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京城一日-《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一 .中枢大院内

  9:40,中枢第三会议室。

  暖气很足,空气却像被滤过,带着淡淡的樟木味。

  长桌对面,坐着三位司长:财政部预算司、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国开行信贷部。

  顾沉舟坐在主位,面前只摊着一页提纲,其余空白。

  林万骁坐在他左后侧,膝上放笔记本,钢笔横在虎口,像一根随时出鞘的刺。

  会议开场没有寒暄,财政部预算司司长开门见山:“北江要25亿,理由?”

  顾沉舟偏头,林万骁立刻把文件递上,指尖在关键数字上轻点。

  顾沉舟扫一眼,抬头:“三条:

  第一,雪灾直接损失47.6亿,省级财力已见底;

  第二,北江是中部枢纽,交通枢纽断,全国物流堵;

  第三,应急资金早一天到位,全国减损不止25亿。”

  声音不高,却像三记闷锤,砸得对面沉默三秒。

  二 国开行交锋

  10:35,国开行总行十九楼会议室。

  落地窗外,长安街车流如织,雪后阳光刺眼。

  国开行副行长刘仲达五十出头,笑容温和,眼神却像算盘珠,噼啪响。

  “25亿应急贷款,抵押物?”

  林万骁把文件夹推到顾沉舟手边,低声补一句:“北江城投持有的三条高速收费权,评估价42亿。”

  刘仲达挑眉:“收费权冻结期?”

  林万骁接话:“五年,到期可展期,利率下浮10%,按季付息。”

  刘仲达笑了,转头看顾沉舟:“顾书记,手下有能人。”

  顾沉舟淡淡一句:“年轻人,嘴快,手也快。”

  一句话,把林万骁推上前台,也把他挡在身后。

  三 午餐工作餐

  12:10,财政部食堂小包间。

  四菜一汤,没有酒。

  财政部副职王小林亲自作陪,话不多,句句带钩。

  “25亿可以走绿色通道,但中央要求地方配套,北江能出多少?”

  顾沉舟放下筷子,擦嘴:“省级财政先出5亿,城投债再出5亿,缺口用国开行贷款补。”

  王小林点头,目光却落在林万骁身上:“小林,听说你把‘四账并行’写进了应急方案?”

  林万骁起身,声音平稳:“是,公开一本账,同步两本账,倒查三本账,终身四本账,财政部试点,北江愿意当第一块砖。”

  王小林笑了,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年轻人,砖要烧得硬,别一碰就碎。”

  林万骁垂眼:“砖硬不硬,火侯说了算。”

  一句话,满桌安静,顾沉舟眼底掠过一丝笑意。

  四 意外插曲

  14:30,国开行走廊。

  林万骁去洗手间,转角撞上一个人。

  对方三十出头,西装笔挺,胸牌写着“国开行信贷部 程远”。

  四目相对,程远先开口:“林秘书?幸会,山河路桥的尽调,我负责。”

  林万骁瞳孔微缩,山河路桥董事长周国梁与国开行关系匪浅,眼前这位,正是周国梁的表弟。

  他伸手,掌心干燥:“程处,多多关照。”

  两只手轻轻一握,像两片刀片擦过,火星四溅。

  程远压低声音:“北江城投债,利率再下浮5bp,我这边能通融。”

  林万骁微笑:“规矩不能坏,书记说了,按季付息,一分不少。”

  程远松开手,笑容更深:“林秘书,后会有期。”

  擦肩而过的瞬间,林万骁闻到了淡淡的古龙水味,像雪地里渗出的冷香。

  五 返程前

  16:20,首都机场t2贵宾室。

  顾沉舟坐在沙发,膝上摊开下午会议纪要,红笔在关键处画线。

  林万骁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除冰车给机翼喷液体,像给巨兽洗澡。

  他手机震动,一条短信:

  “山河路桥尾盘异动,涨5.7%,疑似消息泄露。”

  发件人:程野。

  林万骁指尖轻点,回复两个字:“稳住。”

  随后删掉短信,像从没出现过。

  六 飞机上的电话

  17:10,飞机起飞。

  头等舱灯光柔和,顾沉舟闭眼小憩。

  林万骁拿出笔记本,开始写返程纪要。

  写到第三页,空姐走来,低声:“林先生,地面电话。”

  他接过卫星电话,那头是省纪委书记骆明川:“青溪李维供出市物资办主任,已控制,山河路桥涉案资金浮出水面,你留意。”

  林万骁“嗯”了一声,挂断。

  回到座位,他把电话内容用铅笔写在便签上,撕下,塞进大衣内袋。

  动作轻得像雪落无声。

  七 落地

  19:08,省城机场。

  雪又大了,跑道灯在雪幕里变成一团团光晕。

  林万骁先一步起身,把大衣抖开,等顾沉舟站起,立刻披上。

  廊桥尽头,省委秘书长唐竞亲自接机,握手寒暄。

  林万骁落后半步,目光扫过唐竞身后随行人员,迅速在心里排好座次:

  财政厅副厅长、省交通厅副厅长、省应急厅副厅长……

  谁该递话,谁该留步,谁该晚上回访,一清二楚。

  八 回大院

  20:05,省委一号院。

  顾沉舟下车,回头看他:“今天纪要,三千字,明早七点前放我床头。”

  林万骁点头:“六点五十到。”

  车门关上,他站在雪里,呼出一口白雾,像吐出一枚冰做的钉子。

  老郑开车送他回宿舍,路上没说话,只把暖气调高两度。

  车停楼下,老郑拍拍方向盘:“小林,今天你在天上飞,我在地上跑,咱俩配合得不错。”

  林万骁笑:“郑师傅,明天五点四十,老时间。”

  老郑点头,眼里满是欣赏。

  九 深夜

  23:30,宿舍灯亮。

  林万骁坐在电脑前,十指翻飞,返程纪要像流水,三千字,一气呵成。

  末尾,他加了一句:

  “山河路桥涉案资金,建议立即启动‘四账并行’倒查,同步冻结相关账户。”

  打印,装订,封面右上角,黑色签字笔写下编号:

  顾办纪〔2008〕第005号。

  他合上笔帽,像合上刀鞘。

  窗外,雪停了,路灯照在雪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银。

  他站在窗前,指尖在玻璃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敲一扇新门。

  门后,是更深的夜,也是更高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