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的太阳刚爬过树梢,就把地面烤得发烫。林砚蹲在城郊砖厂外的老槐树下,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浸透了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警服。他手里攥着一张手绘的简易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砖厂的三个出入口,这是昨天跟地质站的人确认矿物质来源后,连夜画出来的。
“小林,要不咱先去旁边小卖部买瓶汽水?这鬼天气,再蹲下去要中暑了。”旁边的老民警王师傅擦了擦汗,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王师傅是李建国派来配合林砚的,今年五十多岁,干了一辈子基层,习惯了靠走访摸线索,对林砚这“蹲守等兔子”的法子本就不太认同。
林砚摇摇头,目光没离开砖厂大门:“王师傅再等等,昨天地质站的老张说,这种青灰色矿物质是砖厂后山特有的黏土,只有负责后山取土的工人能接触到。现在是早上七点,正好是工人换班的时候,说不定能看到人。”
话音刚落,砖厂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群穿着沾满泥土工装的工人说说笑笑地走出来,大多是刚下夜班的。林砚赶紧掏出之前从菜窖现场拓下来的鞋印照片,对照着工人的鞋底看——大多是普通的黄泥,没见到那种特殊的青灰色。
王师傅凑过来瞥了眼照片:“我看你这法子悬,说不定那泥土早被雨水冲没了。依我看,不如直接进去问,谁最近跟城郊的张老太有来往。”
“不行。”林砚立刻否决,“现在没证据,直接问容易打草惊蛇。凶手要是在里面,一慌神说不定就跑了。”
正说着,又有一个工人从里面出来。这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肩膀有点塌,走路时总低着头,工装裤的裤脚沾着一大片青灰色的泥,鞋底更是糊得结结实实。林砚眼睛一亮,赶紧用胳膊肘碰了碰王师傅,示意他看那人的脚。
“这人叫张强,负责后山取土的,前阵子还跟我借过钱呢。”王师傅眯着眼认了认,突然压低声音,“说起来怪得很,他前几天突然有钱了,还在食堂买了红烧肉,以前连素菜都舍不得点。”
林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拿出笔记本翻到前几页——原主的记忆里,有一条模糊的线索:城郊张老太(也就是菜窖女尸案的受害者)生前喜欢放贷,邻居提过有个砖厂工人找她借过钱。当时赵伟觉得这线索不重要,没记进档案,还是林砚整理原主遗物时看到的。
“走,跟上去看看。”林砚拉着王师傅,假装是路过的村民,跟在张强后面。张强没察觉,径直走向砖厂附近的一个小卖部,买了两包带过滤嘴的香烟——这在1985年的南州,可不是普通工人能常抽的。
付完钱转身时,张强正好瞥见林砚和王师傅。他眼神瞬间慌了,手里的香烟掉在地上,弯腰去捡的时候,偷偷把裤脚的泥往身后蹭了蹭。林砚看得清楚,心里更确定这人有问题。
“师傅,问个路,去城郊怎么走啊?”林砚故意上前搭话,目光落在张强沾泥的裤脚上。
张强的脸一下子白了,结结巴巴地说:“不、不知道,我不是本地的。”说完转身就走,脚步比刚才快了不少,还时不时回头看。
“肯定有问题!”王师傅也看出不对劲,撸起袖子就要追,“我去把他拦下来!”
“别追。”林砚拉住他,“现在没证据,拦下来他也不会承认。咱们先回局里,跟李队汇报,申请传唤他。另外,你刚才说他跟你借过钱?什么时候的事?借了多少?”
“大概一个月前吧,借了五十块,说他妈生病要做手术。”王师傅回忆着,“我当时看他可怜,就借了,还跟他说要是不够再跟我说。结果没过几天,他就说钱凑够了,也没提还钱的事。”
林砚心里有了谱:张老太的尸检报告里提到,她身上少了一个装钱的布包,里面大概有七八十块——这金额,正好能覆盖张强的借款和他突然多出来的“闲钱”。
两人赶回市局时,李建国正在办公室看案卷。听林砚和王师傅说完情况,他猛地一拍桌子:“好小子,没白蹲!王师傅,你去查张强的家庭情况,看看他母亲是不是真生病;小林,你跟我去砖厂,找他们厂长了解张强的出勤记录,特别是张老太失踪那天,他有没有上班!”
砖厂厂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一听是公安局的,赶紧拿出考勤本。林砚翻到张老太失踪的6月3号,赫然看到张强那天标注的是“请假”。
“他那天说他妈病得厉害,要去医院,我就准假了。”厂长擦着汗,“警官,张强他犯啥事了?这小子平时挺老实的,就是有点闷。”
“现在还不好说,需要他配合调查。”李建国合上考勤本,“你知道他住哪儿吗?”
“知道知道,就在砖厂后面的临时工宿舍,3号房。”厂长赶紧指路。
李建国带着林砚和两个民警赶到宿舍时,张强的房门锁着。邻居说,张强刚才回来过一趟,拿了个布包就走了,还说要去外地打工。
“坏了,要跑!”李建国立刻下令,“林砚,你跟我去火车站;小王,你们去汽车站,务必把他拦下来!”
林砚跟着李建国往火车站跑,心里急得不行——要是张强跑了,再抓就难了。好在南州火车站不大,两人刚到候车室,就看到张强背着布包,正排队买票。
“张强!”林砚大喊一声。
张强回头看到警察,脸色骤变,扔下布包就往出口跑。李建国经验丰富,抄近路绕到前面,伸腿一绊,张强“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林砚赶紧上前,掏出手铐把他铐住。
“你们凭啥抓我!我没犯法!”张强挣扎着喊,声音里满是慌乱。
林砚捡起地上的布包,拉开拉链——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沓用手绢包着的钱,数一数正好七十三块。他把钱举到张强面前:“这钱哪儿来的?6月3号你请假去了哪儿?跟张老太借的五十块,你啥时候还的?”
一连串问题抛出来,张强的脸从白变成青,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话来。李建国押着张强往回走,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好样的,多亏你盯着那鞋底的泥,不然这小子就溜了。”
林砚擦了擦汗,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松了口气——这案子总算有了突破口,接下来,就看审讯了。
“小林,要不咱先去旁边小卖部买瓶汽水?这鬼天气,再蹲下去要中暑了。”旁边的老民警王师傅擦了擦汗,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王师傅是李建国派来配合林砚的,今年五十多岁,干了一辈子基层,习惯了靠走访摸线索,对林砚这“蹲守等兔子”的法子本就不太认同。
林砚摇摇头,目光没离开砖厂大门:“王师傅再等等,昨天地质站的老张说,这种青灰色矿物质是砖厂后山特有的黏土,只有负责后山取土的工人能接触到。现在是早上七点,正好是工人换班的时候,说不定能看到人。”
话音刚落,砖厂的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群穿着沾满泥土工装的工人说说笑笑地走出来,大多是刚下夜班的。林砚赶紧掏出之前从菜窖现场拓下来的鞋印照片,对照着工人的鞋底看——大多是普通的黄泥,没见到那种特殊的青灰色。
王师傅凑过来瞥了眼照片:“我看你这法子悬,说不定那泥土早被雨水冲没了。依我看,不如直接进去问,谁最近跟城郊的张老太有来往。”
“不行。”林砚立刻否决,“现在没证据,直接问容易打草惊蛇。凶手要是在里面,一慌神说不定就跑了。”
正说着,又有一个工人从里面出来。这人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肩膀有点塌,走路时总低着头,工装裤的裤脚沾着一大片青灰色的泥,鞋底更是糊得结结实实。林砚眼睛一亮,赶紧用胳膊肘碰了碰王师傅,示意他看那人的脚。
“这人叫张强,负责后山取土的,前阵子还跟我借过钱呢。”王师傅眯着眼认了认,突然压低声音,“说起来怪得很,他前几天突然有钱了,还在食堂买了红烧肉,以前连素菜都舍不得点。”
林砚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拿出笔记本翻到前几页——原主的记忆里,有一条模糊的线索:城郊张老太(也就是菜窖女尸案的受害者)生前喜欢放贷,邻居提过有个砖厂工人找她借过钱。当时赵伟觉得这线索不重要,没记进档案,还是林砚整理原主遗物时看到的。
“走,跟上去看看。”林砚拉着王师傅,假装是路过的村民,跟在张强后面。张强没察觉,径直走向砖厂附近的一个小卖部,买了两包带过滤嘴的香烟——这在1985年的南州,可不是普通工人能常抽的。
付完钱转身时,张强正好瞥见林砚和王师傅。他眼神瞬间慌了,手里的香烟掉在地上,弯腰去捡的时候,偷偷把裤脚的泥往身后蹭了蹭。林砚看得清楚,心里更确定这人有问题。
“师傅,问个路,去城郊怎么走啊?”林砚故意上前搭话,目光落在张强沾泥的裤脚上。
张强的脸一下子白了,结结巴巴地说:“不、不知道,我不是本地的。”说完转身就走,脚步比刚才快了不少,还时不时回头看。
“肯定有问题!”王师傅也看出不对劲,撸起袖子就要追,“我去把他拦下来!”
“别追。”林砚拉住他,“现在没证据,拦下来他也不会承认。咱们先回局里,跟李队汇报,申请传唤他。另外,你刚才说他跟你借过钱?什么时候的事?借了多少?”
“大概一个月前吧,借了五十块,说他妈生病要做手术。”王师傅回忆着,“我当时看他可怜,就借了,还跟他说要是不够再跟我说。结果没过几天,他就说钱凑够了,也没提还钱的事。”
林砚心里有了谱:张老太的尸检报告里提到,她身上少了一个装钱的布包,里面大概有七八十块——这金额,正好能覆盖张强的借款和他突然多出来的“闲钱”。
两人赶回市局时,李建国正在办公室看案卷。听林砚和王师傅说完情况,他猛地一拍桌子:“好小子,没白蹲!王师傅,你去查张强的家庭情况,看看他母亲是不是真生病;小林,你跟我去砖厂,找他们厂长了解张强的出勤记录,特别是张老太失踪那天,他有没有上班!”
砖厂厂长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一听是公安局的,赶紧拿出考勤本。林砚翻到张老太失踪的6月3号,赫然看到张强那天标注的是“请假”。
“他那天说他妈病得厉害,要去医院,我就准假了。”厂长擦着汗,“警官,张强他犯啥事了?这小子平时挺老实的,就是有点闷。”
“现在还不好说,需要他配合调查。”李建国合上考勤本,“你知道他住哪儿吗?”
“知道知道,就在砖厂后面的临时工宿舍,3号房。”厂长赶紧指路。
李建国带着林砚和两个民警赶到宿舍时,张强的房门锁着。邻居说,张强刚才回来过一趟,拿了个布包就走了,还说要去外地打工。
“坏了,要跑!”李建国立刻下令,“林砚,你跟我去火车站;小王,你们去汽车站,务必把他拦下来!”
林砚跟着李建国往火车站跑,心里急得不行——要是张强跑了,再抓就难了。好在南州火车站不大,两人刚到候车室,就看到张强背着布包,正排队买票。
“张强!”林砚大喊一声。
张强回头看到警察,脸色骤变,扔下布包就往出口跑。李建国经验丰富,抄近路绕到前面,伸腿一绊,张强“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林砚赶紧上前,掏出手铐把他铐住。
“你们凭啥抓我!我没犯法!”张强挣扎着喊,声音里满是慌乱。
林砚捡起地上的布包,拉开拉链——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有一沓用手绢包着的钱,数一数正好七十三块。他把钱举到张强面前:“这钱哪儿来的?6月3号你请假去了哪儿?跟张老太借的五十块,你啥时候还的?”
一连串问题抛出来,张强的脸从白变成青,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话来。李建国押着张强往回走,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好样的,多亏你盯着那鞋底的泥,不然这小子就溜了。”
林砚擦了擦汗,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松了口气——这案子总算有了突破口,接下来,就看审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