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王子和公主-《天堂来的风》

  【第二卷 活在历史的痛中】

  *

  1901年。

  德国贵族的婚姻,跟庆国的包办婚姻仍非常类似。甚至还有类似庆国的娃娃亲、“童婚”。十岁以下的孩子就被两家许了亲,也是常事。

  “婚姻”与政治、交易、权力的联系非常紧密,主角并不是新郎和新娘,而是两位的父辈。

  门当户对是必须的。结婚更像一场交易,生意谈成了,就结。哪怕是灰姑娘,她的父亲也得是贵族,才有嫁给王子的可能。

  埃丽莎尔·基塔嫁过来艾徳勒克家族,就是如此。1899年底结婚时,她16岁,哈德里21岁,两人都是刚到《民法典》规定的婚龄。

  两大家族当时就缔结了姻亲联盟,尤其在哈德里这个长子赴庆国服役之前,安排尽快结婚。

  童话里的公主和王子,相爱后牵了手。而艾兰德城堡里的下一代,住的这对王子和公主,一开始却并不是相爱的。

  并且,贵族受教会规矩所囿,想离婚,难于上青天。即使贵为国王,离个婚都得震惊教皇,像上奏天庭般艰难。

  如果哈德里没有经历庆国之行,未曾体会过何为爱情,他可能也会与这位埃莎公主琴瑟和鸣。

  在婚礼上牵过埃莎的手,有了结婚宣誓,也就是尽了家族义务。

  而他成婚当时,并不讨厌埃莎。这位少女性格开朗活泼不拘谨,身体健康、脸庞美丽不呆板。在哈德里新婚那几天,他既把埃莎当妻子,也把她当妹妹看待。

  当然,埃莎带来的不菲嫁妆、背后家族的财力、同为贵族的身份,也是詹尼尔选择与她家结亲的理由。

  并且,这姑娘身子健康结实,一看就是能多生育的。此时欧洲贵族还有爱美之习,和庆国的缠足类似。

  为了腰围极小,女孩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束腰,后果也很惨烈,贵族女子很容易流产或难产死掉。

  塔娜夫人幼年时,也曾深受其害。不过现在放松了些。埃莎的体型就成长得比较自然。

  家族需要繁衍、发展,当然重视子嗣,尤其是下一代长子。

  这对少年夫妻曾被寄予厚望,甚至一到婚龄,双方的父亲就着急让他们赶在出征前成婚,就是为了能尽快有个小长孙。

  当然,这一年多,詹尼尔没能如愿。

  而那庆国战争之后,埃莎现在日盼夜盼回来的王子,拒绝和她亲密。

  *

  六月中旬。正是玫瑰盛开期间,当哈德里穿过大片的玫瑰园,走进花香与色彩交织的艾兰德城堡大门时,穿着白色束胸长裙的漂亮妻子埃莎,欢呼雀跃地迎接他,热情地撞进他的怀抱。

  “哈德里 !”

  青年军官身姿高大挺拔,此时尚未脱下戎装。一年多过去,比出征前还成熟稳重的气质、高挺英俊的眉宇,让城堡内外围观的一众大小女仆,也芳心似小鹿般乱撞。

  这个金发碧眼的帅哥,是家族下一代伯爵继承人。除了之前的少校军官身份外,早已被封男爵。

  如今卸下军职,便称哈德里男爵了。

  这个长子不仅从小帅到大,家里还有两个弟弟,都是小正太。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