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二(公元前368-前321年)-《资治通鉴白话版》

  公元前368年,癸丑年

  这一年,齐国向魏国发起进攻,成功拿下了观津这个地方。赵国也没闲着,趁机对齐国动手,占领了齐国的长城。

  公元前366年,乙卯年

  魏国和韩国在宅阳举行了一次会面。与此同时,秦国在洛阳打败了魏国和韩国的军队。

  公元前365年,丙辰年

  魏国出兵攻打宋国。

  公元前364年,丁巳年

  秦献公在石门这个地方,把韩、赵、魏三国的联军打得大败,斩杀敌军六万人。周天子为此赏赐给秦献公绣有华美花纹的礼服,表示对秦国这次胜利的认可。

  公元前362年,己未年

  魏国在浍水一带击败了韩国和赵国的军队。秦国和魏国在少梁交战,魏军吃了败仗,连魏国的公孙痤都被秦军俘虏了。

  这一年,卫国的声公去世,他的儿子成侯速继承了君位;燕国的桓公去世,他的儿子文公即位;秦献公也去世了,他的儿子秦孝公继位,秦孝公当时已经21岁了。

  那时候,在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实力强劲的大国,在淮河、泗水之间,还有十几个小国家。楚国和魏国都和秦国接壤。魏国修筑了长城,从郑县沿着洛水往北,一直到上郡;楚国占据了汉中,往南还有巴郡、黔中郡。这些国家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狄,看不起秦国,排斥它,不让秦国参加中原各国的会盟活动。秦孝公心里憋着一股气,决心要振奋起来,施行德政,整顿国家,让秦国强大起来。

  公元前361年,庚申年

  秦孝公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以前我们秦国的穆公,在岐山、雍邑一带,一边修养品德,一边训练军队。向东平定了晋国的内乱,把国土扩展到黄河边上;向西称霸于戎狄地区,开疆拓土上千里。周天子封他为诸侯之长,各国诸侯都来祝贺,为我们秦国的后世开创了辉煌的基业。但后来厉公、躁公、简公、出子在位的时候,国家内部动荡不安,一直忙着处理内乱,根本顾不上对外发展。韩、赵、魏三国趁机夺走了我们祖先在河西的土地,这是我们秦国最大的耻辱。我父亲献公即位后,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栎阳,还想着向东讨伐,收复穆公时期的旧地,恢复穆公时的政令。我每每想起先君的心愿,心里就特别难受。不管是外来的宾客,还是本国的大臣,谁要是能想出奇谋妙计让秦国强大起来,我就给他高官做,还分封土地给他。”

  卫国的公孙鞅听说了这个命令,就向西来到秦国。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庶出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