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答疑解惑,名声渐渐传开!-《我在七星宗签到成圣!》

  “熟悉感?”

  楚归鸿和李玄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了然。

  是他!

  一定是后山那位神秘的剑道前辈!

  他竟然离开了后山范围,并且在宗门之外出手了!

  还是为了救下一个七星宗的内门弟子!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位前辈对七星宗至少是抱有善意的!

  甚至可能在暗中关注着宗门弟子的安危!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此事本座知晓了。”

  楚归鸿压下心中的激动,面色恢复威严。

  “晴雪,你受惊了,此次任务完成,奖励加倍。今日之事,列为宗门机密,不得对外透露半分,以免惊扰了前辈清修,明白吗?”

  “弟子明白!”叶晴雪连忙应道。

  “下去好生休息吧。”李玄山也和蔼地补充道。

  待叶晴雪退下后,偏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师兄,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

  李玄山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兴奋。

  “这位前辈,与我七星宗确有渊源,而且还在暗中庇护我等!”

  楚归鸿缓缓点头,眼神深邃:“这是一桩天大的机缘。”

  “但愈是如此,我等愈要谨慎。前辈不愿现身,自有其道理。”

  “传令下去,暗中扩大后山的守护范围,但依旧严禁打扰。”

  “另外,宗门弟子在外行事,也需更加规整,莫要堕了宗门名声,以免惹前辈不悦。”

  “是!”

  两位七星宗的巨头,因为这次事件,心中对那位“神秘剑道前辈”的存在,再无怀疑,并且将其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叶北,此刻正拿着鸡毛掸子,认真地清扫着书架顶部的灰尘。

  叶晴雪黑风渊遇险并被神秘高手所救的消息,虽然被宗主严令保密,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一些当日看到叶晴雪苍白着脸、急匆匆前往主峰的弟子,以及任务堂奖励加倍的下发,还是引得小范围内流言四起。

  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叶晴雪师姐外出任务时,遭遇强敌,幸得一位隐世的宗门前辈出手相救,那位前辈剑道通神,修为深不可测。

  这无疑给“神秘前辈”的传说又增添了几分真实的色彩和传奇性,引得无数弟子心生向往与猜测。

  作为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叶晴雪休息了一日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但细心之人能发现,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丝以前没有的坚毅和沉淀。

  她来藏书阁的次数更加频繁,修炼也变得愈发刻苦。

  这一日,她又在藏书阁遇到了难题,是关于灵力在特定经脉中运转的滞涩感。

  “叶北哥哥,”她捧着书卷,眉头紧锁。

  “这‘碧波诀’强调灵力过‘风池’、‘肩井’时需如溪流潺潺,绵绵不绝,可我每次行至此处,总觉略有阻滞,虽不影响大局,却难以达到秘籍上所说的圆融贯通之感,这是为何?”

  叶北放下手中的古籍,略一沉吟。

  这问题在于叶晴雪修炼的《碧波诀》只是玄阶下品功法,其本身的行功路线就并非最优,几处经脉节点的转换颇为粗糙,存在天然的微小瓶颈。

  对他来说,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优化甚至重构这条运行路线。

  但他自然不会直接说出来,而是笑了笑,走到一个布满灰尘的书架角落,抽出一本几乎散架的兽皮笔记。

  “我记得这本《水元杂记》里,提到过一位前辈修炼水属性功法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

  他吹开灰尘,翻到某一页,指着上面潦草的字迹和简陋的经脉示意图。

  “那位前辈发现,并非灵力不足或运转有误,而是在经过‘风池’穴前,先分出一缕细微灵力,短暂刺激一下‘天牖’穴,如同先行疏通河道,再行主流水流便会顺畅许多。”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效果因人而异,你可以试试,但务必小心,若有任何不适,立刻停止。”

  这方法并非直接修改功法,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取巧的辅助技巧,能有效缓解瓶颈感,却又不会显得太过惊世骇俗。

  叶晴雪依言默默尝试,片刻后,美眸猛地一亮。

  “真的顺畅了很多!虽然灵力消耗稍微大了点,但那种滞涩感几乎消失了!”

  “叶北哥哥,你真是太厉害了!怎么什么偏门的知识都知道!”

  叶北谦逊地笑笑:“不过是看的杂书多了些,记性好点罢了。修行终究要靠自己体悟。”

  这时,旁边一个也在查找功法瓶颈解决方法的内门弟子,恰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忍不住凑上前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道:“叶……叶师兄,打扰一下。”

  “我修炼‘崩山拳’时,发力总觉后劲不足,拳出七分,力已先衰,不知……不知你可曾在哪本书里看到过类似情况的解决之法?”

  这弟子问完就有些后悔了,叶北师兄理论再丰富,也不可能精通所有功法吧?更何况“崩山拳”只是黄阶上品的拳法。

  叶北看了他一眼,略作思考状,然后走向另一个书架,抽出一本《炼体小解》,道:“崩山拳讲究瞬间爆发,对腰腿发力以及灵力瞬间输出的协调要求极高。”

  “可能是‘承山’、‘伏兔’二穴蓄力不足,或灵力爆发时与肌肉震颤的频率未能完美契合。”

  “你不妨试试,在出拳前,刻意将部分灵力先沉于足底,触地借力,再节节贯穿而上,同时注意出拳刹那,控制灵力不是喷涌,而是如同弓弦崩弹……”

  那弟子听得似懂非懂,但觉得大有道理,连忙道谢,拿着书到一旁仔细研读去了。

  这一幕被不少在藏书阁的弟子看到。

  一开始大家只是好奇,后来陆续又有几人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上前请教,叶北总能从各种犄角旮旯的“古籍”、“杂谈”、“笔记”中,找出看似荒诞不经、却又直指问题核心的“偏方”或“理论”。

  虽然这些方法不能直接提升修为,却往往能巧妙地解决一些困扰他们许久的修炼难题。

  渐渐地,“藏书阁的叶师兄虽然修为不高,但理论功底极其扎实,堪称活典籍”的名声,悄然在内门甚至部分外门弟子中传开了。

  来找他“探讨”修行理论的弟子,也日渐增多。

  叶北乐得如此,这既能帮助同门,又能完美掩盖他自身真正的见识,还能打发无聊的时间。

  他总是那套说辞:“我都是在些旧书里看到的,不一定对,大家参考参考。”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他谦逊,却无人想到,他指出的每一条“偏门理论”,其背后所蕴含的,是远超他们想象的无上智慧。

  叶北很享受这种隐藏在幕后,看着众人因他一点点“拨动”而进步的感觉。

  这一日闭阁后,叶北正欲休息,神色忽然微微一动。

  通过神识对宗门周边区域的感知,他察觉到一队人马,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血腥气和煞气,朝着七星宗山门而来。

  看其衣着打扮,似乎是邻近的宿敌——血妖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