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21

  忍无可忍之下,这位猛将终对吴郡、丹阳的世家举起了屠刀。

  以杀戮慑服人心,用鲜血警示他人,意图赢得扬州当地世族的畏惧与支持。

  最终如何?

  孙坚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得逞了,凭借屠刀,他成功震慑了一部分扬州世族,使得治下士族暂时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抗他。

  然而,暗地里,汹涌的激流早已澎湃不止。

  “当真如此?”

  袁术听完杨弘的汇报,眉头微皱,冷声道:“速速了结他!他不是杀了不少扬州世族,结下诸多仇怨吗?”

  “去暗中联络这些人,让他们对孙坚下手。”

  “务必尽快除掉孙坚。”

  “但切记,绝不能让人察觉此事与我有关。”

  “此外,待孙坚死后,最好能将孙策及其麾下部将一并带回。”

  “传国玉玺我要,孙策和孙坚的旧部也一样不能少。”

  “如今我总算明白了!我麾下缺的就是像赵云、黄忠这样的绝世猛将。”

  “若我手中有此等猛将,何至于屡次被苏烨俘虏羞辱?”

  “尤其是孙策,你们平日里多留意天下尚未被招揽的猛将,统统给我收归麾下,我必重用,明白吗?”

  几次教训总算是让袁术长了些记性。

  这让阎象等人略感欣慰,当即拱手应道:“喏!属下谨记!”

  就连纪灵等将领也未出言反驳,更未因此恼怒。

  毕竟,同样的失败让他们也深有同感。

  若麾下多几员绝世猛将,当初是否就不会败北?

  为了避免第三次蒙受奇耻大辱,他们宁肯多些猛将来分权,也好过再度 ** 。

  况且,唯有不断取胜,袁术的势力才能扩张,权柄才能增强。

  这一点,他们看得一清二楚。

  一日多后……

  江夏水军平安驶过庐江与九江地界后,袁术与庐江太守陆康等人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这表明苏烨此次出兵并非冲着他们而来。

  当水师船队继续东行,抵达丹阳郡与吴郡沿海时,消息很快传到了孙坚军中。孙坚立即下令水军加强戒备,密切监视江夏水军的动向。

  "苏烨这到底意欲何为?"望着江夏战船穿过辖区径直驶向东海,孙坚眉头紧锁地自语道。

  谋士张昭出列禀报:"主公,下官刚从徐州得到消息,糜氏家族正打算与苏烨联姻。这支水军很可能是为迎亲而来。"

  作为徐州人士,张昭虽在扬州孙坚帐下效力,仍与故土保持着密切联系,能够及时获取徐州方面的情报。

  "哦?"孙坚惊讶道,"糜氏竟选择了苏烨?先生曾说过,这徐州糜氏乃天下数一数二的豪商,其家资之厚令人咋舌。"

  "确实如此,"张昭点头道,"糜氏积累的财富少说也有数百万金,粮草储备更是不计其数。如今他们投靠苏烨,此人实力必将大增。他那套新政专门针对士族,实乃心腹大患!"

  孙坚轻抚胡须沉吟道:"依你之见,我们能否从中截取糜氏财富?若能得其半数资财,短期内军需粮饷便再无后顾之忧,甚至还能扩编军队......"

  (

  孙坚对糜家的财富起了贪念,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那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主公切莫冲动!"

  张昭闻言大惊,急忙劝阻:"主公明鉴!江夏水师实力雄厚,光是五十余丈的巨舰就有上百艘。我军水师刚刚组建,无论战船还是士卒都远逊于苏烨的江夏水师。"

  "如今我军在扬州立足未稳,又与刘表相持不下。"

  "此时万万不可为这点钱财得罪苏烨。"

  "即便侥幸得手,也必将招致苏烨全力报复!"

  "您别忘了,除去**,他还有江陵水师和襄阳水师。"

  "这两支水师合计三四万人马,到时我军如何抵挡?"

  "若刘表与苏烨联手,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恳请主公三思!"

  这些钱财虽诱人,却如毒刺般触碰不得。

  张昭自然明白这笔财富对孙坚意味着什么。

  但有些东西能碰,有些则万万不能。

  就像那传国玉玺,张昭认为此刻不宜收入囊中。

  那不过是块石头罢了。

  眼下若强行占有,只会招致袁术、袁绍、刘表等诸侯的敌视。

  张昭曾试探性地询问孙坚是否持有玉玺,建议将其交出。

  但孙坚每次都矢口否认。

  袁术等人岂会不知 ** ?

  既然孙坚执意否认,张昭也无可奈何。

  但这次糜家的钱财,是绝对不能动的。

  否则必将自取 ** 。

  "唉!"

  孙坚听罢,长叹一声。

  这些道理他又岂会不懂?

  "实在可惜!太可惜了!"

  孙坚长叹一声,神情落寞道:"只能作罢了!"

  他原本计划与陶谦结盟,共同对付糜氏和苏烨麾下的江夏水师。然而思及即便取胜,也需面对苏烨的雷霆之怒及更强大的军力,只得放弃这个诱人的念头。

  "为何天时地利尽归苏伯渊?此子当真令人眼红!"孙坚不甘地感慨。他时常幻想,若能拥有苏烨那般气运,何至于沦落至此境地。

  侍立一旁的张昭深有同感,附和道:"确实,苏烨此人颇得上天眷顾。不过主公无需过分忧虑——自他推行新政那日起,便已与天下士族势不两立,注定无法全身而退了。"

  "这天下终究是士族的天下。昔日王莽覆辙犹在眼前,苏烨的土地公有等政策与其何其相似?即便荀爽、蔡邕等名士随他胡闹,也不过是被蒙蔽心智罢了。"

  "先生所言极是。"孙坚表面赞同,心中却另有思量。他深知士族傲慢,自己出身寒微亦遭轻视,若非压制吴郡士族,岂能在扬州立足?想来苏烨选择新政,必是面临同样困境。

  苏烨迎娶荀采并获得荀家支持一事,被孙坚刻意忽略了。

  泰山郡内,

  "糜氏竟与荆州牧苏烨联姻?还要举族迁往荆州?"陶谦从长子派来的信使处得知这个惊人的消息,顿时面色阴沉,咬牙切齿道:"糜竺!苏伯渊!你们竟敢如此欺我?"

  "我待糜氏这般优厚,你们却做出这等选择?"

  "难怪先前糜竺百般推脱与商儿的婚事,原来是瞧不上我这徐州牧,想去攀附苏烨?"

  "简直欺人太甚!"

  "此事绝不善罢甘休!岂能让你们称心如意?"

  "既是我徐州的资财,你们休想带走分毫!"

  "来人,速召曹豹来见!"

  不多时,曹豹奉命前来。陶谦将糜氏与苏烨联姻之事告知后,沉着脸吩咐:"我即刻率五千精骑赶回郯城,此地暂由你主持,务必稳住臧霸,可有难处?"

  "属下...定当竭尽全力!"曹豹略作迟疑,连忙抱拳应命。

  他万万没想到会听闻如此惊人的消息。

  看来陶使君这是被糜氏当众打脸了?

  当真有趣!

  "糜氏竟要举族投奔荆州?还攀上苏烨这棵大树,倒是走了大运!"

  "不过这么一来,他们在徐州的产业可就都空出来了..."

  "得赶紧给家中传信,让他们设法从糜氏手中低价收购些店铺田产。"

  "绝不能便宜了陈氏那帮人!"

  曹豹暗自盘算着。

  毕竟徐州的好产业早被各家瓜分殆尽,如今这机会千载难逢。

  此刻糜家要离开,势必腾出大片利益,他如何甘心错过?

  "好!就这么定了!"

  "记住!千万不要主动进攻,维持对峙即可,明白吗?"

  陶谦仍不放心地再次嘱咐。

  "是!末将明白!"

  曹豹抱拳应道,心中暗想:即便你不说,我也不会去白白送死。

  他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连臧霸那般猛将都敌不过,贸然出阵不是自取 ** ?

  他还没活够呢!

  "去吧!我也该动身了!"

  陶谦挥退曹豹,当即集结全部五千轻骑,带着两日口粮疾驰赶往郯城。

  待陶谦一走,曹豹立刻派出快马加急送信,严令信使务必抢在陶谦之前抵达。

  若等陶谦全面插手,到手的肥肉怕是要少啃几口了。

  一日疾行,陶谦终于赶到郯城北门。

  长子陶商早已带人等候多时。

  "父亲!您总算回来了!"

  陶商满脸喜色地迎上前。

  "住口!"

  陶谦冷着脸喝断,急问道:"糜家现下如何?可还在城中?"

  "这个..."

  陶商支吾道:"人还在...不过他们已将大半家财运出城了。"

  "什么?!"

  陶谦勃然大怒:"还不速速带路!"

  "父亲且慢!"

  陶商慌忙拦住:"江夏水师万余精锐正在护送糜家,那苏烨早派了战船来接应啊!"

  陶谦之子急声劝阻:“父亲切莫意气用事!敌军兵强马壮,我观之远非我军可比。”

  他暗自思量,即便是父亲麾下最精锐的丹阳兵,也难与江夏水师抗衡。

  “此话当真?”陶谦勃然变色,“你竟纵容苏烨兵马入城?守城之责何在?为何不加阻拦?”

  此刻陶谦怒火中烧。郯城乃他根基所在,岂料竟被敌军长驱直入。

  “孩儿实已竭力阻拦!”陶商委屈辩解,“可糜氏早已暗中引敌入城。郯城仅驻守五千兵马,孩儿怎敢以卵击石?”

  “竖子无能!”陶谦愤而跺脚,翻身上马厉喝,“还不上马随行?且随为父会会这江夏水师!”

  说罢扬鞭策马,亲率五千铁骑驰往城东。

  未几,驻守城东要道的江夏水师发现陶谦大军,立即通禀黄盖。黄盖当即率军列阵,凛然高呼:“来者止步!”

  只见数千精锐瞬息结阵,军魂显化,数十丈气血狼烟直冲云霄,威压之势令陶谦大军遍体生寒。

  陶谦急忙勒马止军,面色铁青喝道:“尔等何人?擅闯徐州,兵临郯城,莫非欺我徐州无人?”

  黄盖抚髯大笑:“某乃荆州牧麾下江夏水师主将,黄盖黄公覆是也!”

  奉我主之命,特来迎娶侧室,并护送糜氏家族前往荆州;

  此乃情理之中,吾等行事光明磊落,未在郯城有半分逾矩,何来仗势欺人之说?

  阁下身为徐州牧,怕是有所误会吧?

  反倒是阁下亲率数千铁骑,杀气腾腾直扑糜氏居所,究竟意欲何为?莫非是要为难糜氏一族?

  黄盖神色骤然转冷,目光如刀锋般逼视陶谦,静候其答复。

  陶谦突觉背脊发凉,仿佛生死已悬于一线。

  他暗自惊骇:苏烨帐下将士竟强悍至此?

  区区水师离船上岸,竟能列阵如林,气势如此骇人?

  莫非此人已天下无敌?

  此等人物,还是莫要轻易开罪为妙!

  既然糜氏迁往荆州已成定局,不如顺水推舟......

  陶谦自然不愿承认是畏惧黄盖与苏烨之威。

  想到此处,他陡然放声大笑:黄将军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