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四字箴言-《天堂来的风》

  这世上有哪个娘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她自己的娘亲,性子温柔,就那么疼她。她不想缠足,就由了她;怕她在民间吃苦,便送她入宫挣银子、出宫后谋生计,也算给她找条出路。

  若是自己有了孩子,便好好养着。她,可是艾“万两”啊!一想到那库房里的万两白银,她好像突然就有了信心。

  对啊,她有裁缝铺子,她有艾府,她还有万两 ! 她,能养活一个孩子的吧?她可以的吧?

  看着她眼神里陡然现出的勇气和坚定,哈德里虽然不知道这个家伙沉默着、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但是答案已经让他很欣慰了。

  她第一反应没有说“不要”,就说明她想要的。

  但是,他刚刚欣慰的眼神,马上就又变了。因为乌鸦的脸色,瞬间又变得煞白。

  刚刚那几秒,乌鸦又想到了: 哈德里会走的啊,他会走的啊。

  他走了,她……可怎么养那孩儿?

  唉呀,好乱啊。怎么办啊?

  “若你想要他,就生下来。”

  哈德里看着她蹙起的小眉头、一脸忧色。温柔摩挲着她的小腹,吻吻她的脸颊。“别担心。”

  嗯? 她溜圆的眼珠盯着他。什么?生下来?哈德里又补了那一句四字箴言。

  “我会解决。”

  这四个字的魔力简直太大了,她那两只揪扯着的小手,立马不乱动了。

  哈德里之前解决了那么多、她觉得完全解决不了的问题。她的逃奴身份、买宅子、找到两丫头、正法了张秀,让她一次次免于遭受灭顶之灾,许了她一个身心安稳。

  乌鸦听完这四字,刚才悬吊着的心,就像是慢慢地落回到了肚子里。

  这一次,这件事,他,也会解决的吧?

  哈德里不想让她再胡思乱想,像哄孩子一样轻轻拍着她的肩背,让她顺着困意又再入睡。待到姑娘再次睡熟。他轻轻起身。

  虽然他也很累,也很想就这样依偎着她,去好好睡一个下午。但是他不能。

  如今,他要做的事情,好多啊。

  *

  乌鸦再次醒来,已经是快傍晚了。她睁开眼睛动动四肢,觉得体力基本上都恢复了。

  她对门外叫了,“小棠。”

  一会儿门帘子掀开,进来的是小杏。

  小杏一进来,就跪在地上,“邦邦邦”又是三个响头。

  乌鸦拦她,“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姑娘! ”小杏含着泪道,“你救我不是一回了。谢谢你又救我一次。”

  这次,若不是姑娘,她可能会被烧死在那间小木屋,也可能会被俄国人杀了,或饿死在那条船上。

  乌鸦下地扶她起来,让她坐到凳子上。端详她神色应该是烧退了、体力也在恢复。

  “好了。我们都回来了就好。”

  乌鸦看看窗外,“外面有人吗?”

  小杏摇摇头。她中午醒来,看见姑娘又睡着了、哈长官出去了,她就让小棠忙别的,她一直等在院外,等姑娘醒来。

  乌鸦看她已经梳洗干净,想起那日之事,又嘱咐道。

  “不许对任何人提。”

  小杏心里一酸,又欲流泪,乌鸦马上道,“长官那件军服,你去问问可洗干净了?若是干了,就拿过来。”

  小杏一听,也来不及哭了,姑娘吩咐的事,要马上去办。她连忙抹了下眼睛,就出去了。乌鸦从窗里看着她的背影,轻轻笑着摇了摇头。

  淡忘伤痛,需要时间。但是如果让小杏一直有事做,便就顾不上胡思乱想。

  不过,那日之事,若小杏是有了孩儿,可如何是好?当时也来不及服药,已经过了好几天,今日吃药也晚了。并且这当口,怎好叫人去找那种药?

  她想着小杏呢,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唉,自己肚里这个,也是愁人的。

  只能和小杏一样,去找事情做,先不想。

  小杏很快取了晾干的军服来,是长官回府后换下、小棠清洗的。乌鸦接过看了看,果然左袖那里,有一个被刀劈开的大口子。

  这么大的口子,刀极锋利,想想就知道哈德里的胳膊上,不会是小伤。那砍树刀她见过。若是给自己一下,她可能会立即命丧当场。

  对方拿那样凶狠的刀,他怎么还敢往上撞。他本来是身手那样好的人,难道就不会躲的吗?乌鸦心里又疼又心酸。叫着小杏。

  “去把针线拿来。”

  赶紧把破处缝好,叫他有得换。

  德军有军服等物资装备。但显然哈德里是没时间去换军服的。

  他这连着几日在园子里找人,官方名义叫"解决伐树争端"。调用了好几支军队,无论是统帅还是穆默公使,都关心此事,他势必要尽快去汇报。

  小杏拿来针线,见乌鸦就要下手缝补。小杏立即拦了她。

  “姑娘,……我来。”

  在小杏心里,哈长官被俄国人砍那一刀,也是为救她受的伤。长官救她,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她无以为报。

  救人一命、胜造七世浮屠。可哈长官已经救了她三次。

  自己这一世,不是只把姑娘服侍到长命百岁了,是……还得把哈长官,也服侍到长命百岁。

  下午她刚从小棠那里知道,姑娘有了哈长官的孩子。那小少爷、或者小小姐,便也是她要服侍的人。在小杏心里,姑娘就是长官的夫人,她才不管其他有的没的。

  她瞄着姑娘的肚子。这以后,要把姑娘和小宝护好了。

  “姑娘,你多歇歇,去躺着、读书写字、吹口琴都可以。这缝补的事给我做。”

  乌鸦拗不过她,便去一旁看书。她想起救了自己命的那几本俄国作家的书,便特意去找来。

  哈德里看的那本《战争与和平》,她看不太懂。但是那本写女人的、《安娜·卡列尼娜》是讲爱情的,她还有点兴趣。

  小杏便在一旁细细地缝着军服,瞅着那么一条长口子,她一针针地缝着,鼻尖都泛酸了。

  长官受的这么狠的一刀,是救了她命的一刀啊!

  *

  穆默原本对哈德里和乌鸦之事,并不太关注。

  什么英雄救美、把人养了起来,在圣诞使馆晚会上他早已了解。

  这几个月又听闻: 那艾小姐买了宅子,在京城开了裁缝铺子做洋装,这些小事他全都知道。

  但本次在圆明园调兵寻人,以公事为借口,动了多支军队,影响也确实非同小可。

  涉及与俄国、法国外交事务,穆默自是会问事情详细经过。而统帅也听取军官汇报过,知情。

  好端端的,这位公所长官怎会大老远去那座皇家园林 ? 原来是带那位艾小姐游玩。

  这一对儿,从去年八月保持到现在,穆默也觉得够长情了。

  年轻人嘛,情窦初开,初尝爱情的滋味,沉溺又陷入,如未熟的青梅,甜蜜中带着懵懂?。

  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年少贪玩,又远征异国手握重权,虽然囿于贵族身份,按家族要求早已娶妻,但娶的,并非是自己最爱的。

  此时,在欧洲贵族年轻子弟里,盛行在各国游历。那些青年人,游到哪国、就在哪国留情。英国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