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繁华的大阪市-《惊喜觉醒空间我要去霍霍鬼子》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陈坤都是留在了收购站工作。

  每天更多的时间,还是留在了家里面,陪着老婆孩子。

  一直到整个东京市,关于他之前所做的事情,渐渐有点平息下来的时候,陈坤的心中,就有着想要前往大阪市一趟的想法。

  这时候的空泽,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孩子,来收购站这边工作,陪在陈坤的身边。

  一想到自己准备前往大阪市,陈坤看了一眼空泽之后,缓缓的开口道。

  “再过一两天,我可能还要出去一趟,你带着孩子,在家里面好好的等我回来。”

  “收购站这边的生意,我会交代好一个工人,每天去家里面,向你汇报一下工作情况和收入情况。”

  “你带着孩子,也没必要老是家里跟收购站两头跑,收购站里面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免得你和孩子磕着碰着。”

  听到陈坤的话,空泽倒是没有任何的意见,对着他点了点头。

  “坤哥,没事的,你不用担心我和孩子,你要出去外面办事情,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才是。”

  “我和孩子都会好好的在家里面等你回来,收购站这边的生意,你也不用太过担心。”

  “我有时间了,就过来看一眼,没时间了,就让工人去家里面说一声,这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跟空泽说完之后,又交代了其中一名工人,在第二天的时候,陈坤直接就开车前往了大阪市。

  大阪市保留了多座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其中有好几处,是倭国人重要的日常信仰场所。

  其中有一座四天王寺,是由圣德太子于593年创建,是倭国最古老的官寺之一。

  寺内的石鸟居、六时堂、大师堂等,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龟池中的石舞台与住吉大社、严岛神社的舞台,并称“倭国三大舞台”。

  尽管经历多次火灾和重建,但其飞鸟时期的伽蓝布局,中轴对称、前塔后殿,仍然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成为研究倭国早期佛教建筑的重要实例。

  每年的圣灵会,纪念圣德太子,都能够吸引大量的信徒参与。

  大阪市还有一个住吉大社,始建于3世纪,是倭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供奉海上交通安全之神“住吉三神”,也是全国2300多所住吉神社的总本社。

  其独特的“住吉造”建筑风格,四间本殿均为国宝,以原木结构和弯曲的“反桥”,也就是太鼓桥为特色,被视为倭国神社建筑的典范。

  在这个时候,这里已形成新年初诣的传统,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

  大阪市还有一个今宫戎神社,位于大阪市浪速区,主祭商业繁荣之神“戎神”。

  每年1月9日至11日的“十日戎大祭”是大阪重要的民俗活动,期间会有上百万人,前来祈求生意兴隆。

  神社周边的商店街,在84年已初具规模,成为商业与信仰融合的地标。

  最后一个就是大阪天满宫,这里面供奉着学问之神菅原道真,是关西地区,着名的“考试神社”。

  每逢升学季,便有大量学生和家长前来参拜。

  其举办的“天神祭”,是在每年的7月24-25日,作为倭国三大祭之一,以华丽的彩船巡游和神乐表演闻名。

  84年的大阪,经济处于战后恢复期,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关键阶段。

  拥有着大量的电子电器产业。

  松下电器的总部,就位于大阪府门真市,84年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

  产品涵盖电视机、录像机、半导体等。

  其“National”品牌,在倭国市场占有率极高,并开始向海外扩张。

  夏普的总部,同样也是位于大阪市阿倍野区,以液晶技术和计算器闻名。

  84年已经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笔记本电脑“Sharp pc-5000”,推动了个人计算机的普及。

  整个大阪市同样也拥有着机械制造与重工业。

  川崎重工业的总部,位于兵库县神户市,但在大阪设有大型工厂。

  被陈坤在神户市那边,一番折腾之后,整个川崎重工的大量核心产业,都已经转移到了大阪市。

  现如今的川崎重工,在大阪市依旧主导船舶制造、铁路车辆和航空航天设备生产,是关西地区重工业的核心企业。

  这一个信息,也是陈坤在这一个多月以来,才完全进行了了解。

  这真的是应了那一句老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川崎重工手中所掌握的那一些核心技术,只要没有完全丢失,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东山再起。

  经历过神户市那件事情之后,相信他们对手中所掌握的那一些核心技术,更加的看重。

  在大阪市这边,还拥有着一家日立造船,日立造船的总部,也位于大阪市此花区。

  是一家以建造集装箱船和LNG运输船为主,84年订单量位居全球前列。

  化工与材料产业,同样也是现如今大阪市的支柱产业。

  住友化学的总部,就位于大阪市中央区,是倭国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之一。

  在石油化工、塑料、医药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家普通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印象的旭化成,这家企业的总部位于大阪市北区,是以合成纤维和化学纤维起家。

  这家企业现在的核心技术,已拓展至电子材料,和医疗设备领域。

  建筑与房地产,同样也占据了大阪市大量的Gdp。

  大和房屋工业的总部,就位于大阪市北区梅田。

  是倭国最大的预制装配式住宅制造商,同年在华夏上海设立代表处,开启海外扩张。

  其“midget house”系列,以快速建造和高性价比闻名,满足了战后住房需求。

  在整个大阪市,同样也拥有着许多新兴产业与中小企业。

  住友大阪制药的总部,同样也位于大阪市中央区,致力于新药研发,奠定了关西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

  现如今的大阪市,已从二战废墟中完全复苏,成为倭国第二大城市,和关西地区的经济枢纽。

  大阪市今年Gdp约占倭国全国的10%,总量仅次于东京都,人均Gdp达到4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受1970年代石油危机影响,大阪从传统重化工业的钢铁、造船。

  开始向电子、机械、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中小企业占制造业产值的65.4%,成为创新活力的源泉。

  整座城市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交通网络。

  大阪港作为倭国第二大集装箱港,今年吞吐量达1.2亿吨,连接亚洲和欧美市场,支撑了区域进出口贸易。

  大阪环状线、御堂筋线等轨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心斋桥站作为换乘枢纽,日均客流量超过50万人次。

  关西国际机场虽未开工,但已开始进入前期规划,为未来的国际物流和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整座城市的商业中心,有着心斋桥、难波、梅田等商圈,在现在已形成规模,聚集了百货公司、电器店和餐饮娱乐设施,成为关西地区的消费中心。

  整座大阪市的人口约275万,住房自有率达55%,大和房屋工业等企业,通过预制装配式技术缓解了住房短缺问题。

  在文化与教育方面,1883年成立的大阪府立大学和大阪市立大学,在这个时候,已发展为综合性高等学府,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大阪市,仍然面临空气污染和水质恶化问题。

  政府开始推动工厂减排和河流整治,为后续的“环境共生城市”建设铺路。

  人口老龄化初现端倪,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反正陈坤从现如今的各种渠道,所能够了解到信息和情况。

  那就是1984年的大阪,以传统信仰场所为文化根基,电子电器、机械制造、化工等产业为经济支柱。

  城市发展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特点。

  尽管面临环境和人口压力,但其凭借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港口经济的区位优势,持续巩固了关西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