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我一介白身,功名未立,你们就敢倾族相托?”

  莫非老爷子真有洞悉未来的慧眼?

  但数日相处下来,这位外祖父确实给他深谋远虑之感。

  “哈!”

  黄平朗笑道:“非是赌性使然,而是我们父子信得过自己的眼光,更信得过你苏烨的能耐;”

  “如何?可敢接下?”

  “这不仅关乎利益,更系着重任!”

  “应下此事,便意味着要担起黄家未来的兴衰。望你莫负所托。”

  既然族中乏人引领家门兴盛,择明主而事亦是自古常理。

  苏烨朗声大笑,豪迈回应:"既然外祖父与舅舅这般信任我,苏烨岂有推辞之理?这份重任我接下了,好处自然也却之不恭!"

  他确实对黄氏家族那数千名经验丰富的工匠极为看重。如今苏家虽有其母培养的数十位匠人,加上新收的数百学徒,但与黄家成熟的工匠团队相比仍显不足。要快速生产大量军备并持续改进,黄家的支持至关重要。

  "很好!"黄平欣慰颔首,对身旁的黄承彦示意道:"即日起,黄家上下听凭调遣!承彦会随你前往邓县协助,老夫留守沔阳。有任何需求尽管吩咐,黄家必当全力配合。"

  黄承彦笑着拱手:"伯渊表弟,今后可要多多关照了!"

  "必不负所托!"苏烨郑重点头,随即提出具体需求:"需在十个月内打造三千具秦弩、三百具元戎弩、千具神臂弓,以及百万支箭矢。这是元戎弩的图纸。"说着将图纸递给黄平。

  黄平仔细审阅后,胸有成竹道:"十个月足矣!其实半年即可完成。银钱之事不必挂心,黄家自会解决。"

  [

  “说好全力相助,怎可收你的钱?那成什么了?”

  “你连如此珍贵的图纸都放心交给我,我岂能让你吃亏?”

  “快别提这个了!”

  黄平面露愠色地摆摆手,继续问道:“除了这些,可还有其他需要?尽管开口。”

  “我算看出来了,你小子是在为战事做准备吧?”

  “看来你也察觉这天下即将大乱了啊!”

  “老爷子果然没看错人,你确有远见。”

  “哦?”

  苏烨闻言诧异:“大舅的意思是,你们也预见了乱世?料到太平道要 ** 了?”

  果然,天下能人辈出!

  有识之士何其多?

  暗中备战之人,恐怕不止他一个。

  单是那些在背后支持太平道的世家豪强,必然早有筹划。

  “太平道?”

  黄平微微一怔:“他们也要 ** ?”

  .......

  “咦?”

  苏烨同样疑惑:“大舅说的不是太平道?”

  “真不是!”

  黄平摇头,将黄老太爷与荆襄各大家族掌舵人的研判告知苏烨:“黄、蔡、蒯、庞等家族经年探讨,一致认为天下将有大乱。”

  “原来如此!”

  苏烨心悦诚服地点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诸位老爷子慧眼如炬!”

  若非仗着前世记忆,他未必能看得如此透彻。

  苏烨郑重道:“老爷子们判断无误!这天下确实要大乱了!”

  “太平道不过是个开端罢了!”

  「时不我待,我们须未雨绸缪,在天下大乱前积蓄足够的力量;」

  「更要把握良机,顺势而起,成就一番伟业。」

  黄平与黄承彦相视颔首,继而问道:「既为乱世筹谋,为何未闻战甲之事?」

  苏烨唇角微扬:「正要谈及此事。」

  「吾改良冶铁之术,创出高效优质的新法,更革新了甲胄锻造工艺;」

  「家母已率人在邓县隐秘处建起工坊;」

  「然新法干系重大,在羽翼未丰前不宜外泄;」

  「黄府人多口杂,难免混入各方眼线;」

  「故需一批可靠匠人随我前往邓县密造战甲;」

  「此事还须承彦表兄主持,不知大舅与表兄意下如何?」

  虽母亲亦可掌管,

  但委实分身乏术。

  苏烨不愿母亲过劳,只得请黄承彦这位得力干将出力。

  「新式冶铁法?」

  黄平父子面露惊色:「竟是何等妙法?成效几何?耗费几许?」

  苏烨答道:「与其称冶铁,不如谓炼钢之术。所出钢料媲美精铁,质佳效卓,产量可达寻常冶铁的数十至上千倍;」

  「所耗资财反较旧法低廉许多。」

  若非当下条件所限,

  缺乏完备配套,

  以苏烨之才慧与前尘见识,原可创出更高明的炼钢法门。

  「竟至于此?」

  黄家父子震动非常:「效率翻数十番?直出精铁?着实骇人听闻。」

  「然若是伯渊所为,倒也合乎情理!」

  「无怪乎这般谨慎。」

  「此等神技,自当慎之又慎。」

  “我同意此事,近日将筛选500名忠实可靠的工匠,连同其家眷一并交付于你。”

  黄承彦亦点头应道:“我这边同样无碍!”

  “好!”

  苏烨欣然道:“那此事便如此定下了。”

  翌日清晨,苏烨一行人启程前往邓县。

  黄承彦携妻女一同随行。

  数日后,

  黄平亲自护送五百工匠及其家眷抵达邓县,将人员交予苏烨。

  苏烨直接将众人安置于隐秘基地中。

  与此同时,基地内竖立起数座高炉。

  大量铁矿石、煤炭等物资通过隐蔽通道源源不断送入基地。

  待钢锭炼成,部分被送至水力锻造工坊进行加工锻打。

  在巨型锻锤下,钢锭迅速成形,化为山纹甲片、步人甲甲片、精钢武器、马蹄铁等物。

  凭借高效工艺,三千套山纹甲仅耗时两月便悉数完成。

  此外,还打造出不少步人甲及配套的精钢武器。

  ……

  一月余后,

  “表弟,老太爷听闻你在搜集精神类秘术,特遣死士送来一卷残篇!据传乃是昔日阴阳家秘术之一,你且看看是否合用?”

  黄承彦突然寻到苏烨,递上一副残卷说道。

  恰因近日得知苏烨暗中探询此类秘术,作为苏家内部之人,他自然知晓些许内情。

  遂即刻传信至黄家。

  黄老太爷对此极为重视,立时从家中寻出此残卷。

  “哦?阴阳家?”

  苏烨讶异地接过残卷问道:“世间竟真有阴阳家?且其精神秘术确有其事?”

  “不然呢?”

  黄承彦闻言,失笑道:“阴阳家昔年自是存在的,不过终究湮没于历史长河罢了!”

  “相传,在先秦之时,武道并非如今这般模样;”

  “那时尚有内功心法,能飞檐走壁的剑客豪侠,亦存玄妙术法;”

  “然秦末之际,天地忽生莫名异变,灵气枯竭,修炼之路就此断绝;”

  “后世先辈穷究兵家劲力与气血之道,方开创出当今武道体系。”

  “竟是如此!”

  苏烨微微颔首。

  关于灵气断绝之事,他早已知晓。

  昔 ** 曾凭借过人悟性,试图推演相关 ** 进行修炼。

  终究未能成功。

  问题并非出在 ** 本身。

  “故而这精神秘术未必能练成!伯渊你需量力而行,切莫强求!”

  黄承彦语重心长道。

  他担心苏烨过于执着。

  多少天资卓绝之辈,皆因固执己见而误入歧途。

  如今黄家已将未来托付于苏烨。

  自然不愿见他出任何差池。

  “我明白。多谢表兄,也请代我向外公致谢。”

  苏烨含笑应道。

  “好说!”

  黄承彦展颜一笑:“若无他事,我便先行告辞了!”

  言毕,黄承彦转身离开书房。

  苏烨送至门前,待其离去后,方展开残卷潜心参悟。

  约莫盏茶功夫,

  【你精研阴阳家六魂恐咒残卷,洞悉精神与灵魂之妙,不仅补全了六魂恐咒,更将其改良升华。】

  【你继续探究精神奥秘,融合前世见闻与道家典籍,独创炼神之法,并衍生出诸多精神秘术:灵魂之刺、精神震慑、读心术、善恶感知、精神契约......】

  【炼神法】:修习此法,可淬炼精神,壮大神魂本源。

  【灵魂誓约】:以意念构筑约束,违背者将遭受灵魂反噬,反噬强度取决于立约双方精神力差距及条款严苛程度。

  灵光乍现,

  苏烨结合自身需求,将诸多创意整合为各类绝技与心法,并将其完全领悟。

  "大功告成!"

  最后一道灵魂秘法成形时,苏烨蓦然睁眼,难掩喜色:"先前总忧虑机密外泄,担忧身边出现叛徒;"

  "如今掌握了他心通、善恶辨识与灵魂誓约,这些困扰都将迎刃而解!"

  作为跨越时空的重生者,

  前世记忆令他对旁人始终存有戒心,常怀隐忧。

  而今,这个根本性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下一步,需要打造一件秘宝来承载灵魂誓约;"

  "只需在功勋殿安放此物,要求兑换者面对秘宝立誓,便能实现保密约束;"

  "但这就要求秘宝必须具备自动截取立誓者精神印记的功能;"

  "这倒难不住我!"

  思及此,苏烨开始潜心推演。

  约莫一刻钟后,

  【你以灵魂誓约为核心,融合机关术与精神本质,成功研创出秘宝·誓约石锻造术。】

  "成了!"

  苏烨露出满意笑容,继而沉吟道:"炼制誓约石的材料,必须蕴含灵性;"

  "极品玉石似乎是最佳选择;"

  "好,就这么定了!"

  随即,苏烨从私人珍藏中取出十二块顶级玉料。

  耗费两日时光,成功炼制出整套誓约石。

  这期间因锻造过程极度消耗精神力,而他才刚创立炼神秘法,仅修炼数日而已。

  若不是自身精神力量出众,耗费的时间必定更加漫长。

  "暂且不论其他,功勋堂的契约之石确实需要重新设计外观;"

  "不如将其镶嵌在石碑之内;"

  "届时直接将石碑竖立在功勋堂门前即可。"

  "对了!功勋堂所有人员都必须先行签订契约,并详细告知契约签订流程!"

  苏烨经过反复推敲,又耗费半小时将所有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都完善妥当。

  随后才开始着手实施。

  耗费整日时间,苏烨陆续完成了功勋堂、秘密基地、亲卫部队、医学院关键区域、苏氏商行、筹备中的情报机构、暗影卫训练营地以及派往太平道的潜伏人员等重要场所的契约签订。

  完成这些工作后,苏烨终于长舒一口气,彻底放下心来。

  "嗡!"

  就在此刻,苏烨突然感到神思清明,浑身轻松。

  他明白这是自身心境得到了提升。

  "哦?还有额外收获?确实不错!"

  苏烨面露喜色。

  可谓是好事成双!

  ......

  转眼又过一月有余,

  "总算为亲卫部队配齐了战甲和兵器!现在只差战马和系统训练了!"

  望着阳光下整齐列队、银甲生辉的亲卫部队,苏烨满意地点头。

  转向身旁的黄忠询问道:"汉升,士兵们的识字教育进展如何?都能读写书信了吗?"

  "十日前就已全部达标!"黄忠斩钉截铁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