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全面接受汉化的鲜卑-《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拓跋嗣收到奚斤的增援请求后,顿时勃然大怒。

  他之前故意忽视了崔浩的建议,采纳奚斤的建议,选择攻取城池,

  结果到头来却陷入了如此窘境,顿感颜面尽失。

  于是,拓跋嗣决定亲率大军向邺城进发,增援奚斤。

  同时为确保后方稳定,

  拓跋嗣还命令太子拓跋焘领兵屯驻塞上,

  以防柔然在魏军主力南下时趁虚而入。”

  “与此同时,宋军这边也是噩耗连连。

  拓跋嗣的亲征已令他们压力倍增,陈留郡的内乱则更是雪上加霜。

  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宋军的防线逐渐崩溃。

  十一月,滑台城东北防线被突破,魏军涌入城内。

  东郡太守王景度被迫南逃,

  其部下司马阳瓒仍然选择坚守不动,

  被俘虏后抗节不降,最终被杀。

  攻占滑台后,

  魏军立即挥师西进,直指虎牢关。

  拓跋嗣在邺城得知滑台已落入魏军之手,

  随即下令叔孙建领兵六万进攻青州,

  娥清率七千兵马进攻泗渎口的兖州,

  于栗磾则从河阳渡河,目标直指洛阳。

  魏军在整个接壤地区展开全面攻势,意图一战灭宋。”

  “面对大举南下的北魏军团,

  坐守虎牢关的毛德祖,如今已陷入被包围的困境。

  洛阳失守后,他更是不得不同时应对东西两侧魏军的夹攻。

  双方于虎牢城下展开多次交战,

  毛德祖虽然屡次击退魏军,

  但面对敌军的数量优势,虎牢外的防御据点逐一失守,最终他只能退守虎牢孤城。

  虎牢关一战持续了很长时间,

  一直到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四月,

  虎牢城内水路断绝,弹尽粮绝,才被拓跋嗣亲自率领的魏军攻破。

  随着虎牢的陷落,魏军达成了战略目标,

  黄河南岸的城池尽归其手,

  两国边界最终确定在项城一线。

  虽然拓跋嗣实现了他的目标,但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惨重。

  如果当初采纳崔浩的建议,晚两年南下,

  以南朝争权内耗传统来看,

  说不定真的可以坐收淮北。

  不过这也不好说,

  因为在与宋朝的战争结束后仅仅两个月,拓跋嗣便因病逝世了。

  也不能排除是因为御驾亲征,耗光了他最后的元气,才导致提前死去。

  但无论如何,历史没有假设,北魏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拓跋嗣死后,拓跋焘继承皇位。

  拓跋焘为帝后,

  比起拓跋嗣,他对崔浩的信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思尽规谏,匡予弼予,勿有隐怀。’

  他希望崔浩可以对他直言相谏,为治国理政提供最大的助力。

  有了皇帝的信任,

  崔浩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

  他每每直言不讳,指出朝政弊端,

  在他的辅佐下,

  北魏接连战胜胡夏、柔然、北燕、北凉等国,

  最终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拓跋焘被后人称为太武帝,

  是属于那种武艺精湛、能征善战的皇帝。

  但是他继位的时候,北方战乱不止,

  天下自前秦天王苻坚死后,更是再次陷入混乱。

  北魏北方有柔然,

  南方有刘宋,

  东面有北燕,

  西面有北凉,

  可谓身处四战之地。

  拓跋焘初登皇位,信心尚显不足。

  又正值胡夏的赫连昌发动叛乱,

  朝堂上众说纷纭,

  唯有崔浩与拓跋焘立场一致,主张坚决战斗到底。

  与夏国的一战,拓跋焘彻底打出了威名,后世赞誉他:‘佛狸篡伪,弥煽雄威,英图武略,事驾前古,虽冒顿之鸷勇,檀石之骁强,亦不能及也。’\"

  “在攻破统万城之后,

  因担心后方的柔然会趁机入侵,拓跋焘因此下令撤军。

  但驻守长安的奚斤却坚持请兵,

  希望可以由他自己领兵,继续去剿灭赫连氏的残余势力。

  拓跋焘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留下万余士兵协助奚斤。

  柔然,是在匈奴之后崛起于北方的强大游牧民族。

  与倾心于汉化的鲜卑族不同,

  他们保持了游牧民族的传统,

  依然以劫掠为生,并无统一之志,是北魏心头大患。

  拓跋焘召开廷议,

  崔浩在辩论中力压群雄,力排众议,将统一的概念在众人心中达成一致。

  于是,拓跋焘决定亲率大军北伐,誓要将柔然一举驱逐到漠北!

  值得一提的是,

  后世广为流传的《花木兰》故事,

  便正是以这一时期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

  观众们看到这儿,忍不住议论起来,

  “花木兰啊?!那可是我心中的偶像呢!没想到,她竟然是异族统治下的汉人百姓?”

  “真没想到,鲜卑族竟然一心想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民族。

  现在,更是要将曾经同为游牧民族的柔然驱逐出我中华大地......”

  “那么,鲜卑这是被我华夏成功同化了吗?”

  “我觉得,这才是世家大族留在北方的真正用意!他们辅佐那些异族政权,却又在悄无声息的引导他们学习华夏文化、精神,最后成功融入进华夏文明!

  虽然他们也有为自身利益考量的目的,但终归还是在无意间做了一件好事!”

  “那这些被汉化的鲜卑人,为了扞卫华夏文明和土地而战斗,他们是否也算得上是华夏子民了呢?”

  “怎么不算?我华夏文明,不正是一种融合、共鸣和求同存异的文明吗?”

  “兄台高见!鄙人以为,只要精神上是华夏人,即便长了一副外族皮囊,那也应该是我华夏人!”

  “……”

  视频继续直播,

  “就在北魏积极筹备北伐柔然之际,留在关中矢志灭夏的奚斤却出了岔子。

  意图剿灭夏国残余势力的北魏军队,一开始确实一帆风顺,

  他们甚至还成功捕获了夏主赫连昌,并将其押送回平城。

  但奚斤因立功心切,在随后的战斗中轻敌冒进。

  他贸然追击夏军至平凉,结果却被刚刚即位的新夏主赫连定打了个大败,奚斤本人也沦为了俘虏。

  夏军趁势反扑,又重新夺回了长安。

  关中局势突发巨变,

  奚斤战败被俘,长安得而复失,

  使得拓跋焘之前两次亲征的成果,几乎化为乌有。

  可以想象,拓跋焘此时心里该有多么愤怒和郁闷。

  然而,更大的困难接踵而至,

  柔然出动万余骑兵,入侵边塞劫掠边境;

  同时河北定州,爆发了丁零人的叛乱;

  上党的李禹趁机起义,杀了当地太守,自封为无上王。

  这一系列变故,无疑让拓跋焘的处境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