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最好找个与世隔绝的隐秘场所,否则一旦泄露......"

  单是那套炼钢秘法,就足以招来灭顶之灾。

  苏母闻言郑重点头,平复心绪后肃然道:"你心里有数就好!交给为娘吧!"

  "要说隐秘之处,城西你要的那座庄子再往西数里,有处天造地设的山中盆地——"

  "四面临崖,唯有一条天然溶洞贯通内外,堪称绝地!"

  “那是我们家族的一处秘密军械研究场所,占地颇广,约有二十余亩,非常适合作为隐蔽据点。”

  她思来想去,只有那里最让人安心。

  “哦?竟然有这种地方?母亲是何时发现的?”

  苏烨面露讶异。

  苏母略带得意地轻抬下巴:“那是我幼时一次贪玩……咳!是偶然间发现的宝地。除了我和你父亲,仅有你外公知晓此处,安全性无须担忧;”

  “只是日后运送矿石等物资会有些不便。”

  毕竟山路崎岖难行。

  “这倒无妨!”

  苏烨胸有成竹:“届时可视情况拓宽道路。此外,待我私兵练成,既能负责物资运输,亦可驻守防卫。”

  若非如今实力尚弱,本可堂而皇之派兵镇守。

  “言之有理!那我尽快安排可靠之人着手研究生产。”

  苏母颔首赞同。

  ……

  辞别母亲后,苏烨如常晨练。

  先打了两遍易筋锻骨功。

  收功时,只觉通体酥麻温热,浑身充满活力,筋骨松快无比。

  “可惜每日至多练两遍。接下来该练五形拳了!”

  又打了两遍五形拳,气血体魄皆有所精进。

  但真正的蜕变还需日积月累。

  苏烨已隐约触摸到明劲门槛,能感知肌肉劲力运转。

  奈何体魄气血尚未达标,不敢贸然尝试。

  “照此进度,至少还需苦练一两月!太慢了!或许该钻研消化吸收之法,试着创出某种 ** 来加速能量摄取积累,促进体魄蜕变。”

  按着咕咕作响的肚子,苏烨边往膳堂赶边暗自筹划。

  时间紧迫,他必须迅速提升实力,才能在险境中保全自己。

  ......

  清晨刚过,苏烨便来到华佗面前,恭敬行礼道:“先生, ** 前来求教医术,不知该从何处入门?”

  华佗随手从案几上捧出几捆竹简和几册兽皮卷轴,推到苏烨面前:“先把这些典籍熟读,通过考校再谈其他。”

  “是。”苏烨干脆应下,捧过书卷便凝神翻阅。他的目光如掠过水面的飞燕,飞速扫过字句,却能将晦涩医理尽数吞纳于心。

  华佗瞥见少年近乎儿戏的翻页速度,眉头不由自主地跳了跳。本想出言训诫,但想起这少年往日展现的惊人悟性,终究按捺下来——且待考校时再见分晓。

  “嗒!”

  竹简合拢的轻响打破寂静。不过半个时辰,苏烨已将所有典籍整齐码好,抬头时眼中流转着洞彻的光芒:“先生, ** 已通读全篇,自问领悟尚可,请先生查验。”

  “哦?”华佗捻须颔首,随即接连抛出十余个精深问题。无论考校 ** 字句,抑或诘问临床应变,少年皆对答如流。更令人惊异的是,其见解往往另辟蹊径,却总能在医理根基上开出新意。

  待最后一道难题被完美拆解,老者长吐一口郁气:“你这哪是开窍?分明是醍醐灌顶!照此进境,怕是不出三载,老夫这项人头便该让贤了。”望着眼前青出于蓝的少年,华佗终于体会到了当年同行们看他时那种复杂心绪。

  "嘿嘿,全靠指点!您整理的医典简明扼要,帮我摸清了医道门径!"

  "现在连我私藏的医书都能融会贯通了!"

  苏烨含笑拱手。

  "善!"

  华须抚须颔首:"有用便好!来,继续修习!让老朽看看你能走多远!"

  "趁这几日得闲,若能一气呵成完成学业,便是老夫最大的欣慰!"

  "往后要筹建医馆,怕是无暇分身了!"

  半个时辰前,苏烈已来商定医馆选址,议定收徒章程。

  暂定邓县苏氏别院为馆址。

  首期学子拟从苏家佃户与附近流民子弟中择选,年岁限十至十五少年。

  约莫三四日便可筹备停当。

  "谨遵师命。"

  苏烨郑重应下。

  ......

  华须当即悉心传授医道。

  教学过程出奇顺畅。

  老者从未这般酣畅淋漓。

  每授一诀,苏烨不仅能过耳不忘,更能闻一知十。

  无需反复讲解。

  进境一日千里。

  日间受业后,苏烨更会对照前世记忆中的医籍参详推演。

  医术造诣突飞猛进。

  短短四日,华须便觉毕生所学已倾囊相授。

  “我这儿的东西都被你学光了!连各种医案都给你讲透了,现在只差上手实践了!”

  “依你那逆天的悟性,动手操作估计也难不倒你!”

  “恭喜出师!”

  “正好医学院快开学了,我就不留你了!你出师了!”

  华佗神色复杂地看着苏烨,话里话外都是赶人的意思。

  他行医几十年,钻研了大半辈子,没想到短短四天就被这小子榨干了毕生所学。

  华佗心里酸溜溜的——这天赋,老天爷也太偏心了!

  “哪儿的话!先生谬赞了,我要学的还多着呢!”苏烨谦虚一笑,接着道,“对了,先生,我得去趟宛城,那边有位重症病人急需救治。”

  “此人既是我亲戚,又关乎能否招揽一员大将,可否请您同行看看?”

  这几日修炼加食补,他自觉体力已与常人无异,足以赶路。

  组建私兵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而黄忠正是统兵练兵的不二人选。

  “哦?”华佗眉头一挑,“你医术多有胜我之处,何必多此一举?自行前往便是。”

  苏烨摇头苦笑:“医术归医术,名医还得靠声望。我这般年纪,学医不过数日,说医术超过您,谁信?”

  “为避免误会,还请您屈尊同行。”

  华佗闻言不禁失笑:"倒也是这个理!好!我便随你走一遭!不过此番诊治还是以你为 ** 当是出师考核了!"

  "如此甚好!有劳了!"

  苏烨欣然颔首:"事不宜迟即刻动身吧!马匹行装皆已备妥!"

  "你这孩子!走吧!"

  华佗笑着虚点苏烨,也不多言起身随行直赴宛城。

  自邓县至宛城二百余里快马加鞭午时前便至。在酒楼用过午膳后苏烨循着母亲所给地址寻至黄忠府前叩门。

  "二位是?"

  开门的是位鬓角微霜的魁梧男子面容憔悴布满忧色。

  "可是黄忠黄叔父?"

  苏烨上前递上信笺:"家父乃邓县县令苏烈家母出自沔阳黄氏此乃家母手书请过目。"

  这般称呼既合礼数又显亲近。

  "原来如此!"

  黄忠连忙接过信笺侧身相邀:"二位快请入内叙话!"

  宾主落座奉茶后黄忠展信细读忽地起身颤声问道:"信中言两位能救犬子可是真的?"

  说着向华佗深施一礼:"这位定是华神医!方才多有怠慢还望海涵!恳请先生为小儿诊治!"

  华佗与苏烨对视一眼,明白黄忠救子心切。没过多久,华佗便起身应道:"那便先去察看。"

  "多谢神医!请随我来。"黄忠面露喜色,连忙带着二人来到侧室。此时,病榻上的黄叙面色苍白,身形消瘦,不住地咳嗽着,状况颇为严重。

  "这便是我儿黄叙,恳请神医施救!"黄忠向华佗郑重行礼。

  华佗仔细查看后,并未立即回答,反而转向苏烨问道:"你觉得如何?"

  黄忠一时愣住,心中疑惑:这位苏烨竟也懂医术?

  苏烨淡定答道:"若我所料不差,应是肺炎,且已拖延多时。起因多半是寒症,可对?"

  "正是如此。"华佗含笑点头,"仅凭观察就能准确判断,你的医术已然超越我了。若由你医治,会如何施救?"

  黄忠闻言,惊讶地看向苏烨。没想到这位年轻人竟有如此医术?倘若真如华佗所言,儿子岂不是有望痊愈?想到此处,他不禁激动起来。

  苏烨上前再次检查后回答道:"常规疗法耗时月余,见效太慢。我恰巧研制了一种治疗肺炎的特效药,名为大蒜素,五日便可消除炎症,再配合驱寒药物,七日之内定能康复。"

  ——————

  “他的病情已拖延两年有余,即使治愈,仍需长期调养方能彻底康复,先生以为如何?”

  ......

  “大蒜素?”

  华佗面露疑惑:“此为何物?莫非是从大蒜中提取的奇药?当真对肺痨有效?”

  这小子总能带来惊喜。

  “正是!”

  苏烨肯定道:“大蒜本有杀菌之效,大蒜素乃其精华。只是提取繁琐,不易保存。”

  “若无异议,我即刻着手制备,早日救治黄叙,如何?”

  苏烨看向黄忠。

  “这......”

  黄忠仍不放心,转向华佗:“神医以为?”

  “尽管放心!”

  华佗笃定道:“苏小友医术已胜于我!有我从旁协助,绝无闪失!”

  黄忠闻言释然,向苏烨抱拳致歉:“公子见谅!恳请救治犬子,黄忠感激不尽!”

  “黄叔不必多礼!”

  苏烨连忙扶起黄忠:“既是同宗至亲,救治黄叙乃分内之事。”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准备器具药材。”

  黄忠郑重抱拳:“公子大恩,黄忠没齿难忘。若能救回犬子,愿效犬马之劳。”

  (苏母来信曾暗示招揽之意,黄忠心知肚明。)

  之前没来得及处理,眼下既然有了救黄叙的机会,黄忠当然不会视而不见,当即表明态度。

  “那黄叔就来帮我吧!”

  苏烨笑着拍了拍黄忠的肩膀,随即叫上华佗,直接离开了黄家。

  要提取大蒜素,需用到专门器具,黄忠家中自然没有,苏烨便前往宛城的苏氏商会分部赶制。

  宛城作为南阳首府,苏氏商会在此设有分号,甚至还有部分工坊,正好方便苏烨制作工具。

  这些都是他这几日了解到的情况。

  既然要改革商会,自然得先摸清现状。胡乱指挥可不行。

  半日后,

  望着苏烨手中那一小瓶大蒜素,华佗惊讶道:“竟能如此制药!取其精华?但这真的对肺病有效?”

  “拭目以待吧!”

  苏烨淡淡一笑,一边赶往黄家,一边答道:“它不仅对肺炎有效,对许多炎症亦有奇效,先生若有兴趣,日后可深入研究。”

  若非条件有限,他甚至想将磺胺和青霉素也做出来。至于配方和工艺?这几日研习医术时,他已凭逆天悟性全部推演而出。

  “哦?”华佗兴致更浓,“那我可得好好研究,你小子总能给人惊喜!”

  他暗觉收这徒弟真是明智之举。虽未正式拜师,但两人已心照不宣。

  当日,苏烨让黄叙服下大蒜素。不到一个时辰,他的咳嗽便明显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