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德宁世纪-《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秋意渐浓,青桥镇却热度不减。

  考古公园的立项像一剂强心针,让这个沉寂多年的山镇血脉贲张,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亿中央资金如同高悬的肥肉,引来无数觊觎的目光。

  县里、市里乃至省里,条子、电话、招呼络绎不绝,都想在这块大蛋糕上切一刀。

  林万骁稳坐镇政府,像一块礁石,抵挡着四面八方涌来的暗流。

  “青桥班底”开始高效运转。

  陈亮负责的人事关卡,将不少背景复杂、企图塞人摘桃子的企图挡在门外;老周把持的财政口,账目清晰得像一面照妖镜,让许多不合理开支无处遁形;陆蔓布下的治安网络,则悄然清理了几拨试图在工地上搞“碰瓷”讹诈、强揽工程的地痞流氓,手段雷厉,消息却压得纹丝不透。

  压力暂时被顶住,但林万骁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

  青桥不能只有一个考古公园,它需要更坚实的产业根基,才能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长远的发展动能,才能真正堵住那些说“全靠运气挖出个墓”的嘴。

  机会很快来了。

  省里举办一年一度的经贸洽谈会,规模盛大,名企云集。

  县里下了死命令,要求各乡镇一把手带队,务必拿下几个像样的项目。

  名单里,青桥镇赫然在列。

  出发前夜,镇政府小会议室。

  烟雾缭绕。

  “这次去省城,招商是明线。”林万骁指尖点着参会企业名录,目光沉静,“更重要的是,要找一棵能真正在青桥扎根结果的树。投资要大,产业要新,能带动就业和税收,还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陈亮扶了扶眼镜:“名单上的企业,胃口都不小,我们青桥的优势……除了考古公园,其他的并不突出。” 老周闷声道:“资金配套、土地优惠,我们能给的条件,别人也能给,甚至更好。” 陆蔓没说话,只是看着林万骁。她知道,他一定有目标。

  林万骁的手指最终停在名录中间的一个位置上,德宁世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成立不久,但势头极猛,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制造的新兴企业。 “德宁世纪……”陈亮若有所思,“听说他们最近正在四处考察,想建新的生产基地,好几个市都在争抢。” “就是它了。”林万骁合上名录,语气不容置疑。

  省城,经贸洽谈会场馆内人头攒动,觥筹交错。各市县的招商团队使出浑身解数,展板光鲜,资料精美,负责人言笑晏晏,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虚浮的热络。

  青桥镇的展位位置偏僻,布置简单,只有几块关于考古公园和民宿规划的展板,显得有些冷清。周正阳书记带着几个干部,努力地向偶尔驻足的客商发放资料,介绍情况,收获的多是礼貌性的点头和匆匆离去的背影。

  林万骁却并不急于推销。

  他换了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在一众或发福或秃顶的企业家、官员中,显得格外扎眼。

  他端着一杯清水,看似随意地在场馆内踱步,目光却像精准的雷达,飞速扫过一个个胸牌和面孔。

  他在找人。

  德宁世纪的董事长,宁致远。

  一个在前世记忆中,以技术偏执、眼光毒辣、不善应酬却最终带领德宁杀成行业巨头的关键人物。

  根据前世记忆碎片,宁致远极其讨厌这种喧闹的场合,通常会露个面就躲到休息区或者户外透气。

  果然,在林万骁几乎绕场两圈后,他在连接场馆的露天阳台角落,找到了目标。

  宁致远四十多岁模样,穿着休闲夹克,与周围西装革履的人格格不入。

  他正独自凭栏,看着楼下草坪,眉头微蹙,手里拿着一台手机大小的工程样机反复摩挲,似乎对场馆内的喧嚣充耳不闻。

  林万骁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领带结,缓步走了过去,没有刻意靠近,在离他两三米远的地方停下,同样望着楼下,仿佛只是另一个出来透气的参会者。

  沉默了片刻。空气里只有远处传来的隐约音乐和喧哗。

  “吵得像菜市场,对吧?”林万骁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和共鸣,“真想不通,为什么重要的合作,非得在这种地方谈。”

  宁致远似乎有些意外有人搭话,侧头看了林万骁一眼,见他年轻,气质却沉稳,不像一般的推销员,戒心稍减,难得地附和了一句:“形式大于内容。浪费时间。”

  “但有些机会,错过了,可能就是另一个时代。”林万骁转过身,面向宁致远,目光坦诚而直接,“比如新能源的时代。宁总觉得呢?”

  宁致远的目光锐利起来,重新打量林万骁:“你是?”

  “青桥镇,林万骁。”

  他递上一张极其简单的名片,只有名字和职务,没有头衔罗列。

  “镇长?”宁致远看了一眼名片,有些意外,语气淡淡,“你们那个考古公园,最近很火。”他似乎只记得这个。

  “考古是老祖宗赏饭吃,是文旅的噱头。”林万骁语气平稳,话锋却陡然一转,“但青桥想留给未来的,不只是个公园。我们规划了三千亩的绿色能源产业园,一期‘七通一平’下个月全部完工。最重要的是,”他顿了顿,目光直视宁致远,“我们园区隔壁,就是省电网规划中的北江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枢纽,明年动工。”

  宁致远摩挲工程样机的手指骤然停住。抽水蓄能电站!这对耗电量巨大、对电网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动力电池生产来说,意味着极其稳定、可靠且可能廉价的能源保障!

  这是比任何税收优惠都更具诱惑力的核心优势!

  而这个信息,目前还只在极小的规划圈子里流传!

  林万骁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震惊,继续抛出第二句:“我知道德宁新一代的磷酸锰铁锂包覆技术,实验室数据很棒,但量产良品率卡在百分之八十七的点上,需要极端稳定的电压环境和大规模试产空间。青桥的园区和能源条件,正好对口。”

  宁致远猛地抬起头,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惊疑和审视:“你怎么知道……”这项技术瓶颈,是德宁目前最高商业机密!

  林万骁不答,微笑道:“第三,宁总讨厌应酬,喜欢高效。在青桥,项目落地的一切手续,我亲自牵头,专班推进,所有流程不超过二十个工作日。遇到问题,你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他指了指那张简陋的名片,“这个号码,二十四小时开机。”

  三句话。能源底牌、技术痛点、办事效率。 句句砸在宁致远最关心、最隐秘、最痛楚的点上。

  会场内的喧嚣仿佛瞬间远去。阳台角落安静得能听到风声。

  宁致远死死盯着林万骁,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任何一丝欺骗或夸大的痕迹。但他只看到一种近乎可怕的冷静和自信。

  许久,他缓缓将手中的工程样机揣回口袋,第一次主动伸出了手:“林镇长,你的名片,我收好了。”他没有说任何承诺的话,但这个动作,已然说明一切。

  “期待您的考察。”林万骁握住他的手,力道沉稳。

  这时,宁致远的助理急匆匆找来:“宁董,市领导的接待晚宴快开始了……” 宁致远摆了摆手,难得地对助理露出一个不耐烦的表情:“推掉。就说我身体不适。”他转头看向林万骁,“林镇长,晚上有没有时间?找个安静的地方,详细聊聊抽水蓄能电站和园区电网架构的具体参数?”

  林万骁嘴角微扬:“荣幸之至。”

  场馆内,周正阳还在费力地散发资料,笑容僵硬。他不知道,他年轻的镇长,已经在某个不起眼的阳台角落,为青桥镇,钓到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大鱼。

  而这条鱼,将搅动的,远不止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