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南州码头的午后,潮湿的海风裹着鱼腥气扑在人脸上,林砚蹲在货运站角落的阴影里,指尖攥着的纸条被汗水浸得发皱——上面是老周刚偷偷塞给他的货运合同副本,红笔圈出的“强制签约”“溢价50%”字样,像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眼。
“小林,这边!”
熟悉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林砚猛地回头,见苏晓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手里拎着印着“南州市公安局”的帆布包,正站在码头入口的老槐树下朝他挥手。她今天没戴平时的圆框眼镜,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眼神却依旧清亮,和这满是粗粝气息的码头格格不入。
林砚快步走过去,下意识挡在她身前,压低声音:“你怎么来了?这里不安全。”
“李队让我来的。”苏晓拉开帆布包,露出里面的听诊器、血压计和几个玻璃标本瓶,“早上码头派出所报上来,说有个搬运工被人打伤了,肋骨可能断了,让我来做伤情鉴定——顺便,给你带点东西。”她从包底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还热乎的肉包子,“李队说你卧底三天没好好吃饭了。”
林砚接过包子,指尖触到油纸的温度,心里忽然一暖。这三天他装成外地来的苦力,每天扛着百十来斤的货物在码头穿梭,晚上就挤在搬运工的大通铺里,别说热饭,连口热水都难喝上。他咬了口包子,肉汁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刚想说谢谢,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争吵声。
“我都说了没钱!这月的保护费能不能缓两天?”一个瘸着腿的中年男人抱着个破木箱,被两个穿黑色短褂的汉子堵在栈桥上。那两个汉子林砚认识,是虎哥手下的打手,左边那个脸上有刀疤的叫疤脸,前两天还因为他“干活慢”踹过他一脚。
疤脸一脚踹在木箱上,罐头、虾皮撒了一地:“缓两天?虎哥的规矩你敢破?今天要是交不出钱,就把你这条瘸腿再打断!”
中年男人急得快哭了:“我儿子还在医院等着做手术,这钱是救命钱啊!”
“少废话!”另一个打手伸手就要抢男人怀里的布包,林砚刚想上前,苏晓却拽了拽他的胳膊,朝不远处的派出所方向递了个眼色。林砚瞬间明白——现在不能暴露身份,只能等派出所的人来。
好在没过两分钟,两个穿警服的民警就跑了过来,疤脸两人见状,狠狠瞪了男人一眼,骂骂咧咧地走了。男人蹲在地上,颤抖着收拾散落的货物,苏晓立刻走过去,从帆布包里拿出消毒棉:“师傅,我是市局的法医,您伤哪儿了?我先给您处理下。”
男人抬起头,林砚才看清他的脸——左额角肿了个大包,嘴角还挂着血,右手手腕不自然地弯曲着。“姑娘,我没事……”男人话没说完,咳嗽了两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捂着胸口倒吸冷气。
苏晓立刻扶他坐下,解开他的衬衫,只见他左胸下方有一片青紫的瘀伤,用手轻轻一碰,男人就疼得直咧嘴。“您这肋骨可能有骨裂,得去医院拍片子。”苏晓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我现在给您做伤情记录,您跟我说说,是谁打的您?”
男人眼神闪烁了一下,下意识朝疤脸离开的方向看了看,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林砚蹲在他身边,捡起一个滚到脚边的罐头,轻声说:“师傅,我们知道您怕虎哥的人报复,但您要是不指认,他们以后还会欺负更多人。您儿子在医院等着救命钱,可要是这码头一直被他们垄断,以后您连活都没的干,怎么给孩子治病?”
这话像是戳中了男人的软肋,他眼圈红了,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是疤脸他们打的……昨天他们来收保护费,我跟他们说没钱,疤脸就用钢管打我的胸口,还踹了我的腿……”
苏晓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让男人指认伤痕对应的殴打工具,又用相机拍下他的伤情——这些照片,以后都会成为虎哥团伙暴力犯罪的关键证据。等记录做完,派出所的民警已经联系了救护车,林砚帮着把男人扶上担架,看着救护车驶离码头,才松了口气。
“没想到你还挺会劝人的。”苏晓把相机和记录本放进帆布包,笑着看向林砚,“我还以为你只会跟尸体和证据打交道呢。”
林砚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在警校学过受害者心理疏导,没想到今天用上了。对了,你刚才怎么知道要等民警来,不直接让我上去?”
“我看你攥着拳头的样子,就知道你想动手。”苏晓挑眉,“但你现在是卧底,要是暴露了身份,之前收集的证据就全白费了——李队可是特意跟我交代,让我盯着你,别让你冲动行事。”
林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行,算你们厉害。对了,老周给我的这份合同,你帮我带回去交给李队,上面有虎哥垄断货运的证据,还有几个被强制签约的商户名字,后续可以让派出所的人去走访。”他把纸条叠好,小心翼翼地放进苏晓的帆布包,“一定要藏好,别被人发现了。”
苏晓点点头,把帆布包往怀里紧了紧:“你放心,我这就回去。对了,你自己在这儿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就按之前约定的,在码头的老灯塔上挂一块红布,我们会立刻来支援。”
“知道了。”林砚看着苏晓的背影消失在码头的人流里,心里忽然踏实了不少。这三天的卧底生活,他像走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现在有苏晓送来的证据和关心,像是在黑暗里看到了一点光。
他转身回到货运站,刚拿起一个麻袋,就听见疤脸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新来的,发什么呆呢?赶紧干活!要是今天再完不成任务,晚上就别想吃饭了!”
林砚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冷意,扛起麻袋,一步步走向货车。他知道,现在还不是硬碰硬的时候,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总有一天,他会把虎哥这群人全部绳之以法,让这码头恢复应有的平静。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码头上,林砚扛着货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货轮缓缓驶过,鸣笛声在海面上回荡。林砚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晚霞,握紧了拳头——为了那些被欺负的搬运工,为了父亲未破的悬案,也为了心中的正义,他必须坚持下去。
“小林,这边!”
熟悉的女声从身后传来,林砚猛地回头,见苏晓穿着洗得发白的白大褂,手里拎着印着“南州市公安局”的帆布包,正站在码头入口的老槐树下朝他挥手。她今天没戴平时的圆框眼镜,额前碎发被风吹得微微晃动,眼神却依旧清亮,和这满是粗粝气息的码头格格不入。
林砚快步走过去,下意识挡在她身前,压低声音:“你怎么来了?这里不安全。”
“李队让我来的。”苏晓拉开帆布包,露出里面的听诊器、血压计和几个玻璃标本瓶,“早上码头派出所报上来,说有个搬运工被人打伤了,肋骨可能断了,让我来做伤情鉴定——顺便,给你带点东西。”她从包底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还热乎的肉包子,“李队说你卧底三天没好好吃饭了。”
林砚接过包子,指尖触到油纸的温度,心里忽然一暖。这三天他装成外地来的苦力,每天扛着百十来斤的货物在码头穿梭,晚上就挤在搬运工的大通铺里,别说热饭,连口热水都难喝上。他咬了口包子,肉汁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刚想说谢谢,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争吵声。
“我都说了没钱!这月的保护费能不能缓两天?”一个瘸着腿的中年男人抱着个破木箱,被两个穿黑色短褂的汉子堵在栈桥上。那两个汉子林砚认识,是虎哥手下的打手,左边那个脸上有刀疤的叫疤脸,前两天还因为他“干活慢”踹过他一脚。
疤脸一脚踹在木箱上,罐头、虾皮撒了一地:“缓两天?虎哥的规矩你敢破?今天要是交不出钱,就把你这条瘸腿再打断!”
中年男人急得快哭了:“我儿子还在医院等着做手术,这钱是救命钱啊!”
“少废话!”另一个打手伸手就要抢男人怀里的布包,林砚刚想上前,苏晓却拽了拽他的胳膊,朝不远处的派出所方向递了个眼色。林砚瞬间明白——现在不能暴露身份,只能等派出所的人来。
好在没过两分钟,两个穿警服的民警就跑了过来,疤脸两人见状,狠狠瞪了男人一眼,骂骂咧咧地走了。男人蹲在地上,颤抖着收拾散落的货物,苏晓立刻走过去,从帆布包里拿出消毒棉:“师傅,我是市局的法医,您伤哪儿了?我先给您处理下。”
男人抬起头,林砚才看清他的脸——左额角肿了个大包,嘴角还挂着血,右手手腕不自然地弯曲着。“姑娘,我没事……”男人话没说完,咳嗽了两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捂着胸口倒吸冷气。
苏晓立刻扶他坐下,解开他的衬衫,只见他左胸下方有一片青紫的瘀伤,用手轻轻一碰,男人就疼得直咧嘴。“您这肋骨可能有骨裂,得去医院拍片子。”苏晓从包里拿出笔和本子,“我现在给您做伤情记录,您跟我说说,是谁打的您?”
男人眼神闪烁了一下,下意识朝疤脸离开的方向看了看,嘴唇动了动,却没说话。林砚蹲在他身边,捡起一个滚到脚边的罐头,轻声说:“师傅,我们知道您怕虎哥的人报复,但您要是不指认,他们以后还会欺负更多人。您儿子在医院等着救命钱,可要是这码头一直被他们垄断,以后您连活都没的干,怎么给孩子治病?”
这话像是戳中了男人的软肋,他眼圈红了,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是疤脸他们打的……昨天他们来收保护费,我跟他们说没钱,疤脸就用钢管打我的胸口,还踹了我的腿……”
苏晓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让男人指认伤痕对应的殴打工具,又用相机拍下他的伤情——这些照片,以后都会成为虎哥团伙暴力犯罪的关键证据。等记录做完,派出所的民警已经联系了救护车,林砚帮着把男人扶上担架,看着救护车驶离码头,才松了口气。
“没想到你还挺会劝人的。”苏晓把相机和记录本放进帆布包,笑着看向林砚,“我还以为你只会跟尸体和证据打交道呢。”
林砚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以前在警校学过受害者心理疏导,没想到今天用上了。对了,你刚才怎么知道要等民警来,不直接让我上去?”
“我看你攥着拳头的样子,就知道你想动手。”苏晓挑眉,“但你现在是卧底,要是暴露了身份,之前收集的证据就全白费了——李队可是特意跟我交代,让我盯着你,别让你冲动行事。”
林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行,算你们厉害。对了,老周给我的这份合同,你帮我带回去交给李队,上面有虎哥垄断货运的证据,还有几个被强制签约的商户名字,后续可以让派出所的人去走访。”他把纸条叠好,小心翼翼地放进苏晓的帆布包,“一定要藏好,别被人发现了。”
苏晓点点头,把帆布包往怀里紧了紧:“你放心,我这就回去。对了,你自己在这儿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就按之前约定的,在码头的老灯塔上挂一块红布,我们会立刻来支援。”
“知道了。”林砚看着苏晓的背影消失在码头的人流里,心里忽然踏实了不少。这三天的卧底生活,他像走在钢丝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现在有苏晓送来的证据和关心,像是在黑暗里看到了一点光。
他转身回到货运站,刚拿起一个麻袋,就听见疤脸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新来的,发什么呆呢?赶紧干活!要是今天再完不成任务,晚上就别想吃饭了!”
林砚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冷意,扛起麻袋,一步步走向货车。他知道,现在还不是硬碰硬的时候,等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总有一天,他会把虎哥这群人全部绳之以法,让这码头恢复应有的平静。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码头上,林砚扛着货物的身影被拉得很长。远处的海面上,一艘货轮缓缓驶过,鸣笛声在海面上回荡。林砚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晚霞,握紧了拳头——为了那些被欺负的搬运工,为了父亲未破的悬案,也为了心中的正义,他必须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