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落成的踏实感,并未能持续太久。立身堂的妇人们还沉浸在拥有“地下银库”的微弱喜悦中,一场来自外界、更为冷酷精准的打击,已如乌云压顶般悄然逼近。
这日清晨,赵家屯尚且笼罩在薄雾之中,村口的老槐树下却已聚拢了不少村民,男女老少皆有,个个面色凝重,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连平日里不大理会外间事务、只埋头侍弄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男户们,也破天荒地聚在了这里。
刘氏挎着篮子正要去溪边洗衣,见这阵仗,心里咯噔一下,忙挤进去打听:“出啥事了?大伙儿都聚在这儿?”
一个相熟的老汉叹了口气,用旱烟杆指了指槐树上新贴的一张大黄纸告示,纸张崭新,墨迹森然,右下角还盖着一个鲜红的、形似獠牙的私印:“刘家的,你自己看吧……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刘氏不识字,忙拉过旁边一个略识得几个字的半大小子:“狗蛋,快,念念,上头写的啥?”
那叫狗蛋的孩子踮起脚,磕磕巴巴地念了起来。告示措辞文白夹杂,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倨傲,核心意思却如冰冷的刀子,直刺人心:
“告赵家屯及四邻八乡农户知悉:今粮市纷乱,劣质充数,扰攘行市,有损民生。为整饬秩序,保障粮物品流顺畅,自即日起,凡**女户**所出粮秣,无论稻、麦、粟、黍、荞,入市交易,须经**‘三发粮行’**统一核验、定价、收兑。核定之价,依当前市价,**每斗压五文**,以儆效尤,肃清流弊。此乃行业公议,为尔等长远计,勿谓言之不预也!若有私下交易、暗行贩卖、抗拒查验者,即视为破坏行规,莫怪**断其水路,绝其生路**!——三发粮行 陈三”
告示念完,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每斗压五文?!这……这简直是明抢啊!”
“凭什么只压女户的粮价?男户的怎么不说?”
“三发粮行?不就是镇上那个陈三爷开的吗?他什么时候成了行业公议了?”
“断水路……我的天爷,这是要逼死咱们女户啊!”
刘氏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差点栽倒,被旁边人扶住。每斗压五文!这意味着立身堂辛辛苦苦种出来、磨出来的粮食,凭空就要被剥掉一层皮!本就微薄的利润,将更加所剩无几!甚至可能亏本!
“陈三……是那个粮霸!”有知情人低声惊呼,“码头上那个刘大疤瘌,听说就是给他跑腿的!准是上次没得手,这次换了更毒的法子!”
“这是报复!绝对是报复!”刘氏气得浑身发抖,声音尖利起来,“就因为俺们没让他抢成,报了官,他就用这断子绝孙的招数!”
恐慌和愤怒像瘟疫一样在女户们中间蔓延。水路,是农田的命脉!赵家屯及附近乡里的灌溉,多依赖一条从邻县水库引来的主渠以及几条支渠。若真被断了水,莫说种粮,人畜饮水都成问题!这陈三,竟狠毒至斯!
有男户在一旁听着,神色复杂。有人面露同情,却不敢吱声;有人暗自庆幸这厄运没落到自家头上;甚至还有人小声嘀咕:“女户本就力弱,种出的粮差些,压点价也是常理……”
这话立刻引来女户们的怒目而视。
“放屁!俺们立身堂的荞麦,比你们男户的差哪儿了?”
“就是!俺们磨的面,徐记茶食都抢着要!”
“你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争吵声、哭诉声、咒骂声混杂在一起,老槐树下乱成一团。绝望的情绪扼住了每一个女户的喉咙。
消息很快传回了立身堂。
赵小满正在院里查看那半具曲辕犁,琢磨着如何配齐铁件,听到刘氏连哭带喊、语无伦次的叙述,她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冰冷的犁辕,指节瞬间发白。
陈三!果然是他!刘大疤瘌背后的主子!
这一手,比直接的抢劫和恐吓更加阴狠,更加“合法”,也更加难以抵挡。它不是针对某一次交易,而是针对立身堂、乃至所有女户的生存根基——粮食的销售渠道和定价权!
“每斗压五文”……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掠夺,更是一种侮辱性的打压,是要将女户永远钉死在“低人一等”、“劣质低价”的耻辱柱上!而“断水路”的威胁,则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任何反抗都显得岌岌可危。
王二婶拄着拐杖,脸色铁青,嘴唇紧抿,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是要……把咱们女户,往死路上逼啊……”
院中的妇人们都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惊恐和无助。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安全感,瞬间被这纸告示击得粉碎。
赵小满松开犁辕,缓缓直起身。阳光照在她脸上,却驱不散那层冰冷的寒霜。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惶然的面孔,最终落在那深藏地下的窖口。
地窖能防贼,却防不住这冠冕堂皇的巧取豪夺;细面能打开徐记的门路,却抗衡不了整个被操控的粮食市场。
“婶子们,”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却像绷紧的弓弦,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慌,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她走到院子中央,看着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的老树。
“他们以为,一纸告示,就能掐住咱们的脖子。他们以为,断了水路,就能让咱们跪地求饶。”
她顿了顿,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可咱们立身堂,能从一片荒地里刨出粮食,能从石头缝里磨出细面,能擒住匪徒送官,能挖出地窖存粮!”
“他陈三有他的垄断令,咱们……”赵小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就得找出咱们的活路!**”
“活路?”刘氏茫然地重复,“水路都要断了,哪还有活路?”
“活路不止一条!”赵小满斩钉截铁,“他断咱们的水路,咱们就去找新的水源!他压咱们的粮价,咱们就去找肯出公道价的地方!县城不行,就去府城!陆路不通,就走水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可是……”
“没有可是!”赵小满打断她,眼神灼灼,“从今天起,立身堂,不能再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咱们要睁眼看出去,要把根须扎得更深,要把枝叶伸得更远!”
垄断令出,寒风刺骨。
绝境之下,必有新途。
陈三的围剿已然拉开序幕,冰冷的锁链试图捆住立身堂的咽喉。但赵小满眼中燃烧的,却不是屈服的火苗,而是要在绝境中,烧出一条生路的野火。
这日清晨,赵家屯尚且笼罩在薄雾之中,村口的老槐树下却已聚拢了不少村民,男女老少皆有,个个面色凝重,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连平日里不大理会外间事务、只埋头侍弄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男户们,也破天荒地聚在了这里。
刘氏挎着篮子正要去溪边洗衣,见这阵仗,心里咯噔一下,忙挤进去打听:“出啥事了?大伙儿都聚在这儿?”
一个相熟的老汉叹了口气,用旱烟杆指了指槐树上新贴的一张大黄纸告示,纸张崭新,墨迹森然,右下角还盖着一个鲜红的、形似獠牙的私印:“刘家的,你自己看吧……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刘氏不识字,忙拉过旁边一个略识得几个字的半大小子:“狗蛋,快,念念,上头写的啥?”
那叫狗蛋的孩子踮起脚,磕磕巴巴地念了起来。告示措辞文白夹杂,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倨傲,核心意思却如冰冷的刀子,直刺人心:
“告赵家屯及四邻八乡农户知悉:今粮市纷乱,劣质充数,扰攘行市,有损民生。为整饬秩序,保障粮物品流顺畅,自即日起,凡**女户**所出粮秣,无论稻、麦、粟、黍、荞,入市交易,须经**‘三发粮行’**统一核验、定价、收兑。核定之价,依当前市价,**每斗压五文**,以儆效尤,肃清流弊。此乃行业公议,为尔等长远计,勿谓言之不预也!若有私下交易、暗行贩卖、抗拒查验者,即视为破坏行规,莫怪**断其水路,绝其生路**!——三发粮行 陈三”
告示念完,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每斗压五文?!这……这简直是明抢啊!”
“凭什么只压女户的粮价?男户的怎么不说?”
“三发粮行?不就是镇上那个陈三爷开的吗?他什么时候成了行业公议了?”
“断水路……我的天爷,这是要逼死咱们女户啊!”
刘氏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差点栽倒,被旁边人扶住。每斗压五文!这意味着立身堂辛辛苦苦种出来、磨出来的粮食,凭空就要被剥掉一层皮!本就微薄的利润,将更加所剩无几!甚至可能亏本!
“陈三……是那个粮霸!”有知情人低声惊呼,“码头上那个刘大疤瘌,听说就是给他跑腿的!准是上次没得手,这次换了更毒的法子!”
“这是报复!绝对是报复!”刘氏气得浑身发抖,声音尖利起来,“就因为俺们没让他抢成,报了官,他就用这断子绝孙的招数!”
恐慌和愤怒像瘟疫一样在女户们中间蔓延。水路,是农田的命脉!赵家屯及附近乡里的灌溉,多依赖一条从邻县水库引来的主渠以及几条支渠。若真被断了水,莫说种粮,人畜饮水都成问题!这陈三,竟狠毒至斯!
有男户在一旁听着,神色复杂。有人面露同情,却不敢吱声;有人暗自庆幸这厄运没落到自家头上;甚至还有人小声嘀咕:“女户本就力弱,种出的粮差些,压点价也是常理……”
这话立刻引来女户们的怒目而视。
“放屁!俺们立身堂的荞麦,比你们男户的差哪儿了?”
“就是!俺们磨的面,徐记茶食都抢着要!”
“你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争吵声、哭诉声、咒骂声混杂在一起,老槐树下乱成一团。绝望的情绪扼住了每一个女户的喉咙。
消息很快传回了立身堂。
赵小满正在院里查看那半具曲辕犁,琢磨着如何配齐铁件,听到刘氏连哭带喊、语无伦次的叙述,她的手指猛地攥紧了冰冷的犁辕,指节瞬间发白。
陈三!果然是他!刘大疤瘌背后的主子!
这一手,比直接的抢劫和恐吓更加阴狠,更加“合法”,也更加难以抵挡。它不是针对某一次交易,而是针对立身堂、乃至所有女户的生存根基——粮食的销售渠道和定价权!
“每斗压五文”……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掠夺,更是一种侮辱性的打压,是要将女户永远钉死在“低人一等”、“劣质低价”的耻辱柱上!而“断水路”的威胁,则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任何反抗都显得岌岌可危。
王二婶拄着拐杖,脸色铁青,嘴唇紧抿,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是要……把咱们女户,往死路上逼啊……”
院中的妇人们都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惊恐和无助。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安全感,瞬间被这纸告示击得粉碎。
赵小满松开犁辕,缓缓直起身。阳光照在她脸上,却驱不散那层冰冷的寒霜。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惶然的面孔,最终落在那深藏地下的窖口。
地窖能防贼,却防不住这冠冕堂皇的巧取豪夺;细面能打开徐记的门路,却抗衡不了整个被操控的粮食市场。
“婶子们,”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平静,却像绷紧的弓弦,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慌,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她走到院子中央,看着那棵见证了无数风雨的老树。
“他们以为,一纸告示,就能掐住咱们的脖子。他们以为,断了水路,就能让咱们跪地求饶。”
她顿了顿,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
“可咱们立身堂,能从一片荒地里刨出粮食,能从石头缝里磨出细面,能擒住匪徒送官,能挖出地窖存粮!”
“他陈三有他的垄断令,咱们……”赵小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就得找出咱们的活路!**”
“活路?”刘氏茫然地重复,“水路都要断了,哪还有活路?”
“活路不止一条!”赵小满斩钉截铁,“他断咱们的水路,咱们就去找新的水源!他压咱们的粮价,咱们就去找肯出公道价的地方!县城不行,就去府城!陆路不通,就走水路!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可是……”
“没有可是!”赵小满打断她,眼神灼灼,“从今天起,立身堂,不能再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咱们要睁眼看出去,要把根须扎得更深,要把枝叶伸得更远!”
垄断令出,寒风刺骨。
绝境之下,必有新途。
陈三的围剿已然拉开序幕,冰冷的锁链试图捆住立身堂的咽喉。但赵小满眼中燃烧的,却不是屈服的火苗,而是要在绝境中,烧出一条生路的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