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志愿的考量-《予你十年盛夏》

  一模考试的紧张气氛尚未完全散去,校园里又悄然弥漫开一种新的、更为深远的焦虑。高三教学楼的公告栏上,贴出了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讲座的通知,各班的班主任也开始在班会上,反复强调提前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的重要性。未来,这个曾经遥远而模糊的概念,突然以一种具体而迫近的姿态,横亘在每个高三学子面前。

  林晚星的心,也被这种氛围搅得有些纷乱。晚自习时,她看着桌上摊开的习题册,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本被她塞在书包夹层里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那是她昨天偷偷去书店买的,厚厚的一本,像一块沉重的砖头。

  放学后,图书馆的老位置。陆辰轩依旧比她早到,正专注地看着一本英文原版的物理期刊,眉宇间是惯有的沉静。林晚星在他对面坐下,拿出书本,目光却忍不住瞟向他手边那本看起来同样厚重的、封面印着某顶尖大学校徽的夏令营论文集。

  “今天物理最后一道大题,你用了哪种解法?”陆辰轩头也没抬,习惯性地开启学习话题。

  林晚星回过神,勉强集中精神,拿出试卷:“用了你上次说的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联立的方法,但最后计算有点复杂……”

  陆辰轩接过试卷,快速扫了一眼,拿起笔开始画辅助线讲解。他的思路清晰,语言简洁,一如既往地高效。但林晚星今天却有些心不在焉,听着他低沉平稳的声音,眼睛却看着他修长手指握笔的姿势,心里盘旋着一个问题:这只手,未来会在哪座城市的实验室里,操作着精密的仪器?

  讲解完毕,陆辰轩放下笔,抬眼看向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的走神:“怎么了?没听懂?”

  “听懂了……”林晚星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终于还是没忍住,轻声问道:“陆辰轩……你……有没有想过,以后要去哪所大学?”

  问题问出口,图书馆这一角瞬间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寂静。窗外的天色渐暗,玻璃上映出两人模糊的倒影。

  陆辰轩似乎没料到她会突然问这个,握着笔的手指微微顿了一下。他抬起眼,目光落在她有些忐忑的脸上,沉默了几秒,才平静地回答:“有几个目标。q大的物理,或者p大的元培。”他的语气很自然,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笃定。

  q大,p大。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像两座巍峨的山峰,瞬间矗立在了林晚星面前。那是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是陆辰轩这样顶尖学霸理所当然的归宿。而她呢?她最新的排名是年级29名,进步巨大,但距离那两座山峰,依然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她甚至不敢去翻看指南上这两所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线,那数字对她而言,太过刺眼。

  一股冰冷的寒意,悄无声息地从脚底蔓延上来。差距,第一次以如此具体、如此残酷的方式,展现在她面前。

  “哦……真好。”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声音有些干涩,“那……挺好的。”

  陆辰轩看着她脸上不自然的表情和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神,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了然。他没有继续追问她的想法,而是合上了面前的期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落在她脸上:“你的进步很大,继续保持,选择空间会很大。”

  这是安慰,也是事实。但此刻听在林晚星耳中,却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怜悯。选择空间很大?是的,但和你的“选择空间”,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她想起母亲曾经的忧虑,那些关于“差距”和“未来”的警告,此刻像潮水般涌回心头,变得无比真实。

  “我……我还没仔细想。”她低下头,躲开他的目光,手指紧张地绞着书页的角落,“可能……就看分数能到哪里吧。”

  又是一阵沉默。陆辰轩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图书馆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让他此刻的表情显得有些难以捉摸。他或许看出了她的不安和自卑,但他会说什么?鼓励她挑战不可能?还是理性地分析现实?

  最终,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伸出手,越过桌面,轻轻将她绞在一起的手指掰开,然后将一支笔塞进她手里。他的指尖微凉,触感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先做题。”他低声说,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未来的事,一步步来。”

  一步步来……说得轻巧。可每一步,都意味着选择和可能的分岔。林晚星握紧手中的笔,感觉它前所未有的沉重。她重新将目光投向习题,但那些数字和符号仿佛都失去了意义,脑海里反复回荡的是q大、p大的名字,以及一张张想象中的、分隔两地的火车票。

  闭馆的时间快到了,两人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图书馆。夜风带着深秋的凉意,吹拂着路旁枯黄的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一路无话,各怀心事。

  走到分别的路口,林晚星停下脚步,鼓起勇气再次抬起头,看向陆辰轩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清晰的侧脸。她心里有很多问题想问:如果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你会怎么办?我们的关系,能经得起距离的考验吗?你会……愿意为了我,降低一点标准吗?

  但这些问题太沉重,太自私,她一个字也问不出口。她害怕听到答案,无论是理性的分析,还是不确定的犹豫,都会让她此刻脆弱的心更加不堪一击。

  “我到了。”她最终只是轻声说。

  “嗯。”陆辰轩点点头,目光深沉地看着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道:“明天见。”

  “明天见。”

  看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林晚星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夜色中,他的身影挺拔而坚定,走向的是她几乎可以预见的、一片光明的未来。而自己的前路,却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志愿的考量,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它不再是抽象的忧虑,而是化作了具体院校的名字和冰冷的分数线,横亘在他们之间。一模考试的成功带来的短暂喜悦,被这更为长远的、现实的差距感彻底冲淡了。

  回到家里,林晚星鬼使神差地翻开了那本志愿指南,直接翻到了印有q大和p大介绍的那几页。彩页上宏伟的图书馆、先进的实验室、意气风发的学子……这一切,都离她的世界太远太远。她烦躁地合上书,将它塞回书包最底层,仿佛这样就能暂时逃避那个令人沮丧的现实。

  然而,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她知道,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而她和陆辰轩之间,这场关于未来的、无声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下一次模考,下下次模考……每一次成绩的波动,都将牵动着他们对未来的设想。他们看似稳固的关系,能否经受住现实这把冰冷尺子的衡量?

  这个夜晚,林晚星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失眠了。志愿的阴影,如同窗外越来越浓的夜色,沉沉地压在她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