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就是要这个效果!卷起来!都给我卷起来!-《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治粟内史赢粟大人,考核指标包括:国家粮仓储粮增长率、新作物推广面积、赋税征收完成率及合规性……”

  治粟内史赢粟本来还在心里嘀咕顾念一多事,一听自己的名字和这一连串指标,胖胖的脸颊肉眼可见地抖动了一下,眼神发直。增长率?推广面积?完成率?这……这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吗?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奔波于各地粮仓、计算各种比率的悲惨身影。

  “将作少府,考核指标:官营工坊产品合格率、新产品研发数量、生产成本控制……”

  将作少府的官员脸都绿了,合格率?研发数量?控制成本?他们以前只要按时完成宫廷营造任务就行了啊!这下好了,连做多少桌子椅子,做坏几个都要被记小本本了?

  “帝国道路督造司,蒙恬将军兼领监造,考核指标:道路修筑里程(按计划)、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工程预算执行情况……”

  蒙恬倒是站得笔直,一脸坦然,甚至眼中还有一丝兴奋。

  对于他这种实干派来说,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反而更合胃口。他暗自握拳,决心要拿个“优等”!

  然而,当念到一些“清水衙门”或者传统意义上事务较少的部门时,场面就有点控制不住了。

  “典客,谢知勉大人,考核指标:丝绸之路商队往来次数、贸易额、外交事件处理满意度……”

  谢知勉嘴角抽搐,商队次数?贸易额?这玩意是他能完全控制的吗?万一西域那帮人不来呢?满意度?谁来判断?他感觉自己快要风中凌乱了。

  最后,重磅炸弹落在了宗正洪栾头上。

  “宗正府,洪栾大人,考核指标:宗室子弟行为规范遵守率、宗室事务处理效率、皇室礼仪活动组织满意度……”

  “噗——”不知道是谁没忍住,发出了一声极低的嗤笑,又赶紧憋了回去。

  洪栾的脸色,从最初的阴沉,到愕然,再到涨红,最后几乎变成了猪肝色!他浑身都在微微发抖,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

  行为规范遵守率?!

  他难道要天天盯着那些宗室纨绔有没有打架斗殴、欺男霸女?!

  处理效率?难道宗室娶妻生子、分家析产这些琐事,也要规定几天内办完?!

  满意度?!谁满意?皇帝?还是那些宗室成员?!

  这……这简直是把他这高高在上的宗正,当成坊市里计件算工钱的匠人了!奇耻大辱!滑天下之大稽!

  (挨个写绩效考核标准太多了,所以就简单的举例啦~)

  然而,这还没完。当郎官念到考核结果应用时,整个朝堂彻底炸锅了!

  “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劣五等!”

  “优等:升职!加薪!爵位晋升优先!陛下亲自接见勉励!”

  “良等:正常晋升,增发俸禄为奖金。”

  “中等:保留原职原薪,予以警示。”

  “差等:降职!降薪!调离!”

  “劣等:革职查办!依法论处!”

  “嗡——”的一声,朝堂如同被投入了巨石的蜂巢,瞬间喧哗起来!

  升职加薪陛下接见?听起来很诱人!但降职降薪革职查办?!这也太狠了吧!

  一些自诩能力不错、也想往上爬的年轻官员,眼中开始放光,摩拳擦掌。

  而更多习惯了按部就班、或者能力平庸、或者干脆就是靠关系混日子的官员,则如丧考妣,脸白如纸。

  “陛……陛下!”一个年纪颇大、在某个闲散职位上养老多年的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声音带着哭腔,“老臣……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如此严苛考核,恐难胜任啊!求陛下看在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是啊陛下!”立刻有人附和,“此举恐引起百官恐慌,不利于朝局稳定啊!”

  “如此考核,是否过于……急于求成了?”

  “这……这‘满意度’如何评判?‘协作精神’如何量化?此标准模糊,恐生不公啊!”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主要集中在“标准严苛”、“难以量化”、“引发恐慌”这几条上。

  洪栾气得胸口起伏,却一时找不到更犀利的反驳词,只能狠狠瞪着顾念一,那眼神恨不得把她生吞活剥了。

  顾念一心里乐翻了天:【对对对!就是要这个效果!卷起来!都给我卷起来!看你们还有没有闲心搞小动作!那个说年老体弱的,正好退休给年轻人腾地方嘛!那个说标准模糊的,细则可以慢慢完善嘛!总之,不想努力的就淘汰!】

  她清了清嗓子,在一片嘈杂中朗声道:

  “陛下,诸位同僚!此条例仅为草案,细则自然需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所谓量化,也非绝对,定性评价正为补充!”

  “至于恐慌?若一心为公,勤勉任事,何惧考核?若尸位素餐,浑水摸鱼,则此条例正为此辈所设!优胜劣汰,乃自然之理,亦是我大秦强盛不衰之保障!”

  她目光炯炯地看向嬴政:“陛下,推行新政,需有力之行吏。优化官吏,方能事半功倍!此条例,正是为清扫障碍,助力新政,强我大秦!”

  嬴政看着下面乱成一锅粥的场面,又看看一脸正气凛然(内心狂笑)的顾念一,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压过了所有嘈杂:

  “够了。”

  仅仅两个字,大殿瞬间安静。

  “顾卿所言,不无道理。”嬴政的目光扫过那些面色惨白的官员,“大秦,不养闲人,更不养庸人。此《绩效考核条例》,虽有瑕疵,然方向可取。”

  他顿了顿,下达了最终决断:“李斯。”

  “臣在。”李斯出列,他精于实务,已经从中看到了强化中央控制力的巨大好处。

  由你总领,会同冯劫、扶苏、顾念一组成审议小组,就顾念一所呈草案,详细研讨,厘定各项考核指标之具体标准、权重及实施细则。务求公正、可行,限期一月,拿出成熟方案,再行颁示天下,择机试点推行!”

  “臣,领旨!”李斯躬身,眼中精光闪烁。

  “至于诸卿,”嬴政最后看向百官,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新政如火,大秦日新。望诸卿顺应时势,精进业务,以备考核。若有自认难以适应者……现在便可提出,朕,准其致仕还乡。”

  最后一句,如同寒冬腊月里的一盆冰水,浇得所有还想反对的人透心凉。致仕还乡?现在?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无能?而且没了官身,家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