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是冰封雪裹的酷寒世界,呵气成霜,滴水成冰。镇上的居民们蜷缩在厚厚的冬衣里,行色匆匆,脸上大多带着冬日特有的沉闷与倦怠。饮食的单调匮乏,如同这阴冷的天气一般,侵蚀着人们的精气神。然而,就在这一片萧瑟之中,“安食铺”门前那块“清白滋味”的匾额下,却悄然上演着一场与严寒背道而驰的热闹。
变化起初是细微的。那日清晨,一位常来的老主顾,卖炭的刘老汉,照例来吃早饭。他要了一碗热粥,两个杂粮饼,习惯性地问:“沈掌柜,今日可有爽口的腌菜?”
若是前几日,沈微婉或许只能歉然地摇摇头,递上一碟普通的深色咸菜疙瘩。但今天,她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不一样的笑意。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后院那排静静伫立的腌菜缸。她选中一口较小的缸,小心地揭开蒙着的油布和压顶的卵石,一股浓郁而纯正的咸香立刻随着冷空气逸散开来,甚至隐隐压过了前堂粥锅的热气。
沈微婉用专门的长竹筷,从缸中夹出一小碟切得均匀细致的腌萝卜条。那萝卜条呈现出诱人的半透明质感,色泽黄亮,上面沾着几粒饱满的花椒。她将这小碟腌菜端到刘老汉面前。
“刘大爷,您尝尝这个。是秋里新腌的,如今刚好入味。”
刘老汉狐疑地看了一眼,夹起一根放入口中。只听“咔嚓”一声轻响,极其爽脆!咸味恰到好处,紧随其后的是一股萝卜特有的清甜和花椒麻香的复合滋味,瞬间打开了被寒冬和油腻食物封印的味蕾。老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三下五除二将一碟腌菜就着粥和饼吃了个精光,咂咂嘴,意犹未尽:“沈掌柜,这咸菜地道!比夏天那个还够味!再……再来一碟成不?不,干脆给我包一小坛,我带回家去!这大冬天的,没点下饭的玩意儿可真不行!”
这一声吆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旁边几桌的食客,尤其是那些同样被冬日饮食困扰的街坊,纷纷被吸引。
“沈掌柜,啥好咸菜?给我也来一碟尝尝!”
“闻着真香啊!给我那粥也配一碟。”
“还能整坛买?啥价钱?”
仿佛一夜之间,“安食铺”后院那些沉默的腌菜缸,变成了蕴藏着珍宝的阿里巴巴山洞。沈微婉适时地推出了可以外带的咸菜小坛。价格自然比单点一碟要贵些,但相比于如今市场上天价的新鲜蔬菜,简直是良心至极。尤其是沈微婉腌制的咸菜,干净卫生,口味醇厚,种类还多,除了萝卜条,还有酸辣脆爽的泡菜、咸香下饭的雪里蕻、口感扎实的芥菜疙瘩丝……
咸菜,这个在秋日曾一度滞销的“包袱”,在寒冬里彻底翻身,成了炙手可热的“奇货”!开坛时那香气四溢的瞬间,几乎成了每日吸引顾客的招牌动作。那咸鲜爽脆的滋味,是就着清粥寡饭、啃着干硬饼子时最好的慰藉,是唤醒冬日迟钝食欲的利器。不仅店内点餐必配一碟,外带的小坛更是供不应求。许多人家派了仆役或主妇亲自前来,一买就是好几坛,囤着过冬。
紧接着,干菜的价值也凸显出来。当别家食铺还在为汤面、炖菜里缺乏配菜而发愁时,“安食铺”的素汤面里,却多了一些深褐色、吸饱了汤汁的干豆角段或干茄条。这些干菜经过泡发和炖煮,口感变得柔韧而富有嚼劲,最大限度地吸收了面汤的精华,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甚至带着些类似肉质的满足感。有食客开玩笑说:“沈掌柜,你这干菜炖煮了,倒能吃出几分‘肉味’来,真是神奇!”
沈微婉还推出了“干菜炖锅”,将泡发好的干豆角、干茄子、萝卜干等,加入豆腐、粉条,用清淡的调味一同炖煮,热腾腾地端上来,内容丰富,价格实惠,在寒冷的冬天里尤其受欢迎,成了许多体力劳动者和讲究实惠的家庭青睐的选择。
而最出人意料的惊喜,来自那看似普通的红薯干。沈微婉将晾晒好的红薯干切成小块,用干净的小碟装着一部分放在柜台上。有带着孩子来吃饭的妇人,孩子哭闹不休,沈微婉便顺手递过去一小块红薯干。那孩子放在嘴里咀嚼,甜糯韧香的味道立刻让他破涕为笑。这下可好,红薯干的名声传开了。
它不仅成了哄孩子的零嘴,更受到了一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和
变化起初是细微的。那日清晨,一位常来的老主顾,卖炭的刘老汉,照例来吃早饭。他要了一碗热粥,两个杂粮饼,习惯性地问:“沈掌柜,今日可有爽口的腌菜?”
若是前几日,沈微婉或许只能歉然地摇摇头,递上一碟普通的深色咸菜疙瘩。但今天,她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不一样的笑意。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向后院那排静静伫立的腌菜缸。她选中一口较小的缸,小心地揭开蒙着的油布和压顶的卵石,一股浓郁而纯正的咸香立刻随着冷空气逸散开来,甚至隐隐压过了前堂粥锅的热气。
沈微婉用专门的长竹筷,从缸中夹出一小碟切得均匀细致的腌萝卜条。那萝卜条呈现出诱人的半透明质感,色泽黄亮,上面沾着几粒饱满的花椒。她将这小碟腌菜端到刘老汉面前。
“刘大爷,您尝尝这个。是秋里新腌的,如今刚好入味。”
刘老汉狐疑地看了一眼,夹起一根放入口中。只听“咔嚓”一声轻响,极其爽脆!咸味恰到好处,紧随其后的是一股萝卜特有的清甜和花椒麻香的复合滋味,瞬间打开了被寒冬和油腻食物封印的味蕾。老汉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三下五除二将一碟腌菜就着粥和饼吃了个精光,咂咂嘴,意犹未尽:“沈掌柜,这咸菜地道!比夏天那个还够味!再……再来一碟成不?不,干脆给我包一小坛,我带回家去!这大冬天的,没点下饭的玩意儿可真不行!”
这一声吆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旁边几桌的食客,尤其是那些同样被冬日饮食困扰的街坊,纷纷被吸引。
“沈掌柜,啥好咸菜?给我也来一碟尝尝!”
“闻着真香啊!给我那粥也配一碟。”
“还能整坛买?啥价钱?”
仿佛一夜之间,“安食铺”后院那些沉默的腌菜缸,变成了蕴藏着珍宝的阿里巴巴山洞。沈微婉适时地推出了可以外带的咸菜小坛。价格自然比单点一碟要贵些,但相比于如今市场上天价的新鲜蔬菜,简直是良心至极。尤其是沈微婉腌制的咸菜,干净卫生,口味醇厚,种类还多,除了萝卜条,还有酸辣脆爽的泡菜、咸香下饭的雪里蕻、口感扎实的芥菜疙瘩丝……
咸菜,这个在秋日曾一度滞销的“包袱”,在寒冬里彻底翻身,成了炙手可热的“奇货”!开坛时那香气四溢的瞬间,几乎成了每日吸引顾客的招牌动作。那咸鲜爽脆的滋味,是就着清粥寡饭、啃着干硬饼子时最好的慰藉,是唤醒冬日迟钝食欲的利器。不仅店内点餐必配一碟,外带的小坛更是供不应求。许多人家派了仆役或主妇亲自前来,一买就是好几坛,囤着过冬。
紧接着,干菜的价值也凸显出来。当别家食铺还在为汤面、炖菜里缺乏配菜而发愁时,“安食铺”的素汤面里,却多了一些深褐色、吸饱了汤汁的干豆角段或干茄条。这些干菜经过泡发和炖煮,口感变得柔韧而富有嚼劲,最大限度地吸收了面汤的精华,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甚至带着些类似肉质的满足感。有食客开玩笑说:“沈掌柜,你这干菜炖煮了,倒能吃出几分‘肉味’来,真是神奇!”
沈微婉还推出了“干菜炖锅”,将泡发好的干豆角、干茄子、萝卜干等,加入豆腐、粉条,用清淡的调味一同炖煮,热腾腾地端上来,内容丰富,价格实惠,在寒冷的冬天里尤其受欢迎,成了许多体力劳动者和讲究实惠的家庭青睐的选择。
而最出人意料的惊喜,来自那看似普通的红薯干。沈微婉将晾晒好的红薯干切成小块,用干净的小碟装着一部分放在柜台上。有带着孩子来吃饭的妇人,孩子哭闹不休,沈微婉便顺手递过去一小块红薯干。那孩子放在嘴里咀嚼,甜糯韧香的味道立刻让他破涕为笑。这下可好,红薯干的名声传开了。
它不仅成了哄孩子的零嘴,更受到了一些牙口不好的老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