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惑乱人心的贾诩-《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贾诩的预测分毫不差。

  张绣的再次投降,受到了曹操的热烈欢迎。

  曹操甚至拉着张绣的手,

  为他设宴接风洗尘,

  并当即授予他扬武将军的职位,赐予列侯的封号。

  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

  曹操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将两家的关系拉得更近。

  对于过去的恩怨纷争,曹操也是只字不提,就当成没有发生过一般。

  自此,

  张绣也完全放下心来,

  成为了曹操麾下一员得力战将。

  而贾诩更是成为了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团——五谋臣的其中之一!”

  “对于二次投降曹操,而且依旧被热烈欢迎的原因,张绣其实自己一直是稀里糊涂。

  他想不清楚,

  为何自己杀了曹操的儿子、猛将,却依旧能得到接纳,甚至加官进爵。

  但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曹操和贾诩,

  却心如明镜,心照不宣。

  他们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政治交换罢了,

  聪明人之间的行动,

  从来不需要说的太明白。

  争天下,其实就是争人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

  而为了赢得人心,必须得有包容大度的胸怀和既往不咎的气度。

  哪怕就是装,也得装得别人无话可说。

  而张绣的存在,

  便恰好成为了这样一个榜样。

  他和曹操有过多次交锋,

  而且每次打得曹操狼狈而逃,

  还杀了曹操的儿子和大将,

  而且还是投降了又叛变的人。

  可以说,张绣与曹操积怨极深。

  但当张绣再次投诚的时候,曹操却依旧可以接纳他。

  试问,连张绣这样的人都能被曹操所容,

  那么还有什么人是他不能容忍的?

  这对曹操的政治名声来讲,是一波极大的提升!

  对张绣,

  曹操可能是既拉拢又防范,

  但表面上一定会显得很信任,

  不会显露出任何防范之意。

  但对贾诩,

  他则是既感激又欣赏,而且这种感激和欣赏都是发自内心的。

  张绣来投降的时候,

  曹操握着贾诩的手说道:‘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这不是客套,而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因为曹操是真的感激贾诩的雪中送炭,

  并且欣赏他的智谋韬略,

  因此即便是后来的立储,

  曹操也会和贾诩进行暗中商议。

  这其实已经不再是为了示人以德而做的表面功夫,

  而是真正的将贾诩引为知己了。\"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

  曹操在战胜袁绍后,一统河北,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袁绍看到这一幕,顿时暴跳如雷,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阿瞒那阉宦之后,怎么可能战胜我袁本初?!!”

  旁边的袁术看到这一幕,顿时笑着小胡子都翘了起来。

  他历来看不起袁绍这个庶生子,

  当然,他更看不起曹操这个阉宦之后。

  但袁家却对袁绍更加看好,这就成了袁术心中难以消化的心病。

  现在,

  看到袁绍被曹操击败,

  袁术自然乐的看他的笑话。

  但袁术不知道的是,

  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前,

  先干掉的,却正是他这个伪帝袁术啊!

  视频继续直播,

  “曹操击败自己的老大哥袁绍后,便决定挥师南下。

  荆州牧刘琮竟不战而降,

  荆州这片兵家必争之地的沃土,也轻易地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此时的曹操更加的意气风发,

  意图就此完成大业,统一江南!

  于是在收降荆州之后,曹军与收编的荆州水军顺江东下,直指东吴。

  但在这时,贾诩却向曹操发出了警告。

  贾诩对曹操说道:‘今宜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意思是,我们在占领荆州后,首要之务不是急于进攻,而是应该安抚百姓,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他建议曹操通过稳定和繁荣新占领的荆州,来赢得民心,从而让江东不战而降。”

  “但曹操此时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自负有百万大军,对江东已是志在必得。

  而且他现在年纪也大了,等不起了。

  所以曹操没有采纳贾诩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进军。

  他率领百万(号称百万,实际只有二十来万)水陆大军众顺江而下,意图一举拿下江东。

  但在赤壁一役,

  曹操却被周瑜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

  这一战,

  不仅使曹操失去了短时间内统一江南的机会,

  也让他再次深刻体会到了贾诩的智慧。

  可惜的是,

  赤壁的失败,

  使曹操失去了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机会。”

  袁术看到曹操竟然有机会一统天下,

  顿时他就不开心了,

  “我袁公路不还在吗?他曹阿瞒凭什么统一天下?”

  “这苏治也真是太不懂事了,竟然连某之名号也不提上一嘴。”

  “……”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在赤壁之战之后,刘备乘势崛起。

  在孙刘联盟之下,

  曹操其实已经无力再争夺南方,

  于是他便把重心放在了西凉一地。

  面对来犯的曹军,

  马超、韩遂等人,集结了大量的西凉军在潼关联合抵抗曹操。

  不得不说,

  西凉军的悍勇,显然超出了曹操的意料。

  一番激战,曹军被打的有些狼狈。

  短时间内,曹操已经无法彻底的击败西凉军,

  只能够占据着重要的渡口和关隘,以此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两军对峙数月,曹操也没能找到任何的突破口。

  不过西凉军远道而来,

  兵粮告急,

  已经无法再长时间地与曹操僵持下去。

  于是,马超和韩遂等人一商议,便决定暂缓战事,甚至可以为此割地求和。

  但此时,

  贾诩又想出了一条‘毒计’。

  他看出了马超与韩遂之间的问题,

  于是决定从他们二人身上做文章。”

  “马超是马腾之子,

  马家也是名门之后,

  一直都有着匡扶汉室的决心。

  这与现在被骂成‘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自然是水火不容。

  但韩遂却与曹操有旧,

  虽然支持马超,

  但他心思多,行事也不择手段。

  于是,贾诩便想到了离间计。

  他在写给韩遂的书信之上,刻意的对多处进行涂改,

  以此引发马超的猜疑,

  好进一步挑拨双方的关系。”

  “这一招果然又奏效了。

  马超对韩遂产生了怀疑。

  曹操则在马超和韩遂的互相猜疑之下,将其逐个击破,最终大获全胜。

  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贾诩这般利用人性弱点来施行惑乱人心的计谋,

  确实有些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