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战无不胜,常十万!-《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杨再兴的盘点告一段落,

  紧接着,

  视频画面开始转换,揭开了下一位被盘点猛将的神秘面纱。

  【华夏历史十大猛将第八位:战无不胜,常遇春!】

  视频标题渐渐隐去,屏幕再次陷入黑暗。

  随后不久,

  一道魁梧的身影,从远方黑暗中缓缓走来,

  他手握虎头湛金枪,威风凛凛,气概非凡!

  朱元璋看着屏幕,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常十万!咱的四弟!”

  但笑着笑着,眼泪却忽然从朱元璋眼眶里流出来。

  因为这个时候,常遇春已经去世了。

  擦掉脸上的眼泪,朱元璋微笑着对着屏幕里的常遇春说道:“四弟,银行系统咱已经快要建立起来了。

  等到船队打造完毕,咱还要东去扶桑挖金矿。

  往后百姓不仅有饭吃,还有钱花。

  这盛世,

  如你所愿!”

  马皇后望着朱元璋的背影,眼中全是崇拜和宠溺。

  “常遇春,明朝开国大将,濠州怀远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

  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神州陆沉,华夏文明风雨飘摇之际,

  地处淮河地区的怀远历经饥荒、战乱,盗贼频发,民不聊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朱元璋揭竿而起,

  而常遇春也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与朱元璋一样,

  常遇春幼时家境贫寒,常常食不果腹,身形瘦弱,却还是不得不拖着小小的身躯,冒着烈日酷寒到田间劳种。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就仿佛这黑暗的世道一样,看不到尽头。

  但常遇春并未就此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他发誓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这无尽的黑暗。

  于是,他决心习武,以此改变自己的命运。

  尽管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但常遇春并未放弃。

  他为人干一些勤杂工作来换取学习的机会,逐渐练就了一身本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也变得结实起来。

  在夯实了身体和武艺之后,

  他决定离家闯荡,寻求更广阔的天地。”

  “然而,当今天下,却是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

  战火连天,百姓苦不堪言。

  常遇春一开始也并不顺利,甚至一度误入歧途,加入了盗贼刘聚的队伍,落草为寇。

  乱世之中,

  最多最火的行业,应该就是趁火打劫的山匪、流寇了。

  常遇春加入刘聚,原本只是只想一展所长,过上安稳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将他的理想击碎

  为了生存,他最终无奈选择投奔刘聚,沦为草寇。

  纵使只是一方小小的流寇,

  常遇春依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猛,很快成为刘聚最为倚重的心腹。 ”

  观众们看到这儿,不由得感慨起来,

  “乱世出豪杰,这话真不假。”

  “确实,许多猛将都是在乱世中才能出人头地。”

  “治世出贤臣,乱世出英雄,末世则小人辈出,古人诚不欺我!”

  苏治继续讲解道,

  \"刘聚见常遇春勇猛果敢,便任他为什夫长,并引以为心腹。

  常遇春则跟随刘聚拦路抢劫,入室盗窃。

  起初,他对这种生活感到新奇,既能吃香喝辣,又能分到钱财。

  但在数月后,常遇春忽然意识到刘聚不过就是个只知道打劫和掠夺的匪徒,并无什么远大的理想。

  这刘聚其实与残害百姓的元政府无异,

  这让常遇春开始自我反省,并逐渐开始厌恶起这种鸡鸣狗盗的生活方式。”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这句话在常遇春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在常遇春考虑另寻明主之时,朱元璋也开始从郭子兴手下崛起。

  郭子兴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

  尽管朱元璋屡建战功,但却难以获得他的信任,反而屡遭怀疑。

  在郭子兴手下,朱元璋没少被折磨,要不是马皇后暗中相助,他恐怕早就性命不保了。

  可尽管如此,朱元璋依旧对郭子兴的知遇之恩心怀感激,多次为他出生入死。

  在红巾军内乱、郭子兴被捕时,朱元璋还亲自领兵救回了他。

  南征徐州时,朱元璋更是毫无保留地将手中兵权全部交予了郭子兴。

  尽管处处遭受排挤打压,朱元璋却从未动摇过忠诚之心。

  朱元璋以他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以及他那远见的卓识和严明的军纪,

  逐渐为他自己赢得了名望。

  随着朱元璋的名望逐渐增大,

  最终也传入了常遇春的耳中。”

  “当时,常遇春正随刘聚来到和州劫掠,有心投靠朱元璋的常遇春,决定先对朱元璋进行一番观察。

  毕竟刘聚就是前车之鉴,常遇春可不希望自己再次深陷贼窝。

  所以,常遇春利用这次和州相遇的机会,乔装成普通百姓,打算亲眼去看看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看看传闻是否属实。

  常遇春伪装成平民,跟随朱元璋的队伍,暗中窥探其言行。

  数日下来,他发现朱元璋确实如传闻般体恤百姓、果敢有为。

  再回想起刘聚的所作所为,常遇春对刘聚越发感到不满和鄙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常遇春认定朱元璋是个能成大事之人,而刘聚就是个毫不起眼的盗匪,根本无法与朱元璋相提并论。

  于是,他果断决定离开刘聚,投效朱元璋。

  可是当常遇春下定决心来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却意外地遭到了朱元璋的怀疑与冷嘲热讽。”

  “这是为何?”

  “因为此时的和州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已经开始恢复秩序,他手下也不缺人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举止粗犷,

  便以为他只是想来军队里混口饭吃,

  因此态度颇为冷淡。

  朱元璋向常遇春问道:'你莫非只是因饥饿所迫,才来我军中讨一口饭食?’

  常遇春虽被轻视,却神色不改,坦然回答道:‘我曾随刘聚打家劫舍,也算衣食无忧。

  然刘聚却只知劫掠,胸无远志,闻听将军贤明睿智,因此特来相投。

  我愿随将军共谋大业,成就一番事业。’

  朱元璋闻听此言,不禁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问道:‘那你可愿随我渡江一战?’

  常遇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渡江之时,我愿为先锋,将军剑指何方,我便攻向何处!’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且言辞忠诚恳切,于是决定将他留在身边。

  从此,常遇春洗心革面,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成为朱元璋麾下最为得力的一员大将。

  与统帅徐达一起,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共同建立了辉煌的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