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邮电局查话单遇阻,老吴反常举动露破绽-《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1985年南州市邮电局的玻璃门,被晨风吹得吱呀晃了两下。林砚攥着市局开具的介绍信,指节因为用力泛白,身后的李建国则把军绿色挎包往肩上提了提,里面装着用来记录的笔记本和半截铅笔——为了查老吴的电话记录,两人天不亮就从警局出发,赶在邮电局刚开门时就来了。

  “同志,我们要查城南家属院3栋2单元的固定电话,近一个月的通话记录。”林砚把介绍信递到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头也没抬,手指在一摞厚厚的纸质话单上翻了翻,声音带着刚上班的不耐烦:“查这个干啥?私人通话记录不能随便看,除非有法院的传票。”

  “是刑事案件需要,”李建国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跟码头虎哥团伙有关,可能涉及人命。”他特意把“人命”两个字咬得重了些,工作人员这才停下手里的活,抬头打量了两人一眼,最终叹了口气:“行吧,家属院的话单在最里面的柜子里,你们得自己翻,别弄乱了。”

  邮电局的仓库里满是灰尘,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照出空中浮动的颗粒。架子上堆着一沓沓泛黄的话单,每一张都用钢笔写着日期、时间、被叫号码和通话时长,最下面还盖着接线员的私章。林砚和李建国分工,一个查上半月,一个查下半月,指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快速滑动,耳边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等等,”林砚突然停住,指着3月12日那行记录,“这个号码,通话时长1分20秒,时间是晚上8点05分。”他抬头看向李建国,“虎哥就是那天晚上跑的,我们原定8点半行动,提前半小时有人报信。”

  李建国赶紧凑过来,视线落在号码上,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他掏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之前记录的页面——上面写着“虎哥情妇刘梅家电话:”,跟话单上的被叫号码一模一样。“不可能……”李建国喃喃自语,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里的烟盒,抽出一根却忘了点燃,“老吴跟了我十年,当年抓小偷时还替我挡过一刀,他怎么会跟虎哥有关系?”

  林砚没说话,继续往下翻,又找出两通可疑通话:3月8日下午3点,同样打给刘梅家,时长40秒;3月10日晚上7点,打给码头小卖部的公用电话,时长1分5秒。“这几次通话时间,都跟我们讨论案情的时间接近,”林砚把话单折起来,放进信封,“3月8号我们刚确定要查油库的赃款,3月10号定了行动时间,每次之后老吴都有通话记录。”

  李建国沉默着点燃烟,烟雾在他眼前缭绕,遮住了眼底的复杂情绪。他靠在仓库的架子上,看着地上散落的话单,声音沙哑:“再等等,说不定是巧合。老吴家里有事,也可能打给亲戚……”

  “李队,”林砚打断他,语气却很平静,“刘梅是虎哥的情妇,码头小卖部是团伙的眼线点,这两个地方的电话,怎么会是老吴的亲戚?”他顿了顿,放缓了语气,“我知道你不信,但我们得用证据说话。要不,我们试试?”

  “试什么?”李建国抬头看他。

  “故意透露假消息,看老吴的反应。”林砚说出计划,“我们在队里说,明天上午要去油库搜赃款,而且只让老吴一个人知道具体时间。如果他真的是内鬼,肯定会去报信。”

  李建国盯着林砚看了几秒,最终掐灭烟头,把烟蒂扔进地上的铁桶:“行,就按你说的办。但如果……如果是误会,你得给老吴道歉。”

  两人回到警局时,办公室里已经有人了。苏晓正坐在桌前整理尸检报告,看到他们进来,抬头笑了笑:“查得怎么样?有线索吗?”林砚刚想开口,李建国却抢先说:“还没,邮电局的话单太多,没翻完。”他给林砚递了个眼色,示意他别多说。

  没过多久,老吴推门进来了。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警服,袖口卷到小臂,看到林砚和李建国,脸上露出习惯性的笑容:“李队,林警官,早啊。今天有啥任务?”

  “正好,老吴你过来,”李建国招手让他过来,故意压低声音,“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去码头东侧的油库搜赃款,这事别跟其他人说,免得走漏风声。”

  老吴的眼神闪了一下,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水,手却没拿稳,水洒出来一点,溅在裤子上。“好、好嘞,”他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我知道了,肯定不外传。”说完,他借口“去厕所”,匆匆走出了办公室。

  林砚和李建国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苏晓这时走过来,压低声音说:“刚才老吴进来的时候,我看到他手腕上戴着一个金属手链,跟之前我们在码头勘查时,虎哥团伙成员戴的那款一模一样——都是那种劣质的黄铜链子,上面刻着‘虎’字。”

  林砚心里一沉,之前勘查码头时,他确实注意到团伙成员几乎人人都戴这种手链,当时还以为是他们的标志,没想到老吴也有。“你确定?”他问。

  “确定,”苏晓点头,“我当时特意多看了一眼,因为那个‘虎’字刻得歪歪扭扭的,很显眼。老吴平时不戴首饰,今天突然戴了,肯定有问题。”

  林砚立刻起身:“李队,我们跟上去。”

  两人悄悄跟在老吴后面,看着他走出警局,没有去厕所,反而往街角的公用电话亭走去。那是一个破旧的电话亭,玻璃上贴着几张小广告,老吴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后,才钻了进去,拿起电话拨了号码。

  林砚和李建国躲在不远处的树后,能看到老吴说话时的神态——他的身体紧绷着,头时不时往两边转,声音虽然小,但能隐约听到“明天九点”“油库”“搜赃款”几个词。挂了电话后,老吴没有立刻回警局,而是又往码头的方向走了一段,才转身往回走。

  “现在信了吧?”林砚看着老吴的背影,声音低沉。

  李建国的脸色很难看,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这个混蛋……我真是瞎了眼。”他深吸一口气,看向林砚,“接下来怎么办?直接抓他?”

  “不,”林砚摇头,“现在抓他,他肯定会狡辩,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报信。等明天,他肯定会去油库附近给虎哥的人通风报信,到时候我们抓现行,让他无话可说。”

  李建国点了点头,眼神里的挣扎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刑警的冷静:“好,就这么办。我们现在回去布置,让队里的人明天提前埋伏在油库周围,注意隐蔽,别打草惊蛇。”

  两人往警局走的时候,阳光已经升高了,照在街道两旁的梧桐树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砚看着身边沉默的李建国,知道他心里不好受——自己带了十年的徒弟,竟然成了黑恶势力的帮凶,这种打击可想而知。

  “李队,”林砚开口,“其实你不用自责,老吴走到这一步,是他自己选的。我们作为警察,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底线,不管是谁,只要犯了法,就不能放过。”

  李建国看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笑容:“你说得对。以前总觉得,凭经验就能看透人,现在才知道,人心比案子复杂多了。”他拍了拍林砚的肩膀,“还好有你,不然这个内鬼,不知道还要害多少人。”

  回到办公室,苏晓已经把老吴的档案找了出来,放在桌上。林砚翻开档案,里面记录着老吴的入职时间、立过的功,还有一张他刚入职时的照片——照片上的老吴穿着崭新的警服,眼神明亮,笑容憨厚。谁能想到,十年后,他会变成这样?

  “明天行动,我也去吧,”苏晓看着林砚,“我可以负责记录现场情况,万一有冲突,也能帮着处理伤口。”

  林砚想了想,点头同意:“好,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别靠太近。”

  夜幕降临,南州市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路灯亮着昏黄的光。警局办公室里,林砚、李建国和苏晓还在商量明天的行动细节,黑板上画着油库的平面图,标注着每个埋伏点的位置。

  “油库东侧有个废弃的仓库,可以安排两个人在里面埋伏,”林砚指着平面图,“西侧是河边,容易跑,得安排人守住渡口。老吴如果去报信,肯定会从南侧的小路过去,那里比较隐蔽,我们就在那里等着他。”

  李建国点头:“我已经跟队里的人打好招呼了,明天早上八点准时到油库集合,穿便衣,不带警械,避免引起怀疑。”

  苏晓把笔记本收好,看着两人:“那我们现在就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保持好状态。”

  林砚和李建国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走出警局,晚风一吹,带着一丝凉意。林砚抬头看着夜空,星星很亮,他知道,明天将会是关键的一天——不仅要抓住老吴这个内鬼,还要为彻底摧毁虎哥团伙扫清障碍。他握紧了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成功,不能让任何一个罪犯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