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打猎-《天堂来的风》

  这会儿生产队养的猪还不能杀,群众是有办法的,想吃肉怎么办?打猎。

  也不滥杀滥捕。集体控制猎枪,需向地区申请领取,使用后交回。

  最靠近山区的就是洪山和富木两个村。每年秋收后,都安排打猎。

  洪山村解放前就有老猎户,打过日寇的。不过他家孙子的枪法不行,没有继承到爷爷的本事。

  农忙过了,两个村会打猎的男人,集中在一起进山狩猎。

  这样的活动,李大和就想拉着德西。都三个月了,德西一直没有猪肉吃,给他搞点肉。

  庆和庆林也是青壮年,当然也会参与。

  李大和领了猎枪,就问德西。

  “会用枪吗?”

  德西看着这枪。

  队伍里十几把都是工字型猎步枪,射程50米。刚解放时是民兵用的,一直用到现在,适合打鸟雀、兔子。

  有一把别拉弹克步枪,射程400米。但是,仅有一把。

  德西在故乡黑森林,从七八岁起,就跟随祖父、父亲在林中骑马打猎。

  所用的枪支也随着他的年龄,逐步更新。

  祖父哈德里爱打猎。家里的猎枪都是同时期最顶级的,若是算上收藏级别的,城堡里有一二百把。

  温彻斯特M70?。精准度高,有效射程500米,适用于中型猎物,如鹿。

  泵动霰弹枪?。如温彻斯特12型,使用独头弹发射45毫米锥形金属块,威力足以击倒大型猛兽,如密林中的野猪。

  关键是,艾徳勒克家是造枪的。战后被禁止军事工业,那原来的生产线就改进,走向民用方向,造猎枪。

  而且大批出口到欧洲,如英国、法国、瑞典、丹麦,深受好评。

  这会儿德西看着这简陋的“工字枪”,点点头。

  “我会用。”

  家里造枪造炮、造飞机五六十年。每个子孙对枪,都太熟悉了。基本枪械十分钟之内,拆了卸、卸了装,都能做到。

  “行!”

  一听这个,李大和高兴得很。果然没看错司马德。他这个牧师,是啥都会干、啥都能干,一把劳动好手。

  下田割稻、下河放鸭、上山打猎。啥啥都行。

  他亲热地拍拍德西肩膀。

  “咱们这儿打猎的规矩,就是见者有份,“来了就有份”。只要参与狩猎,就有分配权。”

  “首枪击中的人,先选。这是啥意思呢?就说哈,如果打中一头野猪,第一枪打中的人,拿猪鬃,第二枪打中的得猪心,枪法牛的,拿最多。你先选一样,后面的人大家再分。

  要是你打中的野鸡、兔子最多,你就能分更多。??”

  德西心里不露声色地一笑。是这么个规则啊,好!

  他已经跃跃欲试想舒展拳脚了。首枪打中就能先选。行。

  “山里有什么猎物?”

  “野猪,兔子,野鸡,鹿也有。不过野猪太难打了,很难打。我们每年进去,打下几只野鸡没问题。”

  德西立马想到了曾经瘦瘦弱弱的小可,最近一个多月,已经开始圆润健康了起来。

  现在每次晚上下厨,挥舞铲子炒菜的力度,都不一样。

  那个土灶的大黑锅很深,之前小可踩着凳子站在灶边,人比锅小,就像个小不点。

  看她炒菜,都担心会一头栽进锅里。

  现在胳膊抻开,有些大张旗鼓的劲儿了。

  若是能给她带一只猎物回去,小姑娘得高兴成什么样。如果有兔子……

  德西倒是蛮期待打猎的了。

  分枪时,当然,仅有的那把“别拉弹克”,给了张猎户的孙子。

  李大和目含期待地看着他。

  “你的枪法咋样?”

  德西蓝眸略眯,含蓄地微微一笑。

  “够打猎。”

  李大和高兴得拍大腿。行。那就是这回能弄到肉了。

  洪山村打猎小组一共十几人,一大早就带着干粮米饭团子出发了。

  从村里进山就得走一个多小时。

  李大和瞅着德西的衣服。那袖子裤腿短的一截倒是都给加缝了一段。可他的鞋子,还是不得劲。

  这是那双,不时被踩下后鞋帮的解放鞋。

  “咋地,这鞋也太短? 不合适?”

  “还好。”

  德西语气平静。没有脚后跟,跟拖鞋似的,他也习惯了。

  李大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