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已然锁定,王宪明的诸多罪证,在林万骁和陆蔓勾勒出的图谱上闪烁。然而,如何将这些线索转化为雷霆一击,却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操作技巧。
林万骁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正科级干部,根本没有权限去调查一位副厅级的副市长。即便手握线索,如果举报渠道不当,不仅无法奏效,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来疯狂的报复。
他需要借力,借一把锋利无比、且握在可靠之人手中的“尚方宝剑”。
他的目光投向了省纪委。那里,有一个人选浮现在他脑海中,章培年,省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
章培年与林万骁有过一面之缘。当初林万骁在青桥镇异军突起时,省纪委曾收到过一些关于他“作风霸道”、“经济问题”的匿名举报。章培年奉命带队进行过初步核实。那次的调查结果,不仅还了林万骁清白,更让章培年对这个年轻镇长的能力、魄力和清廉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在调查期间有过几次坦诚的交流,颇有些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章培年是顾沉舟在省纪委系统内较为倚重的干部之一,政治可靠,作风硬朗。
他,就是最合适的递刀人选。
深夜,青桥镇办公室。林万骁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而是铺开稿纸,用最原始的笔触,开始撰写一份极其特殊的“情况反映”。
他极其谨慎地措辞,内容主要围绕王宪明与青桥镇可能产生交集的领域,虽然王宪明是江口市副市长,但其分管的城建、国土领域,与青桥镇的发展难免有业务上的关联或潜在的利益冲突点。
他重点突出了几点:
1. 宏远地产(赵小明控制)在青桥镇东南地块开发中受挫后,其关联公司与王宪明妻弟公司之间存在可疑资金往来,怀疑可能存在利益输送,企图对青桥镇施压。
2. 王宪明副市长亲属疑似插手青桥镇周边区域的砂石料供应,价格异常,质量低劣,曾遭到镇里抵制。
3. 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反映(此处模糊处理),王宪明个人生活奢侈,消费水平与收入严重不符,且在省城安置特定关系人并生育子女,存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重大嫌疑。
所有叙述都基于事实或可查证的线索,但巧妙地将其与“可能影响青桥镇发展”、“干扰基层正常工作”联系起来,使得他一个镇长向上反映这些问题显得顺理成章。而对于核心的、敏感的线索来源(如陆蔓的深入调查),则完全隐去,只呈现结果。
写完初稿,他反复推敲,确保每一个字都经得起审视,既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又给自己留足了回旋余地,绝不会被反咬一口“诬告”。
随后,他启用了一条极少使用的保密通讯渠道,这是之前章培年调查他时,出于工作需要留下的一条非正式联系路径,示意有重要情况可通过此方式传递。
他将那份手写材料仔细拍照加密,附上了一段简短的文字:“章主任,近期工作中遇到一些异常情况,涉及上级领导,可能对地方发展造成干扰。冒昧向您反映,仅供参考。林万骁。”
信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林万骁并不焦急,他知道章培年处事极其谨慎,必然需要时间核实和判断。
果然,两天后的傍晚,林万骁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来电。他接起,对方沉默了两秒,然后是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
“材料看了。” “章主任。”林万骁心领神会。 “来源?”章培年言简意赅。 “工作中多方接触核实,部分内容有初步证据支撑,但深度有限。”林万骁回答得滴水不漏,“主要是觉得事态异常,可能涉及更深层次问题,不敢隐瞒。”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似乎在评估他的话。 “王宪明…这个人,省纪委这边之前也零星收到过一些反映,但都比较模糊。”章培年缓缓说道,“你提供的这几个点,尤其是资金往来和特定关系人子女就学情况,很具体,很有价值。”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这件事,到此为止。你没有向我反映过任何情况,我也从不知道这份材料的存在。明白吗?”
“明白。谢谢章主任。”林万骁知道,这是章培年答应接手并保护他的信号。
“嗯。”章培年挂断了电话。
电话挂断后,位于省纪委大楼的某间办公室里,章培年看着电脑屏幕上解密后打印出来的照片,眉头紧锁。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一室有个情况,需要当面汇报…对,现在。”
省纪委的机器,一旦启动,便以它特有的严谨和高效运转起来。章培年领导的第一纪检监察室,悄然成立了一个精干的初核小组,所有行动均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
他们调取了王宪明及其家庭成员、关系人的户籍、房产、车辆信息; 他们核查了其子女(包括那个落户在远房亲戚名下的“王”姓孩子)的就学记录和缴费情况; 他们通过金融监管协作渠道,秘密查询了与王宪明妻弟公司、赵小明公司相关的可疑资金流水; 他们甚至调阅了近期江口市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档案…
所有的调查都披着“常规工作”或“其他案件协查”的外衣,分散进行,避免引起任何警觉。
初步核实的结果,比章培年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林万骁反映的情况,不仅基本属实,而且只是冰山一角。王宪明及其家族编织的利益输送网络、其贪婪程度,令人咋舌。
一周后,一份厚厚的、证据扎实的《关于反映江口市副市长王宪明有关问题线索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摆在了省纪委主要领导的案头。
报告客观陈述了已核实的线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特定关系人及非婚生子、亲属利用其影响力承揽工程、与不法商人(重点提及赵小明)存在异常经济往来等。建议依法依规启动正式核查程序。
省纪委主要领导阅后,神色凝重。一位副厅级实权干部,问题如此严重,必须严肃处理。他沉吟片刻,在报告上签下了“同意成立核查组,依法依规严肃核查”的意见。
省纪委针对王宪明的正式核查程序,在绝密状态下悄然启动。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罩向那位尚且浑然不觉的江口市副市长。
而此刻的林万骁,正在青桥镇主持召开一个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会议,神情专注,语气平稳,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成功地借来了省纪委这把最锋利的刀,精准地刺向了对手的要害。第一回合的暗战,他已然占据了先机。接下来,就是静待时机,看这把刀能挥出怎样的锋芒。
林万骁深知,自己只是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正科级干部,根本没有权限去调查一位副厅级的副市长。即便手握线索,如果举报渠道不当,不仅无法奏效,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来疯狂的报复。
他需要借力,借一把锋利无比、且握在可靠之人手中的“尚方宝剑”。
他的目光投向了省纪委。那里,有一个人选浮现在他脑海中,章培年,省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
章培年与林万骁有过一面之缘。当初林万骁在青桥镇异军突起时,省纪委曾收到过一些关于他“作风霸道”、“经济问题”的匿名举报。章培年奉命带队进行过初步核实。那次的调查结果,不仅还了林万骁清白,更让章培年对这个年轻镇长的能力、魄力和清廉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人在调查期间有过几次坦诚的交流,颇有些惺惺相惜。更重要的是,章培年是顾沉舟在省纪委系统内较为倚重的干部之一,政治可靠,作风硬朗。
他,就是最合适的递刀人选。
深夜,青桥镇办公室。林万骁没有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而是铺开稿纸,用最原始的笔触,开始撰写一份极其特殊的“情况反映”。
他极其谨慎地措辞,内容主要围绕王宪明与青桥镇可能产生交集的领域,虽然王宪明是江口市副市长,但其分管的城建、国土领域,与青桥镇的发展难免有业务上的关联或潜在的利益冲突点。
他重点突出了几点:
1. 宏远地产(赵小明控制)在青桥镇东南地块开发中受挫后,其关联公司与王宪明妻弟公司之间存在可疑资金往来,怀疑可能存在利益输送,企图对青桥镇施压。
2. 王宪明副市长亲属疑似插手青桥镇周边区域的砂石料供应,价格异常,质量低劣,曾遭到镇里抵制。
3. 根据一些未经证实的反映(此处模糊处理),王宪明个人生活奢侈,消费水平与收入严重不符,且在省城安置特定关系人并生育子女,存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重大嫌疑。
所有叙述都基于事实或可查证的线索,但巧妙地将其与“可能影响青桥镇发展”、“干扰基层正常工作”联系起来,使得他一个镇长向上反映这些问题显得顺理成章。而对于核心的、敏感的线索来源(如陆蔓的深入调查),则完全隐去,只呈现结果。
写完初稿,他反复推敲,确保每一个字都经得起审视,既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又给自己留足了回旋余地,绝不会被反咬一口“诬告”。
随后,他启用了一条极少使用的保密通讯渠道,这是之前章培年调查他时,出于工作需要留下的一条非正式联系路径,示意有重要情况可通过此方式传递。
他将那份手写材料仔细拍照加密,附上了一段简短的文字:“章主任,近期工作中遇到一些异常情况,涉及上级领导,可能对地方发展造成干扰。冒昧向您反映,仅供参考。林万骁。”
信息发出,如同石沉大海。林万骁并不焦急,他知道章培年处事极其谨慎,必然需要时间核实和判断。
果然,两天后的傍晚,林万骁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固定电话来电。他接起,对方沉默了两秒,然后是一个低沉而熟悉的声音:
“材料看了。” “章主任。”林万骁心领神会。 “来源?”章培年言简意赅。 “工作中多方接触核实,部分内容有初步证据支撑,但深度有限。”林万骁回答得滴水不漏,“主要是觉得事态异常,可能涉及更深层次问题,不敢隐瞒。”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似乎在评估他的话。 “王宪明…这个人,省纪委这边之前也零星收到过一些反映,但都比较模糊。”章培年缓缓说道,“你提供的这几个点,尤其是资金往来和特定关系人子女就学情况,很具体,很有价值。”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这件事,到此为止。你没有向我反映过任何情况,我也从不知道这份材料的存在。明白吗?”
“明白。谢谢章主任。”林万骁知道,这是章培年答应接手并保护他的信号。
“嗯。”章培年挂断了电话。
电话挂断后,位于省纪委大楼的某间办公室里,章培年看着电脑屏幕上解密后打印出来的照片,眉头紧锁。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一室有个情况,需要当面汇报…对,现在。”
省纪委的机器,一旦启动,便以它特有的严谨和高效运转起来。章培年领导的第一纪检监察室,悄然成立了一个精干的初核小组,所有行动均在高度保密状态下进行。
他们调取了王宪明及其家庭成员、关系人的户籍、房产、车辆信息; 他们核查了其子女(包括那个落户在远房亲戚名下的“王”姓孩子)的就学记录和缴费情况; 他们通过金融监管协作渠道,秘密查询了与王宪明妻弟公司、赵小明公司相关的可疑资金流水; 他们甚至调阅了近期江口市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档案…
所有的调查都披着“常规工作”或“其他案件协查”的外衣,分散进行,避免引起任何警觉。
初步核实的结果,比章培年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林万骁反映的情况,不仅基本属实,而且只是冰山一角。王宪明及其家族编织的利益输送网络、其贪婪程度,令人咋舌。
一周后,一份厚厚的、证据扎实的《关于反映江口市副市长王宪明有关问题线索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摆在了省纪委主要领导的案头。
报告客观陈述了已核实的线索: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特定关系人及非婚生子、亲属利用其影响力承揽工程、与不法商人(重点提及赵小明)存在异常经济往来等。建议依法依规启动正式核查程序。
省纪委主要领导阅后,神色凝重。一位副厅级实权干部,问题如此严重,必须严肃处理。他沉吟片刻,在报告上签下了“同意成立核查组,依法依规严肃核查”的意见。
省纪委针对王宪明的正式核查程序,在绝密状态下悄然启动。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罩向那位尚且浑然不觉的江口市副市长。
而此刻的林万骁,正在青桥镇主持召开一个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会议,神情专注,语气平稳,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成功地借来了省纪委这把最锋利的刀,精准地刺向了对手的要害。第一回合的暗战,他已然占据了先机。接下来,就是静待时机,看这把刀能挥出怎样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