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族的冰原上,第一缕晨光刺破极光的余晖时,共生苗的花盘已转向东方。火山族少主蹲在苗边,看着花盘边缘凝结的冰晶正被花蕊的暖意慢慢融化,滴落在雪地上,竟砸出个小小的绿芽——是荧光草籽在共生苗的滋养下,提前破壳了。
“该走了。”冰川族小丫头背着装满冻土特产的行囊走来,囊口露出半截冰棱,里面冻着朵极光凝结的花,“风族信使说,雾林的新苗已经结了第三茬种子,就等我们带荧光草籽回去杂交呢。”
少主最后看了眼那株共生苗,花盘上的火焰纹与冰晶纹正以相同的频率闪烁,像两颗同步跳动的心脏。他从怀里掏出块熔岩结晶,轻轻放在苗根旁:“留个念想,等明年再来,看它长多高。”结晶落地的瞬间,冻土族的孩子们突然齐声唱起了“环中歌”,虽然发音生涩,却把每个族群的调子都哼得清清楚楚。
归途比来时热闹许多。风族信使的银铃串上挂了串冻土族的冰珠,走起来叮当作响;小丫头的行囊里装着耐寒麦种,据说是用共生苗的根须水浇灌过的,能在冰川与火山交界处生长;少主则背着个陶罐,里面是冻土温泉的水,罐口用火山岩封着,既能保温又不会让水汽蒸发。
行至中途的荒原时,他们遇到了沙漠族的商队。驼队的领头人看到少主行囊上的火焰纹,眼睛一亮:“这不是火山族的后生吗?上次在中立平原换的熔岩罐,帮我们在沙暴里保住了大半货物!”他翻身从驼背上取下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驼奶果,“尝尝,配你们的温泉水正好。”
少主刚接过布包,小丫头突然指着远处的沙丘:“那是什么在发光?”众人望去,只见沙丘顶端有片闪烁的绿,走近了才发现是片小小的绿洲,几株合心苗正从沙缝里钻出来,叶片上竟缠着荧光草的根须。
“是共生种的根须顺着地脉长过来了!”商队里的老向导惊叹道,“上个月这里还是片死沙,现在竟能扎根了。”他蹲下身,用手刨开沙土,根须交织的地方,竟渗出了点点水汽——是冻土的温泉水顺着根须脉络,悄悄滋润了这片荒原。
当晚,他们在绿洲旁扎营。少主用火山岩垒了个简易灶台,小丫头则用冰棱冻了壶泉水,两人合力煮了锅驼奶果粥,里面加了冻土的野菌和荧光草的嫩芽。粥香飘出时,绿洲里的合心苗突然轻轻摇曳,叶片上的纹路拼成了行小字:“路虽远,脉相连”。
“这苗成精了!”少主舀粥的手顿了顿,随即笑起来,“看来我们走的每一步,雾林的新苗都知道。”小丫头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野菌夹了一半给他——以前她总嫌火山族的食物太烫,现在却觉得,有点暖意也不错。
穿过荒原进入雾林边缘时,远远就看见万族门的光晕。门口站着不少人,林辰正和木族长老说着什么,看到他们回来,立刻迎了上来。“可算回来了。”林辰拍了拍少主的肩膀,目光落在他背着的陶罐上,“冻土的温泉水?正好,共生圃的新苗最近总蔫蔫的,说不定缺这种带寒气的暖水。”
小丫头迫不及待地掏出冰棱里的极光花:“你看这个!冻土族说,把它种在共情潭边,能让潭水映出极光的样子。”她的话音刚落,万族门突然自动打开,门楣上竟多出了冻土族的图腾——一只衔着冰晶的雪雀,与其他族群的图腾完美契合。
议事厅里早已备好了接风宴。药灵族的医者用荧光草籽泡了茶,喝下去喉咙里像含着星星;石灵族的石匠雕了套新的茶具,杯沿刻着冻土与火山的纹路;孩子们围着少主和小丫头,吵着要听冰原上的故事,当听到极光里有火与冰的颜色时,人族男孩突然说:“就像万族门的光带,混在一起才好看!”
席间,林辰打开陶罐,将冻土温泉水倒进共情潭。潭水立刻泛起涟漪,映出的画面里,冻土的荧光草正顺着共生苗的根须往南蔓延,而雾林的合心苗则往北生长,在荒原的绿洲里交汇,长成了片横跨大陆的绿带。
“这就是‘共生之路’啊。”木族长老举杯笑道,“不是谁去谁的地盘,是彼此的根须往对方那里走,走着走着就连成了片。”
少主和小丫头对视一眼,突然都笑了。他们想起在冻土的雪地里,曾为“火更暖还是冰更亮”吵得面红耳赤,而此刻看着潭中交织的绿带,才真正明白林辰说的“和而不同”——火不必学冰的冷,冰不必仿火的热,只要愿意为对方多走一步,就能在荒原上种出共同的绿洲。
夜深时,两人并肩站在万族门前,看着门楣上新增的冻土族图腾。少主突然说:“明年,我们再去冻土吧,看看那株共生苗是不是真的长到一人高了。”小丫头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门环上的冰火花:“再带些杂交的草籽,让冰原上也长出会开火焰花的荧光草。”
风族信使的银铃从头顶飘过,带着他们的话飞向星空。“同尘网”的光带在夜空中轻轻晃动,冻土的光点与雾林的光点靠得更近了,像两颗终于找到彼此的星。
林辰站在议事厅的窗前,看着那两个身影在门下发光的轮廓,突然觉得第六卷的故事,就该是这个模样——没有轰轰烈烈的征战,只有一步一步的靠近;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只有“你往我这走三寸,我向你那挪三分”的默契。
而那株从冻土带回的荧光草籽,此刻已在共生圃里发了芽,芽尖顶着点火山的红,根须裹着些冰川的白,正努力地往泥土深处扎去。林辰知道,它会像所有共生种一样,在光带交织的归途上,长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年轮。
“该走了。”冰川族小丫头背着装满冻土特产的行囊走来,囊口露出半截冰棱,里面冻着朵极光凝结的花,“风族信使说,雾林的新苗已经结了第三茬种子,就等我们带荧光草籽回去杂交呢。”
少主最后看了眼那株共生苗,花盘上的火焰纹与冰晶纹正以相同的频率闪烁,像两颗同步跳动的心脏。他从怀里掏出块熔岩结晶,轻轻放在苗根旁:“留个念想,等明年再来,看它长多高。”结晶落地的瞬间,冻土族的孩子们突然齐声唱起了“环中歌”,虽然发音生涩,却把每个族群的调子都哼得清清楚楚。
归途比来时热闹许多。风族信使的银铃串上挂了串冻土族的冰珠,走起来叮当作响;小丫头的行囊里装着耐寒麦种,据说是用共生苗的根须水浇灌过的,能在冰川与火山交界处生长;少主则背着个陶罐,里面是冻土温泉的水,罐口用火山岩封着,既能保温又不会让水汽蒸发。
行至中途的荒原时,他们遇到了沙漠族的商队。驼队的领头人看到少主行囊上的火焰纹,眼睛一亮:“这不是火山族的后生吗?上次在中立平原换的熔岩罐,帮我们在沙暴里保住了大半货物!”他翻身从驼背上取下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驼奶果,“尝尝,配你们的温泉水正好。”
少主刚接过布包,小丫头突然指着远处的沙丘:“那是什么在发光?”众人望去,只见沙丘顶端有片闪烁的绿,走近了才发现是片小小的绿洲,几株合心苗正从沙缝里钻出来,叶片上竟缠着荧光草的根须。
“是共生种的根须顺着地脉长过来了!”商队里的老向导惊叹道,“上个月这里还是片死沙,现在竟能扎根了。”他蹲下身,用手刨开沙土,根须交织的地方,竟渗出了点点水汽——是冻土的温泉水顺着根须脉络,悄悄滋润了这片荒原。
当晚,他们在绿洲旁扎营。少主用火山岩垒了个简易灶台,小丫头则用冰棱冻了壶泉水,两人合力煮了锅驼奶果粥,里面加了冻土的野菌和荧光草的嫩芽。粥香飘出时,绿洲里的合心苗突然轻轻摇曳,叶片上的纹路拼成了行小字:“路虽远,脉相连”。
“这苗成精了!”少主舀粥的手顿了顿,随即笑起来,“看来我们走的每一步,雾林的新苗都知道。”小丫头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野菌夹了一半给他——以前她总嫌火山族的食物太烫,现在却觉得,有点暖意也不错。
穿过荒原进入雾林边缘时,远远就看见万族门的光晕。门口站着不少人,林辰正和木族长老说着什么,看到他们回来,立刻迎了上来。“可算回来了。”林辰拍了拍少主的肩膀,目光落在他背着的陶罐上,“冻土的温泉水?正好,共生圃的新苗最近总蔫蔫的,说不定缺这种带寒气的暖水。”
小丫头迫不及待地掏出冰棱里的极光花:“你看这个!冻土族说,把它种在共情潭边,能让潭水映出极光的样子。”她的话音刚落,万族门突然自动打开,门楣上竟多出了冻土族的图腾——一只衔着冰晶的雪雀,与其他族群的图腾完美契合。
议事厅里早已备好了接风宴。药灵族的医者用荧光草籽泡了茶,喝下去喉咙里像含着星星;石灵族的石匠雕了套新的茶具,杯沿刻着冻土与火山的纹路;孩子们围着少主和小丫头,吵着要听冰原上的故事,当听到极光里有火与冰的颜色时,人族男孩突然说:“就像万族门的光带,混在一起才好看!”
席间,林辰打开陶罐,将冻土温泉水倒进共情潭。潭水立刻泛起涟漪,映出的画面里,冻土的荧光草正顺着共生苗的根须往南蔓延,而雾林的合心苗则往北生长,在荒原的绿洲里交汇,长成了片横跨大陆的绿带。
“这就是‘共生之路’啊。”木族长老举杯笑道,“不是谁去谁的地盘,是彼此的根须往对方那里走,走着走着就连成了片。”
少主和小丫头对视一眼,突然都笑了。他们想起在冻土的雪地里,曾为“火更暖还是冰更亮”吵得面红耳赤,而此刻看着潭中交织的绿带,才真正明白林辰说的“和而不同”——火不必学冰的冷,冰不必仿火的热,只要愿意为对方多走一步,就能在荒原上种出共同的绿洲。
夜深时,两人并肩站在万族门前,看着门楣上新增的冻土族图腾。少主突然说:“明年,我们再去冻土吧,看看那株共生苗是不是真的长到一人高了。”小丫头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门环上的冰火花:“再带些杂交的草籽,让冰原上也长出会开火焰花的荧光草。”
风族信使的银铃从头顶飘过,带着他们的话飞向星空。“同尘网”的光带在夜空中轻轻晃动,冻土的光点与雾林的光点靠得更近了,像两颗终于找到彼此的星。
林辰站在议事厅的窗前,看着那两个身影在门下发光的轮廓,突然觉得第六卷的故事,就该是这个模样——没有轰轰烈烈的征战,只有一步一步的靠近;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只有“你往我这走三寸,我向你那挪三分”的默契。
而那株从冻土带回的荧光草籽,此刻已在共生圃里发了芽,芽尖顶着点火山的红,根须裹着些冰川的白,正努力地往泥土深处扎去。林辰知道,它会像所有共生种一样,在光带交织的归途上,长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