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案件推进的阻力-《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南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办公室里,烟雾已经浓得快散不开了。

  林砚捏着手里的行动方案,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纸上“抓捕虎哥团伙核心成员”的标题旁,被他用红笔圈了三个刺眼的圈——这已经是第三次行动失败了。

  “又是这样。”李建国把搪瓷缸重重砸在桌上,茶渍溅出来,在桌角晕开一小片褐色。他额角的青筋绷得很紧,眼神里满是压抑的怒火,“我们下午三点刚确定今晚十点突袭货运站,结果八点去踩点,里面连个人影都没剩,就留了一屋子空酒瓶子!”

  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梧桐叶落下的声音,几个老刑警脸色都不好看。老王揉了揉烟蒂烫到的手指,闷声开口:“队长,这事儿邪门得很。前两次也是,咱们这边刚定好时间,那边就跟提前通了气似的,要么人跑了,要么赃物转移了,虎哥那伙人就算再精,也不可能次次掐这么准。”

  林砚抬眼看向窗外,暮色已经漫过对面的老居民楼,家家户户的灯陆续亮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玻璃,映得人心里发沉。他想起三天前那次行动,本来都摸到了虎哥藏赌资的仓库,结果刚到巷口,就看见仓库门大开着,里面的现金早就没了踪影,只留下几个装钱的麻布袋子,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显然是刚转移走的。

  “不是邪门。”林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把行动方案平铺在桌上,手指沿着参与人员名单划过去,“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瞬间炸了锅。

  “林队,你这话可不能乱说!”赵伟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咱们队里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谁会干这种吃里扒外的事儿?”

  林砚没看他,目光落在李建国身上:“李队,前三次行动,每次确定时间后,有谁单独离开过办公室,或者打过电话?”

  李建国皱着眉回想,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第一次行动,确定时间后,刘刚说家里孩子发烧,提前走了半小时;第二次,他说要去市局送材料,出去了一趟;第三次……”他顿了顿,脸色突然变了,“第三次咱们刚散会,他就说要去买烟,也出去了十分钟。”

  刘刚?

  林砚心里咯噔一下。刘刚是队里的老刑警,从警五年,平时看着挺老实,每次出任务都冲在前面,谁也没怀疑过他。可三次行动,三次都有他“特殊”的外出记录,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不可能是刘刚吧?”老王也有些不相信,“上次抓小偷,他还替我挡了一下,胳膊都被划了个大口子,怎么会通敌?”

  “有没有可能只是巧合?”赵伟也跟着附和,眼神却有些闪烁,“刘哥家里确实有个小的,孩子发烧也是常事儿,送材料、买烟更是正常不过……”

  “正常?”林砚打断他,把三张行动时间记录表推到众人面前,“第一次行动,他提前走半小时,虎哥团伙提前一小时撤离;第二次他去送材料,来回只用了二十分钟,可市局到咱们这儿,正常骑车得四十分钟,他路上干什么了?第三次更巧,他刚买烟回来,咱们就接到线人消息,说货运站的人跑了。”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下来:“三次行动,三次时间点卡得这么准,巧合一次是运气,巧合三次,就是必然。”

  李建国盯着表格上刘刚的名字,手指越攥越紧,指节泛白。他想起刘刚平时的样子,话不多,总是闷头干活,上次队里评先进,还推荐了他。可现在看来,那些看似老实的表象背后,说不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猫腻。

  “李队,”林砚看向他,眼神坚定,“得查。不把内鬼揪出来,咱们永远抓不到虎哥,还会有更多人被他们欺负。”

  李建国深吸一口气,烟蒂被他按灭在烟灰缸里,火星溅了出来。他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很果决:“查!林砚,这事你负责,暗中查,别打草惊蛇。队里其他人,继续正常跟进虎哥团伙的线索,该走访走访,该蹲守蹲守,就当什么都没发生。”

  “是!”林砚应道,心里却沉甸甸的。他知道,查内鬼比查外面的罪犯更难——要面对的不是明面上的刀光剑影,而是身边人的背叛,是信任的崩塌。

  散会后,林砚没走,留在办公室整理资料。他把前三次行动的参与人员、时间、路线,还有每个人的外出记录都列了出来,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刘刚的名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每次外出的时间、地点,以及虎哥团伙的撤离时间。

  窗外的天彻底黑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台灯的光,映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林砚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拿起刘刚的档案。档案里很简单,老家是邻县农村的,父母早逝,妻子在纺织厂上班,有个三岁的儿子,去年刚买了一套老房子,贷款还没还完。

  “贷款……”林砚心里一动。他想起上次跟刘刚聊天,刘刚说过,儿子身体不好,经常要去医院,医药费是笔不小的开销。而虎哥团伙垄断码头货运,赚的都是黑心钱,会不会是刘刚因为缺钱,被虎哥收买了?

  他正想着,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苏晓端着一杯热水走了进来。“还没走?”她把水杯放在林砚手边,看到墙上的资料,愣了一下,“在查内鬼?”

  林砚点了点头,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心里的寒意:“目前怀疑是刘刚,三次行动他都有可疑的外出记录,而且他家里经济压力不小,很可能被虎哥钻了空子。”

  苏晓皱了皱眉,拿起刘刚的档案翻了翻:“我跟刘刚接触不多,但上次我去码头给受伤的搬运工做鉴定,他也在,当时还挺积极地帮我拿设备,看着不像是会通敌的人。”

  “人不可貌相。”林砚叹了口气,“虎哥那伙人最会用金钱和威胁逼人就范,刘刚要是真被他们抓住了把柄,说不定会一时糊涂走错路。”

  苏晓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看向林砚:“需要我帮忙吗?我可以以法医的身份,去跟刘刚聊聊,看看能不能套出点话。”

  林砚摇摇头:“不用,现在还没证据,不能打草惊蛇。我打算先跟踪他几天,看看他跟虎哥团伙有没有私下接触,再查一下他的银行账户和通话记录,应该能找到线索。”

  他看了看表,已经快十点了:“你早点回去吧,这里我再盯一会儿。”

  苏晓点了点头,走到门口又停下,回头看向林砚:“小心点,内鬼比外面的罪犯更危险,他们知道咱们的行动方式,也知道咱们的弱点。”

  林砚心里一暖,点了点头:“放心,我会注意的。”

  苏晓走后,办公室又恢复了安静。林砚重新站到墙前,目光落在刘刚的名字上。他想起刚穿越到1985年的时候,刘刚还帮过他,教他怎么跟老居民打交道,怎么识别本地的方言。如果真的是刘刚,那这份信任的崩塌,比任何案件都让人心寒。

  但他没有时间犹豫。虎哥团伙一天不除,南州码头的百姓就一天不得安宁,父亲当年的悬案也可能永远查不清。他拿起笔,在刘刚的名字旁边写下“重点跟踪”四个字,眼神里重新燃起坚定的光芒。

  不管内鬼是谁,不管过程有多难,他都必须把这个人揪出来,为了案子,为了团队,也为了那些被虎哥团伙欺负过的百姓。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墙上的资料上,映得那些字迹格外清晰。林砚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这一刻,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