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山河路桥-《官场重生从雪夜救大佬到权力巅峰》

  青桥镇政府的大铁门就发出一声闷响。

  一辆黑色奔驰S600缓缓驶入,车牌“北A”在薄雾里闪着冷光。

  车门推开,山河路桥董事长周国梁跨出,黑色羊绒大衣,皮鞋擦得能照出人影。

  他抬头望一眼斑驳的办公楼,嘴角勾起一点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在看一座尚未开采的金矿。

  二楼走廊,林万骁站在窗前,指尖摩挲着一支未点燃的烟。

  他看着周国梁下车,眉峰微挑,心里已经算好了三步棋。

  “鱼来了。”他轻声道,声音低得只有自己听见。

  会议室,椭圆形长桌,镇里干部坐一排,对面只有周国梁和他的总会计师。

  桌上摊着两份文件:一份是青桥互通立交项目建议书,一份是400亩商业地块红线图。

  周国梁摊开双手,声音带着磁性的笑意:“林镇长,互通立交,山河路桥垫资3亿,不占镇里一分钱。只要400亩商业地块,按一级市场挂牌价,我们照单全收。”

  话音落下,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灯管嗡嗡响。

  林万骁没有接话,只把激光笔点在红线图上,红点顺着地块边缘走了一圈,像一把钝刀在肉上划线。

  “垫资可以,地块必须招拍挂,镇里占股51%,山河路桥最多49%。立交建成后,商业部分收益按股分成,镇里优先回购。”

  一句话,把3亿垫资变成“带镣铐的红包”。

  周国梁的笑容僵了半秒,随即恢复如常。

  他慢慢合上文件夹,声音温柔得像在劝酒:“林镇长,51%镇里控股,我们资金成本太高,恐怕……”

  林万骁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铁锈味:“高成本是你们的事,底线是我的事。山河路桥可以不做,但青桥镇不能吃亏。”

  会议结束,周国梁离开镇政府的背影被夕阳拉得很长。

  他坐进奔驰后座,拨通加密电话,声音压得极低:“赵董,51%股权,镇里咬死不松口。”

  电话那头,赵晋岳的声音像冰渣子:“那就让他咬,咬断为止。”

  挂断电话,周国梁望向窗外,嘴角一点冷意,像刀锋在夜色里闪了一下。

  夜里九点,镇政府三楼宿舍。

  林万骁坐在行军床上,手里把玩着一支钢笔,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线。

  派出所郑所长推门进来,警服外套半湿,手里拎着一瓶老白干。

  “周国梁走了?”

  “走了,带着钉子走的。”

  郑所长把啤酒放在桌上,声音低:“山河路桥的资金链我查了,背后有北江银行影子,赵晋岳遥控。”

  林万骁把钢笔往桌上一扔,声音像铁器落地:“那就把影子钉死在墙上。”

  郑所长把酒瓶一晃:“整一点”。

  林万骁摆摆手:“不了。下次”。

  郑所长压低嗓音:“林镇,你听说了没?年后,省厅要空降个女所长来接我的班。”

  林万骁一愣:“女所长?”

  郑所长点点头:“好像姓陆,叫什么陆蔓?”

  林万骁心中一动,没吱声。

  第二天,镇里贴出公告:

  青桥互通立交项目公开招标,资格预审条件第一条:

  “投标方须接受镇投控股51%,并承诺三年分红不低于投资额的12%。”

  公告末尾,盖着镇政府鲜红公章,像一枚钢印钉在公告栏上。

  周国梁站在公告前,脸色微青,指尖在“51%”上停留三秒,随即转身离去。

  省城,北江银行总部,赵晋岳坐在顶楼办公室,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行指令:

  “冻结山河路桥对青桥镇项目的一切授信,理由:风险评估过高。”

  同一时间,省财政厅收到匿名举报:青桥镇违规发债,涉嫌利益输送。

  举报信末尾,只留一句话:“请省厅彻查林万骁。”

  夜里十一点,青桥镇会议室灯火通明。

  林万骁把一份加密文件摊在桌上,指尖在“省财政厅”四个字上轻轻一敲:“明天一早,省财政厅预算处会收到一份材料。山河路桥近三年违规放贷明细。”

  郑所长挑眉:“你手里有料?”

  林万骁把U盘推过去:“料在你手里,怎么用,你说了算。”

  U盘里,是山河路桥与北江银行之间数十笔违规资金往来,足够让赵晋岳脱层皮。

  青桥镇互通立交项目招标会现场。

  山河路桥代表举牌,报价3亿,附加条件:镇里占股49%。

  省城投代表举牌,报价2.98亿。

  林万骁坐在主席台上,声音平静:“附加条件无效,山河路桥出局。省城投中标。”

  会场安静三秒,随即响起掌声。

  周国梁站在人群外,脸色铁青,指尖在掌心掐出一道血痕。

  林万骁抬眼看他,目光像刀锋划过冰面:“青桥镇的地,一寸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