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万美元咨询费-《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三处的办公室内。

  林万骁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端起已经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

  \"林主任,这是省属企业华荣集团近期信访件的汇总报告。\"郑国栋将一摞文件放在桌上,语气比往常多了几分敬重。自从办公用品案漂亮收官后,这位老监察员对新任的年轻处长明显更加信服。

  林万骁点点头:\"辛苦了,先放这儿吧。大家今天都早点回去休息。\"

  等郑国栋离开后,林万骁才翻开那摞信访材料。大多数都是常规举报,人事任免不公、采购程序不规范、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等等。他快速浏览着,手中的红笔不时划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重点。

  当时钟指向晚上八点时,他翻到了一封反映华荣集团下属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李建军的举报信。信中称李建军在与东南亚某国贸易往来中涉嫌利益输送,但举报内容写得有些含糊,缺乏具体证据。

  这种线索在纪委工作中很常见,往往因为证据不足而难以深入核查。但林万骁还是习惯性地拿出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进行比对,这是他在经济工作中养成的严谨习惯。

  灯光下,他的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穿梭。多年的经济工作经验和敏锐的职业直觉,让他对数字异常敏感。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笔账目上!

  \"咨询服务费,支付给星加坡宏远咨询公司,金额80万美元。\"

  这笔费用的数额本身并不惊人,但支付时间恰好发生在华荣集团与东南亚公司签订一笔大额合同的前一周。更关键的是,这笔费用的收款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迅速打开内部数据库,输入\"宏远咨询\"几个字。搜索结果显示出几条无关的信息。他沉思片刻,改用拼音输入\"hong Yuan consulting\"。

  一条关联信息跳了出来:该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注册时间仅比这笔交易早三个月,注册资本仅1万美元,董事是一名外籍人士,没有任何其他业务记录。

  典型的空壳公司特征。

  林万骁的眉头微微皱起。这种通过境外空壳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法,他在开发区工作时就有所耳闻,但亲眼在纪委案件中遇到还是第一次。

  这笔交易有几个疑点:第一,选择一家刚刚注册、没有任何业绩的空壳公司作为咨询方不合常理;第二,80万美元的咨询费与该公司规模明显不匹配;第三,支付时间点与合同签订过于接近。

  但是...这些疑点还不足以认定存在问题。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咨询公司促成交易是常见做法,虽然这家公司的背景确实值得怀疑。

  林万骁靠在椅背上,陷入沉思。按照常规,这种线索很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暂时搁置。但职业本能告诉他,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问题。

  他重新翻阅举报信,发现信中提到的几个细节与财务报表中的某些异常点能够对应上。虽然举报人可能并不掌握全部情况,但其反映的问题并非空穴来风。

  谨慎起见,林万骁将有关宏远咨询的所有信息复印下来,然后将原件按原样归档。

  在起草初步核查报告时,他特意将这笔异常资金流向写在报告中,但措辞平实客观:\"发现一笔80万美元咨询费支付给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宏远咨询公司,该公司注册时间较短,注册资本较低,建议予以关注。\"

  在建议处理意见一栏,他写道:\"鉴于目前证据尚不充分,建议先将该线索录入异常交易数据库,待日后有其他关联线索时再并案处理。\"

  这是一个专业且稳妥的处理方式。既指出了疑点,又没有过度解读,符合纪委工作规程。

  第二天早上,林万骁照常主持三处的工作例会。他布置任务时条理清晰,语气平稳。

  \"华荣集团的信访件初步核查完毕。\"他将报告递给郑国栋,\"按程序录入数据库吧。\"

  郑国栋快速浏览了一下报告,看到对那笔80万美元咨询费的处理建议时,点头表示认同:\"林主任处理得很稳妥。这种境外空壳公司的问题确实很难查证,先记录下来是最合适的做法。\"

  会后,林万骁独自站在办公室窗前。楼下院子里,几位同事正一边抽烟一边闲聊,一切都是那么平常。

  但他的内心却泛起一丝涟漪。这笔异常资金流向虽然看起来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个普通疑点,却让他隐隐感到不安。那种通过境外空壳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手法,让他联想到更多可能存在的隐患。

  不过,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刚入行的纪检干部,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有些线索,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深入;有些疑点,需要积累足够的证据才能查证。

  他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付国忠的号码:\"付主任,华荣集团的初核报告已经完成,有个情况需要向您汇报...\"

  电话那头,付国忠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好,拿来我看看。对了,下午有个重要案件的分析会,你也参加一下。\"

  \"明白。\"林万骁放下电话,深吸一口气。

  纪检工作就像大海捞针,需要的是耐心、细致和持之以恒。而真正的较量,往往就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