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赵云传:龙翔乱世
第四百九十三章:招贤纳士聚英才
新筑的城池在阳光下闪耀着庄重威严的光泽,城内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赵云站在城中的高台上,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却明白,想要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仅靠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招揽各方英才迫在眉睫。
“李勇,你带人张贴招贤告示,务必让周边各郡县的人都能知晓。同时,在城中设立招贤馆,安排专人接待前来投奔的人。”赵云对身旁的李勇吩咐道。
“遵命!”李勇领命而去,很快,城中各处都贴满了招贤告示,上面写着:“吾主仁德,欲图大业,现广纳天下贤才。无论文韬武略,皆可来投,共襄盛举,共享荣华!”
消息传出后,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一时间,各方有才之士纷纷慕名而来。
招贤馆内,人来人往。一位身着儒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走进馆内,他目光沉稳,举止文雅。负责接待的士兵见状,连忙上前询问。
“在下陈明,听闻赵将军招贤纳士,特来投奔。我自幼饱读诗书,对治国理政颇有心得。”中年男子拱手说道。
士兵不敢怠慢,立刻将他引至内堂,见到了正在此处筛选人才的谋士。谋士与陈明交谈片刻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赶忙带着他去见赵云。
“将军,这位陈明先生,才学出众,对经世济民之道有独到见解。”谋士向赵云介绍道。
赵云站起身来,热情地迎接陈明,说道:“陈先生大驾光临,实乃我之幸事。如今这乱世,百姓苦不堪言,我正欲寻有才之士,一同拯救苍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陈明连忙躬身行礼,说道:“将军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如今将军有此宏愿,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将军出谋划策。”
赵云大喜,当即任命陈明为军中谋士,参与城池的管理与战略规划。
就在这时,招贤馆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告:“将军,馆外有一壮汉,力大无穷,正与守卫争执,说要见将军。”
赵云眉头一皱,说道:“走,去看看。”
来到馆外,只见一名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壮汉正站在那里,他手持一根巨大的铁棒,满脸怒容。守卫们围在他身旁,却不敢轻易上前。
“你为何在此闹事?”赵云大声问道。
壮汉看到赵云,脸色稍缓,说道:“我名张虎,听闻将军招贤,特来投奔。可这些守卫说我形迹可疑,不肯让我进来,我这才与他们争执起来。”
赵云上下打量了张虎一番,见他虽外貌粗犷,但眼神中透着一股真诚与勇猛,心中已有几分好感。
“既然你是来投奔我的,那便随我进来吧。不过,我要看看你的本事。”赵云说道。
张虎闻言,大喜过望,将铁棒往地上一杵,说道:“将军但有吩咐,我张虎绝不推辞!”
赵云带着张虎来到校场,指着场中的一个石墩说道:“你若能将这石墩举起,我便认可你的本事。”
张虎走到石墩前,双手握住石墩底部,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重达数百斤的石墩竟被他缓缓举起,高高过顶。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发出惊叹声。
赵云鼓掌笑道:“好一个力大无穷的张虎!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军中的一员猛将,随我一起征战沙场!”
张虎兴奋地扔下石墩,单膝跪地,说道:“多谢将军!我张虎定当为将军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随着时间推移,招贤馆内人才济济。有擅长兵法战策的谋士,有精通武艺的勇士,还有懂得农桑技艺的能人。赵云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别安排了合适的职位。
然而,招贤纳士的消息也引来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一天夜里,几个奸细混入城中,企图破坏招贤事宜,制造混乱。
幸好赵云早有防备,暗中安排了密探。密探发现奸细的行踪后,立刻报告给赵云。赵云迅速带领士兵将奸细一网打尽。
“你们这些鼠辈,竟敢来此捣乱!说,是谁派你们来的?”赵云怒目圆睁,厉声问道。
奸细们见事情败露,吓得面如土色,其中一人颤抖着说道:“是……是敌军派我们来的,他们见将军招揽人才,势力渐大,便想破坏……”
赵云冷哼一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我赵云绝不会被他们的小伎俩所吓倒。若有胆量,便堂堂正正地与我决一死战!”
说罢,赵云下令将奸细赶出城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招贤纳士,赵云身边汇聚了一大批英才。城池在他的治理下,日益繁荣,军队也因新血液的注入而更具战斗力。
“将军,如今我们人才济济,实力大增,是否该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陈明站在赵云身旁,轻声问道。
赵云望着远方,目光坚定地说道:“是时候了。我们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此时,城外的天空湛蓝如洗,仿佛预示着赵云和他的团队即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四百九十三章:招贤纳士聚英才
新筑的城池在阳光下闪耀着庄重威严的光泽,城内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赵云站在城中的高台上,望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却明白,想要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仅靠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招揽各方英才迫在眉睫。
“李勇,你带人张贴招贤告示,务必让周边各郡县的人都能知晓。同时,在城中设立招贤馆,安排专人接待前来投奔的人。”赵云对身旁的李勇吩咐道。
“遵命!”李勇领命而去,很快,城中各处都贴满了招贤告示,上面写着:“吾主仁德,欲图大业,现广纳天下贤才。无论文韬武略,皆可来投,共襄盛举,共享荣华!”
消息传出后,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一时间,各方有才之士纷纷慕名而来。
招贤馆内,人来人往。一位身着儒衫、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走进馆内,他目光沉稳,举止文雅。负责接待的士兵见状,连忙上前询问。
“在下陈明,听闻赵将军招贤纳士,特来投奔。我自幼饱读诗书,对治国理政颇有心得。”中年男子拱手说道。
士兵不敢怠慢,立刻将他引至内堂,见到了正在此处筛选人才的谋士。谋士与陈明交谈片刻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赶忙带着他去见赵云。
“将军,这位陈明先生,才学出众,对经世济民之道有独到见解。”谋士向赵云介绍道。
赵云站起身来,热情地迎接陈明,说道:“陈先生大驾光临,实乃我之幸事。如今这乱世,百姓苦不堪言,我正欲寻有才之士,一同拯救苍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陈明连忙躬身行礼,说道:“将军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如今将军有此宏愿,我定当竭尽全力,为将军出谋划策。”
赵云大喜,当即任命陈明为军中谋士,参与城池的管理与战略规划。
就在这时,招贤馆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报告:“将军,馆外有一壮汉,力大无穷,正与守卫争执,说要见将军。”
赵云眉头一皱,说道:“走,去看看。”
来到馆外,只见一名身高八尺、膀大腰圆的壮汉正站在那里,他手持一根巨大的铁棒,满脸怒容。守卫们围在他身旁,却不敢轻易上前。
“你为何在此闹事?”赵云大声问道。
壮汉看到赵云,脸色稍缓,说道:“我名张虎,听闻将军招贤,特来投奔。可这些守卫说我形迹可疑,不肯让我进来,我这才与他们争执起来。”
赵云上下打量了张虎一番,见他虽外貌粗犷,但眼神中透着一股真诚与勇猛,心中已有几分好感。
“既然你是来投奔我的,那便随我进来吧。不过,我要看看你的本事。”赵云说道。
张虎闻言,大喜过望,将铁棒往地上一杵,说道:“将军但有吩咐,我张虎绝不推辞!”
赵云带着张虎来到校场,指着场中的一个石墩说道:“你若能将这石墩举起,我便认可你的本事。”
张虎走到石墩前,双手握住石墩底部,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重达数百斤的石墩竟被他缓缓举起,高高过顶。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发出惊叹声。
赵云鼓掌笑道:“好一个力大无穷的张虎!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军中的一员猛将,随我一起征战沙场!”
张虎兴奋地扔下石墩,单膝跪地,说道:“多谢将军!我张虎定当为将军冲锋陷阵,死而后已!”
随着时间推移,招贤馆内人才济济。有擅长兵法战策的谋士,有精通武艺的勇士,还有懂得农桑技艺的能人。赵云根据他们的才能,分别安排了合适的职位。
然而,招贤纳士的消息也引来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一天夜里,几个奸细混入城中,企图破坏招贤事宜,制造混乱。
幸好赵云早有防备,暗中安排了密探。密探发现奸细的行踪后,立刻报告给赵云。赵云迅速带领士兵将奸细一网打尽。
“你们这些鼠辈,竟敢来此捣乱!说,是谁派你们来的?”赵云怒目圆睁,厉声问道。
奸细们见事情败露,吓得面如土色,其中一人颤抖着说道:“是……是敌军派我们来的,他们见将军招揽人才,势力渐大,便想破坏……”
赵云冷哼一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我赵云绝不会被他们的小伎俩所吓倒。若有胆量,便堂堂正正地与我决一死战!”
说罢,赵云下令将奸细赶出城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招贤纳士,赵云身边汇聚了一大批英才。城池在他的治理下,日益繁荣,军队也因新血液的注入而更具战斗力。
“将军,如今我们人才济济,实力大增,是否该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陈明站在赵云身旁,轻声问道。
赵云望着远方,目光坚定地说道:“是时候了。我们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更大的天地,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
此时,城外的天空湛蓝如洗,仿佛预示着赵云和他的团队即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