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我家的机器-《天堂来的风》

  他是部队军官底层打拼出身、觉悟很高,早年也学了文化,和那些年轻冲动的红兵不同,深深体会到总理关注国计民生的用心。

  总理对大运动其中的乱象,痛心疾首,什么停工、停产?

  天天琢磨抓人,批斗来批斗去,老百姓吃什么?用什么?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东西用吗?

  生产一定要抓。凡是生产的地方都不要影响,生产减少了,于国于民都不利。

  这批六台收割新农机,就是上层支持生产的领导主抓,进口来的。

  今年乌口农场又开辟了荒地千亩,沉甸甸的稻穗说明,老百姓吃的粮食又增收了。

  像过去那种饿死人的事件,不能再发生了。

  只是今年新地块这么好的收成,凝聚了兵团上千人的心血,在抢收时节千万要颗粒归仓,不能浪费啊!

  收割机总是坏,这可怎么整。

  杜场长看着这个外国人,他经常去省里开会,见识广些。

  首都几个城市是有个别外国技术专家的,一直在帮华国做建设。

  这个人,是哪儿的?来支援湖武?少见啊?还是洪山村的?

  杜场长一时摸不着头脑。

  马组长介绍说,“这个司马师傅,很懂车。他在他们国家也见过……”

  他下意识地看了眼德西那冷静又严谨的表情,“也在地里用过这种。我让他来帮忙看看。”

  杜场长和大家均半信半疑。

  但现在,外国人造出来的机器,一个外国人来修,这,不应该吗?

  腿上穿着大补丁裤子的德西,大踏步地走向机器。

  众人让开路,在他和机器外面紧紧围了一圈,都盯着他。

  *

  这是一台刚从法国进口的农机。

  巧了,德西一看上面的“GOCRB”品牌字母,蓝眸微缩。

  这哪是法国进口的?

  这是西德某厂的农用机械。恰恰就是艾徳勒克家旗下的德美合资工厂产品。

  就是他家造的东西,先出口到了法国。

  西德还没与华国建交,没有与这里的部门建立正规贸易渠道。

  法国这会儿也是农业国家,进口德国农机的需求量很大。

  而法国又刚跟华国建交几年,关系正趋热,外贸商自然要做这笔生意的。

  自然,转手卖到华国的价格不算低,可以说发了横财了。

  华国这边目前工业基础薄弱,老百姓省吃俭用换了些外汇,才弄来的这些机械,正是最被卡脖子的地方。

  传统农耕的产量提升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又缺工业机械,进口来了机器,售后维修、配件更换又是短板。

  法国供应商的维修服务,又不到位。当然了,本来就不是他们造的,让他们去搞及时和完美的售后,也很难为人。

  若是农机操作员培训不到位,使用不当、出现故障,售后跟不上,就停机了。

  德西看着机械上的铜章徽标“GOCRB。”

  他的心里,就汹涌出将要盈眶的情感。

  这是艾徳勒克御用的资深工程师团队,设计的农机产品系列。能在这片土地上,看见自家做出来的机器,德西既熟悉又心酸。

  去工厂实习的时候,熟练的老技术工人,曾手把手教他操作关键零部件的车床。

  他曾经的职业理想,是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但是,他为了心中的正义感和理想,放弃了。

  没想到,在这个国家,他终于成了有用之人。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