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区书记和区长的争斗,自然瞒不过林州市委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郝立德办公桌上,除了龙湖区报送的工作报告,还有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情况反映。有赞扬林万骁敢于碰硬的,有反映龙湖局势紧张影响发展的,当然,也少不了为赵东来叫屈、指责林万骁“排除异己”的匿名信。
郝立德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是那种典型的善于在复杂局面中把握平衡的领导干部。他能在林州坐稳一把手,靠的就是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稳健的驾驭能力。他对龙湖的乱局,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但并未急于表态。
他在观察,在权衡。
直到林万骁那份关于“不法商人勾结个别领导干部对抗审查”的报告,通过市纪委陈副书记送到了他的面前,郝立德知道,到了必须定调子的时候了。
这天上午,郝立德让秘书通知林万骁,下午三点到市委办公室汇报工作。没有明确议题,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林万骁接到通知,并不意外。他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不仅包括数据核查的阶段性成果、彩虹桥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更重点梳理了龙湖未来产业规划的初步设想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他知道,在郝立德这样的领导面前,光诉苦不行,光表功也不行,必须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下午三点,林万骁准时走进郝立德宽敞简洁的办公室。郝立德正在批阅文件,见到他,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万骁同志来了,坐。”
秘书奉上茶后悄然退出。郝立德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龙湖最近很热闹啊。省报的报道我看了,舆论反响很大。说说吧,具体情况怎么样?尤其是数据核查和班子状态。”
林万骁坐姿端正,将准备好的材料轻轻放在桌上,但没有翻开。他条理清晰地将龙湖区主动挤压经济水分、重启烂尾项目、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进展和初步成效做了汇报,重点突出了“短期阵痛”与“长期健康”的关系,以及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对于班子状态,他客观陈述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认识是正常的,但区委常委会总体是团结的,绝大多数同志是支持改革、谋求发展的。
他的汇报,数据翔实,案例具体,逻辑严密,既说明了成绩,也不回避矛盾和压力,显得坦诚而自信。
郝立德安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扶手上轻轻点一下,不置可否。直到林万骁提到部分企业主被煽动联名写信,以及网络出现不实谣言时,他才微微皱了下眉。
“工作中遇到阻力,甚至被误解、被攻击,都是难免的。”郝立德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关键是我们的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不能扛住压力,能不能守住初心。万骁同志,你到龙湖时间不长,但动作不小,争议也不小。有没有考虑过,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会不会影响稳定大局?”
这个问题很尖锐,是许多观望者心中的疑问。
林万骁早有准备,他沉稳应答:“郝书记,我理解您的担忧。但龙湖的情况比较特殊,数据泡沫和烂尾工程就像两个已经化脓的伤口,捂着盖着,只会烂得更深,最终危及生命。我们下决心刮骨疗毒,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为龙湖长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目前看,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社会面总体平稳,真正遵纪守法的企业和广大群众是支持我们工作的。我们认为,这种‘破而后立’的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郝立德微微颔首,不置可否,转而问道:“班子团结很重要。东来同志最近身体不太好,你怎么看?”
这话问得更有水平了,直接点到了最敏感的人事问题。
林万骁回答得更加谨慎:“东来区长熟悉龙湖情况,过去为龙湖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近期他身体不适,区政府那边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同庆同志在负责,运行平稳。作为班长,我会注意搞好班子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把龙湖的事情办好。”
他既肯定了赵东来过去的贡献(留有余地),又暗示了其目前状态不佳、权力已被架空的事实,同时再次表明了维护团结的态度。
郝立德深邃的目光在林万骁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要穿透他的表象,看清其真实想法。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郝立德身体微微后靠,做出了总结性表态,语气明确而有力:
“嗯。你的汇报,情况清楚,思路也清晰。市委对龙湖区委近期的工作,是了解的,也是支持的!”
“支持”两个字,他稍稍加重了语气。
“改革嘛,总会遇到阻力,触及利益。只要方向是对的,是为了事业发展,为了群众利益,就要有那么一股子闯劲和韧劲。龙湖沉淀的问题不少,不下大力气解决是不行的。你们敢于直面矛盾,主动拆弹,这种担当精神,值得肯定。”
他话锋一转,提起了具体工作:“关于数据核查,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但要依法依规,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挤掉水分,是为了更轻装前进。新的产业规划要加快完善,尽快把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起来。”
最后,他提到了最关键的人事问题,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班子建设是头等大事。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班子,关键在主要领导干部。市委组织部会持续关注龙湖的班子建设情况。对于不担当、不作为,甚至阻碍改革、影响团结的干部,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市委的态度是明确的,决不能让个别人影响了一个区的发展大局!”
这番话,一锤定音。
“支持”定了改革的调子;“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则几乎明确表达了对赵东来的不满和即将采取组织措施的意图。
林万骁心中大定,知道最关键的一关过去了。他立刻表态:“感谢郝书记和市委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一定坚决贯彻市委指示,稳住神、绷紧弦、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龙湖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市委的期望!”
从郝立德办公室出来,林万骁感觉肩上的压力为之一轻。市委书记的明确支持,是一把尚方宝剑,足以斩断龙湖内部最后的犹豫和反扑。
消息迅速传回龙湖。当林万骁的座驾驶回区委大院时,他发现,许多干部看他的眼神,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笃定和热切。就连区委办主任钱友良汇报工作的语气,都变得更加恭敬和积极。
赵东来自然也第一时间得知了郝立德的表态。当“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这句话传到耳中时,他正在端茶杯的手猛地一抖,滚烫的茶水泼了一身,他却浑然不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知道,郝书记的“定调”,等于彻底抽掉了他最后一块立足的基石,他的政治生命,几乎可以宣告终结。
龙湖的天,彻底变了。
市委书记郝立德办公桌上,除了龙湖区报送的工作报告,还有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情况反映。有赞扬林万骁敢于碰硬的,有反映龙湖局势紧张影响发展的,当然,也少不了为赵东来叫屈、指责林万骁“排除异己”的匿名信。
郝立德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是那种典型的善于在复杂局面中把握平衡的领导干部。他能在林州坐稳一把手,靠的就是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稳健的驾驭能力。他对龙湖的乱局,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但并未急于表态。
他在观察,在权衡。
直到林万骁那份关于“不法商人勾结个别领导干部对抗审查”的报告,通过市纪委陈副书记送到了他的面前,郝立德知道,到了必须定调子的时候了。
这天上午,郝立德让秘书通知林万骁,下午三点到市委办公室汇报工作。没有明确议题,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林万骁接到通知,并不意外。他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不仅包括数据核查的阶段性成果、彩虹桥等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更重点梳理了龙湖未来产业规划的初步设想和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他知道,在郝立德这样的领导面前,光诉苦不行,光表功也不行,必须展现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下午三点,林万骁准时走进郝立德宽敞简洁的办公室。郝立德正在批阅文件,见到他,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万骁同志来了,坐。”
秘书奉上茶后悄然退出。郝立德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龙湖最近很热闹啊。省报的报道我看了,舆论反响很大。说说吧,具体情况怎么样?尤其是数据核查和班子状态。”
林万骁坐姿端正,将准备好的材料轻轻放在桌上,但没有翻开。他条理清晰地将龙湖区主动挤压经济水分、重启烂尾项目、优化营商环境的初衷、进展和初步成效做了汇报,重点突出了“短期阵痛”与“长期健康”的关系,以及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对于班子状态,他客观陈述了在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同认识是正常的,但区委常委会总体是团结的,绝大多数同志是支持改革、谋求发展的。
他的汇报,数据翔实,案例具体,逻辑严密,既说明了成绩,也不回避矛盾和压力,显得坦诚而自信。
郝立德安静地听着,手指偶尔在扶手上轻轻点一下,不置可否。直到林万骁提到部分企业主被煽动联名写信,以及网络出现不实谣言时,他才微微皱了下眉。
“工作中遇到阻力,甚至被误解、被攻击,都是难免的。”郝立德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关键是我们的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能不能扛住压力,能不能守住初心。万骁同志,你到龙湖时间不长,但动作不小,争议也不小。有没有考虑过,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快了?会不会影响稳定大局?”
这个问题很尖锐,是许多观望者心中的疑问。
林万骁早有准备,他沉稳应答:“郝书记,我理解您的担忧。但龙湖的情况比较特殊,数据泡沫和烂尾工程就像两个已经化脓的伤口,捂着盖着,只会烂得更深,最终危及生命。我们下决心刮骨疗毒,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不稳定因素,为龙湖长远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从目前看,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社会面总体平稳,真正遵纪守法的企业和广大群众是支持我们工作的。我们认为,这种‘破而后立’的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郝立德微微颔首,不置可否,转而问道:“班子团结很重要。东来同志最近身体不太好,你怎么看?”
这话问得更有水平了,直接点到了最敏感的人事问题。
林万骁回答得更加谨慎:“东来区长熟悉龙湖情况,过去为龙湖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近期他身体不适,区政府那边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同庆同志在负责,运行平稳。作为班长,我会注意搞好班子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把龙湖的事情办好。”
他既肯定了赵东来过去的贡献(留有余地),又暗示了其目前状态不佳、权力已被架空的事实,同时再次表明了维护团结的态度。
郝立德深邃的目光在林万骁脸上停留了几秒,似乎要穿透他的表象,看清其真实想法。办公室内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郝立德身体微微后靠,做出了总结性表态,语气明确而有力:
“嗯。你的汇报,情况清楚,思路也清晰。市委对龙湖区委近期的工作,是了解的,也是支持的!”
“支持”两个字,他稍稍加重了语气。
“改革嘛,总会遇到阻力,触及利益。只要方向是对的,是为了事业发展,为了群众利益,就要有那么一股子闯劲和韧劲。龙湖沉淀的问题不少,不下大力气解决是不行的。你们敢于直面矛盾,主动拆弹,这种担当精神,值得肯定。”
他话锋一转,提起了具体工作:“关于数据核查,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但要依法依规,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挤掉水分,是为了更轻装前进。新的产业规划要加快完善,尽快把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起来。”
最后,他提到了最关键的人事问题,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班子建设是头等大事。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班子,关键在主要领导干部。市委组织部会持续关注龙湖的班子建设情况。对于不担当、不作为,甚至阻碍改革、影响团结的干部,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市委的态度是明确的,决不能让个别人影响了一个区的发展大局!”
这番话,一锤定音。
“支持”定了改革的调子;“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则几乎明确表达了对赵东来的不满和即将采取组织措施的意图。
林万骁心中大定,知道最关键的一关过去了。他立刻表态:“感谢郝书记和市委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一定坚决贯彻市委指示,稳住神、绷紧弦、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龙湖各项工作,决不辜负市委的期望!”
从郝立德办公室出来,林万骁感觉肩上的压力为之一轻。市委书记的明确支持,是一把尚方宝剑,足以斩断龙湖内部最后的犹豫和反扑。
消息迅速传回龙湖。当林万骁的座驾驶回区委大院时,他发现,许多干部看他的眼神,除了以往的敬畏,更多了几分笃定和热切。就连区委办主任钱友良汇报工作的语气,都变得更加恭敬和积极。
赵东来自然也第一时间得知了郝立德的表态。当“该调整的要坚决调整”这句话传到耳中时,他正在端茶杯的手猛地一抖,滚烫的茶水泼了一身,他却浑然不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知道,郝书记的“定调”,等于彻底抽掉了他最后一块立足的基石,他的政治生命,几乎可以宣告终结。
龙湖的天,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