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致命的“情书”-《碰瓷京圈太子爷,被当场求婚了》

  暗格里,静静地躺着一个上了锁的扁平金属盒子。

  盒子已经有些年头了,表面泛着一层暗哑的光。

  秦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小心翼翼地,将盒子取了出来。

  锁是老式的密码锁,只有四个拨轮。

  “密码会是什么?”姜糯问。

  秦屿看着盒子,陷入了沉思。

  他尝试了母亲的生日,自己的生日,父亲的生日……

  全都错了。

  他有些烦躁地,拨动着密码轮。

  姜糯看着他,忽然开口。

  “试试……你画上那个笑容的日期。”

  秦屿一愣。

  “什么?”

  “那幅你的肖像画,”姜糯指了指那幅未完成的油画,“画上,你笑得很开心。那一天,对你母亲来说,一定很重要。”

  秦屿的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

  那是他十五岁生日那天。

  他参加一个全国的物理竞赛,拿了一等奖。

  他拿着奖杯回家,母亲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脸上的笑容,比阳光还要灿烂。

  他记起了那个日期。

  他伸出手,颤抖着,将那四个数字,一一拨对。

  “咔哒。”

  又是一声轻响。

  锁,开了。

  秦屿的手,停在盒盖上,却迟迟没有打开。

  他有些害怕。

  害怕里面的真相,是他无法承受的。

  姜糯握住了他的手。

  “我陪你。”

  秦屿深吸一口气,缓缓地,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

  只有一沓厚厚的信,和一份用牛皮纸袋装着的文件。

  信封已经泛黄,但保存得很好。

  秦屿拿起最上面的一封,拆开。

  信,是那个叫周文博的植物学家写的。

  里面的内容,证实了姜糯的猜测。

  这不是情书。

  而是伪装成情书的,关于一项秘密研究的通信。

  秦屿的母亲林静,和植物学家周文博,在暗中合作,研究一种极其罕见的慢性毒-药。

  而研究的对象,就是林静自己。

  她,被人下毒了。

  一种无色无味,能够混在任何食物和饮料里,并且在早期无法被任何现代医学设备检测出来的毒-药。

  中毒的症状,和重度抑郁症,以及神经性衰竭,几乎一模一样。

  会让人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最后,导致器官功能慢慢衰竭,直至死亡。

  而那种画在素描本上的紫色小花,就是周文博找到的,唯一可能解毒的草药。

  信里,周文博的语气,从一开始的学术探讨,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焦急。

  【……静,我几乎可以肯定,给你下毒的人,对你的生活习惯了如指掌。你必须立刻停止食用任何外人送来的东西!】

  【……这种毒的合成方式,非常罕见,似乎与某个失传的南美部落有关。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才找到一点线索。】

  【……我找到了!我找到解毒的配方了!但是,我感觉我被人盯上了。我的实验室,最近总有陌生人出没。】

  这是最后一封信。

  信的末尾,字迹非常潦草,似乎是在极度匆忙和恐惧中写下的。

  【静,快走!带着小屿离开!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那个总对你笑,说你是他最敬爱的嫂子的人!他是个魔鬼!我把所有的研究资料,都藏在了……】

  信,到这里,戛然而生。

  信纸的右下角,有一块被火烧过的焦黑痕迹。

  秦屿的身体,晃了一下,几乎站立不稳。

  实验室火灾……

  周文博教授,就是死在那场火灾里。

  而信里提到的那个“总对你笑,说你是他最敬爱的嫂子的人”……

  秦家,只有一个。

  二叔,秦振国。

  那个永远笑眯眯,对谁都和蔼可亲的男人。

  原来,那张笑脸之下,藏着的是一副蛇蝎心肠!

  秦屿的眼中,瞬间充满了血丝,滔天的恨意,几乎要将他吞噬。

  姜糯扶住他,让他坐到旁边的椅子上。

  她拿起那个牛皮纸袋,打开。

  里面,是一份迟到了二十年的……尸检报告。

  是周文博偷偷为林静做的样本分析。

  报告的最后,结论清晰地写着:

  【样本中,含有高浓度的‘夜神之泪’生物碱。】

  真相,大白了。

  秦屿的母亲,是被谋杀的。

  被她自己的亲叔子,用一种阴险恶毒的方式,慢慢地,折磨致死。

  秦屿痛苦地,用手捂住了脸。

  压抑的,如同野兽受伤般的呜咽,从他指缝间传出。

  姜糯的心,也跟着揪痛起来。

  她轻轻地,从背后抱住了他,将自己的脸,贴在他的背上。

  她没有说任何安慰的话。

  她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她能做的,只有陪伴。

  许久,秦屿的颤抖,才慢慢平息。

  他拿下手,眼睛红得吓人,但眼神,却变得无比坚定和冰冷。

  “我要他,血债血偿。”

  他说。

  就在这时,姜糯的目光,落在了空了的金属盒的盒底。

  那里,还静静地躺着一样东西。

  一个巴掌大小,用深蓝色丝线绣成的锦囊。

  锦囊的绣工,极其精致繁复。

  上面,绣着两尾互相追逐的锦鲤。

  姜糯在看到那个锦囊的瞬间,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认得这个绣法!

  一模一样!

  和她奶奶珍藏了几十年,从不离身的那块手帕上的绣法,一模一样!

  那是奶奶告诉她的,早已失传的,苏家独有的“双面异色绣”!

  她颤抖着,伸出手,拿起了那个锦囊。

  锦囊的束口,用一种独特的绳结系着。

  姜糯打开它。

  里面,没有价值连城的珠宝,也没有什么惊天秘密。

  只有一颗,已经干瘪发黑的……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