分析比赛时,总免不了要靠这个提神。

  此刻,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浙江队和对手的比赛录像正在以1.5倍速播放。

  “停。”

  老徐按下暂停键,画面定格在浙江队中场核心传球的一瞬间。

  “看这里。”林昊用激光笔在屏幕上画了一个圈,“浙江队非常依赖他们的传控体系,球在他们脚下运转得很流畅。但任何体系都有弱点,他们的弱点就是怕丢球后由守转攻的冲击。”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抢?”一个年轻的助理教练试探性地问。

  “对,就是抢!而且是中高位逼抢!”林昊的语气斩钉截铁,“主场作战,我们不能畏首畏尾。沿用上一场的4-2-3-1阵型,从比赛一开始就给他们施加压力。”

  他将画面切换到战术板模式,开始排兵布阵。

  “哈姆罗别科夫和李源一,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切断他们中前场的传球线路,让他们找不到舒服的出球点。”

  林昊的激光笔重重地指向了对方的禁区。

  “莱昂纳多在禁区内的威胁很大,一旦让他舒服拿到球,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的压迫必须从源头做起,根本不给他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

  “那进攻端呢?”老徐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问道。

  “就打他们的边路!”林昊的声音透着兴奋,“浙江队的边路防守相对薄弱。用克雷桑和谢文能的速度和冲击力,反复去冲击对方的边后卫!我们的边后卫也要看准时机,坚决插上助攻,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同时,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高点。多打传中,给孔帕尼奥创造头球的机会!我们的进攻必须更立体,更有层次。”

  老徐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核心战术:中高位逼抢,冲击边路,高点轰炸。”

  林昊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深夜了。

  “行了,把这些要点剪辑成视频,明早训练前发给球员们。今天就到这里。”

  ……

  王大雷的房间里,灯火通明。

  郑铮洗完澡出来,看到王大雷戴着一副不知道从哪儿翻出来的黑框眼镜,正对着笔记本电脑上一个复杂的阵型图,嘴里念念有词。

  “克雷桑内切,边后卫就要套上……这时候李源一需要过来协防补位……那哈姆罗别科夫就要往中路收……这个空当怎么办?”他抓着头发,一脸的痛苦。

  郑铮擦着头发,走到他身后看了一眼,屏幕上红红绿绿的箭头和圆圈,看得他眼晕。

  “我说,‘王指导’”郑铮把毛巾搭在脖子上,“你不会真想把自己逼成下一个林导吧?”

  “你懂什么!”王大雷头也不抬,“林导那是给我指了条明路!我以前光知道用手,现在才发现,原来用脑子踢球,这么有意思。”

  “有意思?”郑铮指了指他面前那本摊开的“天书”,上面画满了各种鬼画符,“我看你再研究下去,头发都要掉光了。”

  “你不懂。”王大雷把眼镜往上推了推,指着屏幕上的阵型图,一脸严肃地对郑铮说,“老郑,我问你,如果克雷桑和谢文能都在边路拉开了,孔帕尼奥顶在最前面,这时候对方后卫线回收得很深,我们的两个边后卫应该压上到什么位置才最合适?”

  郑铮瞥了一眼屏幕,淡淡地开口:

  “哪有那么复杂。压上去,球丢了能第一时间反抢就行。两个边后卫的位置,应该取决于他们离对方拿球队员的距离,而不是提前画好一个格子站在那里。”

  “呃……”王大雷被这过于实际的回答噎了一下,“我说的不是这个……”

  “球场上瞬息万变,想那么多干嘛?你的战术就是守好门,我的战术就是干倒所有想射门的人。”郑铮平静地补充道,“睡了。”

  说完,郑铮打了个哈欠,径直走向了自己的床。

  王大雷看着他的背影,张了张嘴,最后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唉,你这家伙……”

  他嘀咕了一句,又重新把目光投向了那复杂的阵型图。

  虽然被郑铮噎得不轻,但他心里的那团火,却烧得更旺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训练场。

  球员们一个个睡眼惺忪,哈欠连天。

  经过昨天的舟车劳顿,每个人都带着几分疲惫。

  林昊抱着手臂在场地中央,他面前的草地上,摆着一个巨大的战术板。

  “都醒醒!”

  “我知道你们很累,但你们的对手,浙江队,他们也一样。”

  他指着战术板上画出的4-2-3-1阵型。

  “昨天晚上,我和教练组为这场比赛制定了全新的计划。我只告诉你们三点。”

  “第一,忘掉天津。那场胜利已经过去了。如果谁还沉浸在喜悦里,那我劝你现在就去替补席上坐着。”

  王大雷站在队伍里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周围的队友想笑又不敢笑,一个个憋得脸通红。

  “第二,压迫!我要求你们从比赛第一分钟就拿出侵略性!哈姆罗别科夫,李源一,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对方的中场彻底锁死!”

  “第三,冲击!”林昊加重了语气,“克雷桑,谢文能!我赋予你们在边路最大的自由度,过掉他们,传中!或者内切射门!我们的边后卫要坚决插上!孔帕尼奥,禁区就是你的战场,每一个传中球你都要去争!”

  “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了!”

  “好。”林昊点了点头,“现在,开始分组对抗!演练中高位逼抢和边路进攻套路。如果谁的跑动不积极,逼抢不凶狠,今天下午的‘自由活动’,就改成绕圈跑。”

  球员们哀嚎一声,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演练开始,林昊的哨声和吼声响彻训练场。

  “源一!你的压迫慢了!再快一点!”

  “克雷桑!跑起来!不要原地等球!去冲击他身后的空间!”

  “传得漂亮!孔帕尼奥!冲顶!对,就是这样!”

  他的吼声,夹杂着尖利的哨音,让整个训练场充满了紧张感和活力。

  王大雷在球门前,看着队友们在前场疯狂地逼抢,两翼齐飞,高质量的传中球一次次飞入禁区,他终于具体地理解了昨晚自己研究的那些箭头和线条的意义。

  他这才真正明白,一个成功的战术,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灵光一闪。

  它是清晰的思路、极致的执行力,和钢铁般纪律的结晶。

  而林昊,就是那个为球队注入灵魂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