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威廉不满足于做欧陆强国,他认为德国要寻找“太阳下的位置”,对外输出影响和势力。
1904年,德国与俄国达成同盟意向,但英国随后与法国结盟,导致德国在欧洲陷入孤立。
德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开始下饺子般的下水大型舰艇。1904年战舰、装甲舰、巡洋舰总计达400多艘,后续在持续增加。
兵工厂、造船厂疯狂开动,有大额投资的艾徳勒克家的克鲁托兵工厂,注定要参与。
新的武器和战舰,不仅为了扩充德国本国的军事力量,也出口到海外、包括庆国,赚钱是要务。
不仅是军事工业,哈德里早就成为电气、化工、建筑等行业的董事会成员。
同年开始,德国在纳米比亚实施种族灭绝政策,通过挑起当地民族矛盾、夺取土地资源,并镇压起义,导致大量赫雷罗人和纳马人死亡,在几年里屠杀了好几万人。
德国此时干的这个事,跟二十多年后纳粹的灭绝政策比,简直就是前身。
哈德里的叔叔汉克就是其中控权的一员。1908年,他写信回家,让同为军官的下一代、22岁的侄子霍斯去纳米比亚给自己帮忙。
哈德里得知消息,要阻止霍斯去。如今,这个弟弟早已经成年,在学校已经掌握了作战技能,就要施展军人的职能和抱负了。
但是哈德里见过政府报告,能看到纳米比亚人民背后的苦难。
他自己就是曾经脏了双手的,当然不同意弟弟去沾染血腥和罪恶。
八年前的庆国战争,对无辜百姓的屠戮,让他身心承受的痛苦极为深刻,终身难忘。
可是詹尼尔不同意啊。
怎么,霍斯是咱家容克下一代,你拦着弟弟,不让去作战 ?
哈德里你自己放弃军中路线就算了,你还能管得了你弟弟?
我们家没有军功,怎么保持贵族地位 ? 难道我三个儿子,都是不能作战的“孬种”吗?
父子俩之战差点又一触即发。哈德里看詹尼尔不让步,便心生一计。
行,非让他去驻军是吧?德国的殖民地又不是一处。
上哪儿驻军、不是驻。
霍斯,你去青岛 !
艾徳勒克有那么多大宗投资。你参加庆岛驻军服役,一样能挣军功。
而且,你帮我看好家族投的资产和工程,保证建设稳定、不出乱子,我另外再给你一份报酬!
在哥哥承诺给他娶媳妇本钱的情况下,霍斯高兴地答应了。
没钱,没军功,没老婆本,想娶个同样贵族身份的女孩,可就难喽。
虽然他根本不想娶什么贵族家女子,但是霍斯,也是想要老婆的。
他都已经选好人了,可就是手头太穷,没钱娶。
容克家的次子、其他儿子,都得自谋生计,挣军功。
霍斯去青岛,看场子;舒克去了纳米比亚,搞屠杀。因为哈德里打压他家工厂,逼他去做军官掠夺。
哈德里的确不用枪炮杀人了,但断其后路、财路,诛其发展之心,也绝不心慈手软。
瞧这事办的,唉,也是苦了非洲人民了。
*
1908年,德国在青岛设立高等法院(终审法院),并开始与朝廷合作创办德华大学(现青岛大学前身)。 ?
青岛港已经完成码头建设,贸易迅速发展。
艾徳勒克投资联盟设立缫丝公司,采用蒸汽机械生产,产品销往德国。
不止如此,随着在青岛市场投资的顺利,以及庆国与洋行之间的商务往来,家族有意与认可的庆国买办,开始洽谈在上海、江浙地区的合作投资开厂。
艾徳勒克在国内,也做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疯狂扩张。
哈德里不做战争狂人,就去做工业狂人,实现了他的商业帝国梦想。
而德国对庆岛的殖民,并不是哈德里想象得那样纯粹和美好。
他的理想,当然是致力于建设一个洁净、平等的,庆德两国民众混居的家园。
实际上殖民当局,却严格控制庆朝人和外国人的居住地区,将庆朝人的居住区域压缩得拥挤不堪。
给民众的权利、地位当然也不平等,对庆民进行了众多活动限制,还有歧视。
第二,凡山东境内的铁路必须由德国修。1898年开始修建的胶济铁路1904年完工。全长394公里。铁路两侧30里以内的矿产由德国开采。
花七年时间修的铁路,成了德国在山东的煤炭等资源的吸血线,大量煤炭将被送上军舰做燃料。
可德国投入建设的费用也不少,高达5290余万马克,自然要挣回来。
这么大的投入,引起了国会反对派的不满,在殖民地花那么多钱 !
不仅如此,城市建设还挺精雕细琢,想做成百年拥有。甚至对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也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
反对派更是受不了。这简直就是,给租来的房子,搞豪华精装修 !
在他们的反对下,青岛火车站从一个高大奢华风格的设计图,变成了乡村教堂风格。
霍斯1908年10月出发去庆岛时,殖民当局已经镇压过前面很多年反抗力量,为稳定统治,后期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管理政策。
霍斯去得正逢其时,庆德两国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和。
他所在的驻军,要负责维持治安秩序、保护总督安全、协助法院监狱执行、监督德国工程进展。
当然,也要支持总督解决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庆德两国纠纷。
这当然与艾徳勒克家的投资,也有紧密关联。
去青岛前,他跟赵杏说,我要去你的国家看看了。
跟赵杏相伴长大的几年,他对去远东的那个中国旅行,比对去英法意大利这些国家,还感兴趣。
做为一个有自由天性的德意志青年,对想要去游历的这个远东国度,他内心也特别期待。
赵杏也很高兴,她离开祖国多年,不知道那里什么样了。要他多写信、拍照片寄回来。
她还特别认真地叮嘱。
“你,可不许杀中国人,也不能打他们、欺负他们。”
霍斯幽默一笑,“我不杀,不欺负。我救还来不及呢。”
赵杏是他亲密的伙伴,他跟这个黑发娃娃的同胞,可没有任何仇恨。
在那次去了迪特福特中国城之后,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了六年,要抚养两个儿子的赵杏,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再去。
能带她去的霍斯,在不断的学业和严格紧张的军事锻炼中,也没时间。做为这里唯一一个庆国人,她也很想看看祖国。
那个秋季的黄昏,赵氏母子在人群中送别出发去青岛的霍斯。
骑在马上的霍斯,回头一直看着那金黄色的草甸上、一大两小的身影,久久变成一个小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赵杏,她终于不是形单影只的孤单一个人了,她在自己的艾徳勒克家,被好好保护着,还有了伴儿。
想起赵仁赵慈那两小子,长得明显比同龄孩子高壮。再过几年成大小伙子了,肯定就能保护他们的母亲“水果”了。
霍斯快意地哼着小提琴曲,纵马驰骋而去。
他要去水果的家,看看她的族人了。还有,他会经常写信,给她寄照片的。
对了,还有她们国家的东西,当作礼物给她。
1904年,德国与俄国达成同盟意向,但英国随后与法国结盟,导致德国在欧洲陷入孤立。
德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开始下饺子般的下水大型舰艇。1904年战舰、装甲舰、巡洋舰总计达400多艘,后续在持续增加。
兵工厂、造船厂疯狂开动,有大额投资的艾徳勒克家的克鲁托兵工厂,注定要参与。
新的武器和战舰,不仅为了扩充德国本国的军事力量,也出口到海外、包括庆国,赚钱是要务。
不仅是军事工业,哈德里早就成为电气、化工、建筑等行业的董事会成员。
同年开始,德国在纳米比亚实施种族灭绝政策,通过挑起当地民族矛盾、夺取土地资源,并镇压起义,导致大量赫雷罗人和纳马人死亡,在几年里屠杀了好几万人。
德国此时干的这个事,跟二十多年后纳粹的灭绝政策比,简直就是前身。
哈德里的叔叔汉克就是其中控权的一员。1908年,他写信回家,让同为军官的下一代、22岁的侄子霍斯去纳米比亚给自己帮忙。
哈德里得知消息,要阻止霍斯去。如今,这个弟弟早已经成年,在学校已经掌握了作战技能,就要施展军人的职能和抱负了。
但是哈德里见过政府报告,能看到纳米比亚人民背后的苦难。
他自己就是曾经脏了双手的,当然不同意弟弟去沾染血腥和罪恶。
八年前的庆国战争,对无辜百姓的屠戮,让他身心承受的痛苦极为深刻,终身难忘。
可是詹尼尔不同意啊。
怎么,霍斯是咱家容克下一代,你拦着弟弟,不让去作战 ?
哈德里你自己放弃军中路线就算了,你还能管得了你弟弟?
我们家没有军功,怎么保持贵族地位 ? 难道我三个儿子,都是不能作战的“孬种”吗?
父子俩之战差点又一触即发。哈德里看詹尼尔不让步,便心生一计。
行,非让他去驻军是吧?德国的殖民地又不是一处。
上哪儿驻军、不是驻。
霍斯,你去青岛 !
艾徳勒克有那么多大宗投资。你参加庆岛驻军服役,一样能挣军功。
而且,你帮我看好家族投的资产和工程,保证建设稳定、不出乱子,我另外再给你一份报酬!
在哥哥承诺给他娶媳妇本钱的情况下,霍斯高兴地答应了。
没钱,没军功,没老婆本,想娶个同样贵族身份的女孩,可就难喽。
虽然他根本不想娶什么贵族家女子,但是霍斯,也是想要老婆的。
他都已经选好人了,可就是手头太穷,没钱娶。
容克家的次子、其他儿子,都得自谋生计,挣军功。
霍斯去青岛,看场子;舒克去了纳米比亚,搞屠杀。因为哈德里打压他家工厂,逼他去做军官掠夺。
哈德里的确不用枪炮杀人了,但断其后路、财路,诛其发展之心,也绝不心慈手软。
瞧这事办的,唉,也是苦了非洲人民了。
*
1908年,德国在青岛设立高等法院(终审法院),并开始与朝廷合作创办德华大学(现青岛大学前身)。 ?
青岛港已经完成码头建设,贸易迅速发展。
艾徳勒克投资联盟设立缫丝公司,采用蒸汽机械生产,产品销往德国。
不止如此,随着在青岛市场投资的顺利,以及庆国与洋行之间的商务往来,家族有意与认可的庆国买办,开始洽谈在上海、江浙地区的合作投资开厂。
艾徳勒克在国内,也做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疯狂扩张。
哈德里不做战争狂人,就去做工业狂人,实现了他的商业帝国梦想。
而德国对庆岛的殖民,并不是哈德里想象得那样纯粹和美好。
他的理想,当然是致力于建设一个洁净、平等的,庆德两国民众混居的家园。
实际上殖民当局,却严格控制庆朝人和外国人的居住地区,将庆朝人的居住区域压缩得拥挤不堪。
给民众的权利、地位当然也不平等,对庆民进行了众多活动限制,还有歧视。
第二,凡山东境内的铁路必须由德国修。1898年开始修建的胶济铁路1904年完工。全长394公里。铁路两侧30里以内的矿产由德国开采。
花七年时间修的铁路,成了德国在山东的煤炭等资源的吸血线,大量煤炭将被送上军舰做燃料。
可德国投入建设的费用也不少,高达5290余万马克,自然要挣回来。
这么大的投入,引起了国会反对派的不满,在殖民地花那么多钱 !
不仅如此,城市建设还挺精雕细琢,想做成百年拥有。甚至对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也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
反对派更是受不了。这简直就是,给租来的房子,搞豪华精装修 !
在他们的反对下,青岛火车站从一个高大奢华风格的设计图,变成了乡村教堂风格。
霍斯1908年10月出发去庆岛时,殖民当局已经镇压过前面很多年反抗力量,为稳定统治,后期也采取了相对温和的管理政策。
霍斯去得正逢其时,庆德两国的社会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和。
他所在的驻军,要负责维持治安秩序、保护总督安全、协助法院监狱执行、监督德国工程进展。
当然,也要支持总督解决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庆德两国纠纷。
这当然与艾徳勒克家的投资,也有紧密关联。
去青岛前,他跟赵杏说,我要去你的国家看看了。
跟赵杏相伴长大的几年,他对去远东的那个中国旅行,比对去英法意大利这些国家,还感兴趣。
做为一个有自由天性的德意志青年,对想要去游历的这个远东国度,他内心也特别期待。
赵杏也很高兴,她离开祖国多年,不知道那里什么样了。要他多写信、拍照片寄回来。
她还特别认真地叮嘱。
“你,可不许杀中国人,也不能打他们、欺负他们。”
霍斯幽默一笑,“我不杀,不欺负。我救还来不及呢。”
赵杏是他亲密的伙伴,他跟这个黑发娃娃的同胞,可没有任何仇恨。
在那次去了迪特福特中国城之后,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了六年,要抚养两个儿子的赵杏,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再去。
能带她去的霍斯,在不断的学业和严格紧张的军事锻炼中,也没时间。做为这里唯一一个庆国人,她也很想看看祖国。
那个秋季的黄昏,赵氏母子在人群中送别出发去青岛的霍斯。
骑在马上的霍斯,回头一直看着那金黄色的草甸上、一大两小的身影,久久变成一个小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
赵杏,她终于不是形单影只的孤单一个人了,她在自己的艾徳勒克家,被好好保护着,还有了伴儿。
想起赵仁赵慈那两小子,长得明显比同龄孩子高壮。再过几年成大小伙子了,肯定就能保护他们的母亲“水果”了。
霍斯快意地哼着小提琴曲,纵马驰骋而去。
他要去水果的家,看看她的族人了。还有,他会经常写信,给她寄照片的。
对了,还有她们国家的东西,当作礼物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