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善谋国,更善谋身-《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后,

  随着地位和身份的改变,

  卢绾也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他亲眼目睹了刘邦和吕后,对其他诸侯王的打压和诛杀,心中不禁涌起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感觉。

  最终,

  这种危机感驱使他走上了造反之路,

  与昔日的好基友刘邦,反目成仇。”

  “唉……”刘邦闭眼,仰天长叹。

  这样一个个反下去,还能剩下几个?

  这就是帝王吗?

  高处不胜寒呐!

  视频继续播放,

  “卢绾造反时,刘邦已年过六旬。

  又因前一年秋日在征讨黥布时受的箭伤未愈,无法亲自出征,

  刘邦便委派樊哙前去镇压卢绾的叛乱。

  谁知樊哙出兵不久,

  就有奸人在刘邦面前进谗言,诬陷樊哙图谋不轨。

  刘邦听后勃然大怒,说道:‘樊哙见我病重,想必是盼我速死。’

  于是,他决定在战斗中更换将领。

  随后,汉帝召来陈平,

  命他以个人名义前往樊哙的军队。

  刘邦计划让大将周勃暗藏在传诏的车中。

  一旦到达军中,便立即宣旨处斩樊哙,

  再由周勃接替其位,

  继续征讨燕地。”

  看到这一幕,

  樊哙脸上的惊愕,逐渐转化为悲伤。

  旁边的萧何则痛心疾首的说道:“先杀卢绾,再斩樊哙!可他们,都是老兄弟啊!”

  卢绾和樊哙对刘邦从来都是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他们为了刘邦的事业,

  上刀山下火海,从来没有退缩半步。

  即便是面对秦军,

  面对强大的楚霸王项羽,

  他们都携手闯了过来。

  却没想到,

  在度过苦难,进入享福阶段的时候,

  他们兄弟之间却出现了裂痕,

  甚至到了刀刃相向的地步。

  樊哙的双眼闪烁着泪光,他哽咽道:

  “我们这些追随汉王南征北战的老兄弟们,最终都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吗?”

  刘邦看到樊哙的表情后,突然心中一痛。

  他顾不得其它了,

  三两步走到樊哙面前,一把将他搂入怀中。

  樊哙终于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我樊哙是个粗人,不懂你们朝堂上面那些弯弯绕。

  如今,我们帮你打下了天下,我樊口也没用了。

  如果你觉得我碍手碍脚,那就直接杀了我!”

  所有人里,刘邦最信任的就是樊哙。

  如果连樊哙都杀了,

  他刘邦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面对樊哙的喊话,

  刘邦双手死死抓住樊哙的肩膀,说道:

  “我已经跟你们保证过,不会轻易对你们动手!

  只要你们愿意交出兵权,

  助我稳住大汉江山……”

  刘邦话还没说完,樊哙却一把将他推开,

  还指着韩信怒吼了一声:“我不!!!”

  刘邦眼底闪过一丝杀机,随后又是不忍。

  就在刘邦有些迟疑不定,

  萧何、陈平准备上前打圆场的时候,

  樊哙突然又接着吼道:

  “赵匡胤回收兵权,好歹还请他的兄弟们喝了一顿酒!

  你刘邦嘴皮子上下一碰,就想白嫖咱的将士们,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刘邦、吕雉、萧何、陈平等人闻言,顿时齐齐一愣。

  紧接着刘邦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那好酒好肉,管够如何?”

  “这还差不多!”说完后,樊哙脸上的表情,也由愤怒转换为了欢喜。

  只留下一众位高权重的将领们,在风中凌乱。

  “樊哙这家伙,莫不是在跟陛下唱双簧?”夏侯婴心中嘀咕起来。

  “靠!着了樊哙和陛下的道了!”更多的人反应了过来。

  刘邦也很快意识到,

  眼前这位看起来粗里粗气的糙汉子,

  竟然就这么帮自己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毕竟连樊哙都愿意交出兵权的话,

  其他人还有什么借口推诿呢?

  “好兄弟!”刘邦再次狠狠的将樊哙抱在怀里。

  樊哙这时候突然轻声说道:“答应我,当个好皇帝。”

  刘邦身子一僵,而后回道:“相信我,老兄弟!”

  在刘邦与樊哙“缠绵”的时候,

  视频依旧在不疾不徐的播放着,

  “陈平和周勃奉命出发。

  但在这一路上,陈平心中却都非常的忐忑。

  陈平是真的不想杀樊哙,

  因为樊哙的关系网实在太过强大。

  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若是杀掉樊哙会得罪多少人。

  首先,樊哙是吕媭的丈夫,也就是当今皇后吕后的妹夫。

  若是杀掉樊哙,他陈平无疑将会得罪整个吕后家族。

  其次,樊哙是从沛县就跟随刘邦的老人,他在军中和朝堂里,有着数不尽的老兄弟。

  杀掉樊哙,也就意味着陈平在官场上的路,走到头了。

  再者,樊哙征战半生,他的将士们对他忠心耿耿。

  所以,杀掉樊哙还可能导致军中哗变,这也是陈平无法应对的。

  可这个命令是刘邦下达的,

  陈平能违抗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因为刘邦这时候,已经命不久矣,奄奄一息了。”

  刘邦,mmp…

  陈平,笑嘻嘻…

  樊哙:“哈哈哈哈!!!”

  众人:“……”

  “在找到应对之法后,

  陈平便在途中私下对周勃说:

  ‘樊哙乃陛下旧交,且是至戚。平楚之役,其勇冠三军,功勋最盛。

  不知陛下听了何人谗言,致有此非常之举。

  可一旦陛下气消,定会后悔下令去杀樊哙。

  兼有吕后和吕须从旁搬弄,最终难免归罪于你我二人。

  以我之见,不如先拿住樊哙,绑赴朝廷,

  或杀或免,

  听凭皇上自己处置。’

  周勃听后觉得很有道理。

  他虽然是个粗人,

  但对樊哙这种与刘邦亲如兄弟的人物,

  他多少还是有些忌惮的。

  于是,周勃回答说:

  ‘我只是个武夫,

  而先生你却是连张良都敬佩的智者。

  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陈平与周勃抵达樊哙军中后,

  即命人筑起高台,

  宣召樊哙前来接旨。

  樊哙不疑有它,孤身前来领旨。

  不料,在樊哙毫无防备之际,

  周勃突然从台后现身,

  并下令将樊哙擒拿,囚入囚车。

  樊哙正欲挣扎反抗,

  陈平忙走到樊哙身边,低声在他耳边解释了几句。

  樊哙听后默然,

  最终任由陈平等人将他押送回京。

  果然,陈平又算对了。

  在押送樊哙回京的途中,高祖刘邦驾崩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陈平心中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没有斩杀樊哙,否则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向吕后交代。”

  “其实,在刘邦死之前,朝堂内部权力的争夺,就已经异常激烈了。

  以皇后吕雉为代表的外戚吕氏,正试图取代开国老臣们,掌控军政大权。

  那些开国老臣自然也不愿意束手就擒。

  而汉高祖刘邦年老体衰,眼看将不久于世,

  陈平首要考量的,自然是如何自保,然后才能图谋其他。

  选择不杀樊哙,

  便正是基于这诸多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