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坊迅速进入了秘书角色,不仅将日常行程、文件流转打理得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他能精准理解林万骁的关注点,将那些散见于信访材料、基层汇报和过往档案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清晰的脉络图。
摆在林万骁面前最急迫、也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但经过与李明坊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一个项目的名字被反复圈定、加粗,“彩虹桥”安居工程。
这个项目位于龙湖区老城与新区的结合部,规划之初曾是当年的“头号民生工程”,宣称要打造连接新旧城区的“彩虹”,惠及数千户棚户区居民。然而,自十年前启动拆迁后,项目便命运多舛。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股东内讧、涉及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以及……传闻中与某些前任区领导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勾连,导致工程在完成部分地基后彻底停工,一停就是十年。
如今,那片区域成了龙湖区心脏地带一道巨大的伤疤:锈蚀的塔吊耸立,裸露的钢筋水泥狰狞,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更令人揪心的是,数千户早已搬离原址、期盼新居的回迁居民,十年间辗转租房,生活困顿,投诉、上访成了家常便饭,是龙湖区信访总量中一块极其沉重的砝码,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想解决,但都因牵扯太广、水深难测而望而却步,最多只能进行一些临时性的安抚,治标不治本。
“民生的痛点,就是工作的重点。矛盾的焦点,就是突破的难点。”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的城区地图前,目光锁定在“彩虹桥”项目所在的那个刺眼的空白区域上,对肃立一旁的李明坊说道,“这个问题拖了十年,老百姓等了十年,不能再拖下去了!就拿它开刀,烧起我们到龙湖后的第一把火!”
李明坊精神一振,他深知这个决定的魄力和风险:“书记,这个项目牵涉面极广,背后的利益关系可能非常复杂,阻力肯定会很大。”
“阻力大才说明问题大,才更需要下决心去解决。”林万骁语气斩钉截铁,“越是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了,震慑力才越大,民心才越能凝聚。我们要让龙湖的干部群众看清楚,新一届区委是真正敢于碰硬、为民负责的!”
决心已下,行动迅速展开。林万骁亲自点将,成立“彩虹桥项目重启工作领导小组”,并自任组长。副组长包括了区长赵东来、区委副书记李建国、常务副区长杨同庆、纪委书记马雨来、政法委书记李海龙,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在领导小组的第一次筹备会上,林万骁明确了工作思路:“重启‘彩虹桥’,不是简单的复工建设。首要任务是理清旧账,扫清障碍!必须把十年来的糊涂账、烂账彻底搞清楚!”
他看向纪委书记马雨来:“马书记,纪委要提前介入,成立专门调查组,重点查清项目当初的决策过程、土地出让、开发商资质审核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违纪、利益输送问题!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
马雨来神色凝重地点头:“明白,林书记,纪委坚决落实您的指示,立刻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
林万骁又看向政法委书记李海龙:“李书记,公安分局要配合纪委和后续工作,负责维护清查过程中的秩序,对可能出现的阻挠调查、威胁恐吓等行为,依法坚决打击!同时,对原开发商及其关联企业的资产情况、人员构成,进行必要的摸排。”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海龙起身领命。
“审计局,”林万骁的目光扫过参会人员,“要对项目涉及的所有资金往来,包括征地拆迁补偿款、前期工程款等,进行一次全面审计,确保资金流向清晰,没有跑冒滴漏!”
最后,他看向脸色不太自然的赵东来和杨同庆:“东来区长、同庆区长,政府这边要负责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对接居民代表,重新启动与各债权方的谈判,同时着手研究制定新的项目建设方案和资金平衡方案。我们要在厘清历史问题的同时,谋划好未来。”
林万骁的部署,环环相扣,多管齐下,不仅着眼于解决项目本身,更带有明显的清查历史、整顿秩序的深意。尤其是让纪委、公安、审计提前介入,这等于直接插向了可能存在的腐败和利益堡垒的心脏地带。
会议结束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龙湖。“新书记要动‘彩虹桥’了!”“我的天,上来就捅马蜂窝!”“纪委、公安都上了,这是要翻旧账啊!”“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各种议论沸沸扬扬,有人期待,有人观望,也有人开始坐立不安。
区长赵东来回到办公室,脸色阴沉地关上门。这个项目在他任内拖了多年,虽然主要问题发生在前任,但他作为长期主持区政府工作的区长,自然也难以完全撇清关系。林万骁这一手,既是解决民生问题,又何尝不是对他赵东来乃至过去龙湖执政团队的一次“清算”和立威?
很快,“彩虹桥项目重启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各工作组的成立通知正式下发。林万骁亲任组长的决定,以及纪委、公安、审计提前介入的要求,白纸黑字,清晰地印在红头文件上,如同一声惊雷,正式宣告了林万骁在龙湖烧起的“第一把火”,其目标直指沉积十年的顽疾痼疾和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矛盾。
这把火,能烧掉阻碍发展的荆棘,照亮前行的道路,还是会引火烧身,引发难以预料的反弹?龙湖区内,无数双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
摆在林万骁面前最急迫、也最棘手的问题很多,但经过与李明坊的深入探讨和分析,一个项目的名字被反复圈定、加粗,“彩虹桥”安居工程。
这个项目位于龙湖区老城与新区的结合部,规划之初曾是当年的“头号民生工程”,宣称要打造连接新旧城区的“彩虹”,惠及数千户棚户区居民。然而,自十年前启动拆迁后,项目便命运多舛。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股东内讧、涉及复杂的债权债务纠纷,以及……传闻中与某些前任区领导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勾连,导致工程在完成部分地基后彻底停工,一停就是十年。
如今,那片区域成了龙湖区心脏地带一道巨大的伤疤:锈蚀的塔吊耸立,裸露的钢筋水泥狰狞,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更令人揪心的是,数千户早已搬离原址、期盼新居的回迁居民,十年间辗转租房,生活困顿,投诉、上访成了家常便饭,是龙湖区信访总量中一块极其沉重的砝码,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历届区委区政府都想解决,但都因牵扯太广、水深难测而望而却步,最多只能进行一些临时性的安抚,治标不治本。
“民生的痛点,就是工作的重点。矛盾的焦点,就是突破的难点。”林万骁站在办公室的城区地图前,目光锁定在“彩虹桥”项目所在的那个刺眼的空白区域上,对肃立一旁的李明坊说道,“这个问题拖了十年,老百姓等了十年,不能再拖下去了!就拿它开刀,烧起我们到龙湖后的第一把火!”
李明坊精神一振,他深知这个决定的魄力和风险:“书记,这个项目牵涉面极广,背后的利益关系可能非常复杂,阻力肯定会很大。”
“阻力大才说明问题大,才更需要下决心去解决。”林万骁语气斩钉截铁,“越是难啃的骨头,啃下来了,震慑力才越大,民心才越能凝聚。我们要让龙湖的干部群众看清楚,新一届区委是真正敢于碰硬、为民负责的!”
决心已下,行动迅速展开。林万骁亲自点将,成立“彩虹桥项目重启工作领导小组”,并自任组长。副组长包括了区长赵东来、区委副书记李建国、常务副区长杨同庆、纪委书记马雨来、政法委书记李海龙,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在领导小组的第一次筹备会上,林万骁明确了工作思路:“重启‘彩虹桥’,不是简单的复工建设。首要任务是理清旧账,扫清障碍!必须把十年来的糊涂账、烂账彻底搞清楚!”
他看向纪委书记马雨来:“马书记,纪委要提前介入,成立专门调查组,重点查清项目当初的决策过程、土地出让、开发商资质审核等环节是否存在违规违纪、利益输送问题!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
马雨来神色凝重地点头:“明白,林书记,纪委坚决落实您的指示,立刻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
林万骁又看向政法委书记李海龙:“李书记,公安分局要配合纪委和后续工作,负责维护清查过程中的秩序,对可能出现的阻挠调查、威胁恐吓等行为,依法坚决打击!同时,对原开发商及其关联企业的资产情况、人员构成,进行必要的摸排。”
“是!保证完成任务!”李海龙起身领命。
“审计局,”林万骁的目光扫过参会人员,“要对项目涉及的所有资金往来,包括征地拆迁补偿款、前期工程款等,进行一次全面审计,确保资金流向清晰,没有跑冒滴漏!”
最后,他看向脸色不太自然的赵东来和杨同庆:“东来区长、同庆区长,政府这边要负责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对接居民代表,重新启动与各债权方的谈判,同时着手研究制定新的项目建设方案和资金平衡方案。我们要在厘清历史问题的同时,谋划好未来。”
林万骁的部署,环环相扣,多管齐下,不仅着眼于解决项目本身,更带有明显的清查历史、整顿秩序的深意。尤其是让纪委、公安、审计提前介入,这等于直接插向了可能存在的腐败和利益堡垒的心脏地带。
会议结束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龙湖。“新书记要动‘彩虹桥’了!”“我的天,上来就捅马蜂窝!”“纪委、公安都上了,这是要翻旧账啊!”“看来这次是动真格的了!”……各种议论沸沸扬扬,有人期待,有人观望,也有人开始坐立不安。
区长赵东来回到办公室,脸色阴沉地关上门。这个项目在他任内拖了多年,虽然主要问题发生在前任,但他作为长期主持区政府工作的区长,自然也难以完全撇清关系。林万骁这一手,既是解决民生问题,又何尝不是对他赵东来乃至过去龙湖执政团队的一次“清算”和立威?
很快,“彩虹桥项目重启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各工作组的成立通知正式下发。林万骁亲任组长的决定,以及纪委、公安、审计提前介入的要求,白纸黑字,清晰地印在红头文件上,如同一声惊雷,正式宣告了林万骁在龙湖烧起的“第一把火”,其目标直指沉积十年的顽疾痼疾和其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矛盾。
这把火,能烧掉阻碍发展的荆棘,照亮前行的道路,还是会引火烧身,引发难以预料的反弹?龙湖区内,无数双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