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金军攻汴京-《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该说是痴还是傻……”

  “我汉人历经无数黑暗,终能重获新生,所恃者,不正是此等‘痴傻’之劲么?”

  “所言极是,纵前方艰难险阻重重,吾等亦当奋勇前行!”

  “……”

  在宋徽宗赵佶的世界里。

  众人正在看着直播,忽然有飞马来报,

  “报!!!”

  一名斥候如疾风般飞奔而入,“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满脸惊恐,声音颤抖着禀报道:“启禀陛下!金军兵分东、西两路,汹汹南下。西路由完颜宗翰率领,径直扑向太原;东路由完颜宗望统领,进攻燕京。如今,燕京已然沦陷,完颜宗望旦夕之间便可渡过黄河,直逼汴京!”

  话音刚落,那斥候便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为了尽最快的速度传递消息,他已近乎三天未曾合眼,已经疲惫到了极点。

  赵佶见状,连忙吩咐道:“速传太医,悉心照料这位壮士。”

  随后,他又看向自己为数不多可依赖的大将说道:“李侍郎、宗泽、岳飞,朕不通军事,接下来的战事,便托付于你们了!”

  李纲、宗泽、岳飞三人整齐地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陛下但请宽心,臣等定叫那金贼有来无回!”

  十万金军若一同进犯,岳飞等人或许还会感到些许压力。

  但如今,金人兵分两路,一路五万人西进太原,想要截断西军的救援之路。

  另一路五万人直扑燕京,而后南下汴京,妄图打大宋一个措手不及。

  但即便在历史上,宋朝在第一次汴京保卫战中,由李纲率领的守军还是成功守住了城池。

  只是第二次金军再度来袭时,朝堂被主和派掌控,李纲遭到撤职,这才让金人有机可乘。

  一群腐儒,竟幻想着与饿狼般的金人讲和,实在是荒唐至极。

  不用说,北宋最终迎来的,只有城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徽、钦二宗连同所有皇室人员皆被俘虏,成为华夏历史上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

  宗泽领命,率领十万大军即刻出征。

  他的任务是截断金人的退路,需争分夺秒,刻不容缓。

  岳飞则作为诱饵,引诱金人上钩,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汴京,因此守城兵力不宜过多,且不能一开始就暴露全部实力。

  等金军攻城时,再开始慢慢消耗金军有生力量,从而为在一旁伺机而动的李纲创造更大的用兵空间,也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己方的伤亡。

  金人的铁浮图、拐子马,确实非常强大,但他们不善攻城。

  但如果攻城战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成功,说不定金军会忍不住把这些人也派上去……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收网的最好的时机。

  只是,对于守城者来说,火候的掌握就比较有难度了。

  李纲只给岳飞留下了三万人马,加上城里那几万禁军,足够守城了。

  虽说这些禁军战斗力着实有些拉胯,但协助防守、搬运物资等后勤工作,倒也能派上用场。

  金人进军的速度极快,仅仅过了数日,便已渡过黄河,攻下滑州,直逼汴京。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

  完颜宗望所率领的五万金军,已经兵临汴京城下!

  汴京城无疑是这个世界里,最大的都市,可容纳百万人口。

  第一次见到汴京这般超级大都市时,即便是久经沙场的完颜宗望,也不禁为之震撼。

  不过,汴京虽大,但其城墙却并未比燕京城墙高大多少。

  加之宋军向来怯懦,十万人竟挡不住几千骑兵。

  由此,完颜宗望心中笃定,此次定能一战而下汴京城!

  完颜宗望望着死寂的汴京城头,准备下令发动攻城战。

  而城墙上的岳飞,始终面无表情,目光冰冷,死死地盯着城下的金军。

  如今的金军阵容,比较驳杂。

  他们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还收降了不少其他军队,抵达汴京城下时,完颜宗望的士兵人数已增至六万多人。

  金军率先从西水门进攻汴京,打头阵的,便是降将郭药师所率领的数千降兵。

  郭药师原本是辽国的大将,在金军攻破燕京之时,他不愿投降金国,便转而投降了大宋。

  然而,大宋斩杀同为降将的张觉,并将其头颅献给金人的举动,彻底激怒了郭药师。

  故而,在金国大军南下攻宋之际,郭药师便毫不犹豫地带着麾下兵马投降了金国。

  郭药师虽是降将,但其手下皆是原来的辽军精锐,战斗力不容小觑,至少远超大宋禁军。

  西水门乃是汴河分出的一条支流,直接通向汴京城内,是水道,进攻西水门只能以乘船为主。

  一旦攻破西水门,便可乘船顺着水道直冲入城内。

  完颜宗望一声令下,金军开始从西水门发起进攻。

  金人向来不把宋军的战力放在眼里,辽人亦是如此。

  有一个事例,最能凸显金军与宋军之间的巨大差距:。

  《三朝北盟会编》抄录了一则战役简报:河北路兵马钤辖李侃,率领二千兵力与金人十七骑交战,结果大败!

  这则战事发生在宋靖康元年二月。

  当时,宋钦宗割地求和,汴京城外的金军统帅斡离不派了十七名骑兵,护送和议文书返回女真本土,途经磁州。

  当地的北宋驻军尚未接到议和的消息,见这金朝骑兵人数稀少,便以为有机可乘。

  于是,兵马钤辖李侃,带着二千名禁军和民兵出城,宣称要 “掩杀” 来敌。

  来敌,仅仅十七骑...... 没错,你没有看错,就是“整整”十七个骑兵!

  金人说道:“无需动武,如今城下已然媾和,我等乃被太子郎君差往国中办事。”

  李侃却不信,执意要与之一战。

  于是,这十七名骑兵迅速分成三队,七骑在前,另外两队各五骑,分别作为左右翼,稍稍靠后。

  前七骑迅速驰进,宋军见状,稍稍后退。

  左右两翼的金军骑兵趁机包抄掩杀,且一边奔驰一边射箭。

  宋军顿时阵脚大乱,四散奔逃,死者将近一半。

  李侃有两千人,金人只有十七骑……

  而且,李侃还败了……

  如此悬殊比例的败仗,恐怕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难以再找出第二例了吧?

  而且,这起事件最为诡异之处在于,金军骑兵自始至终都只有十七人!

  即便对方可能有重骑兵,但十七人击垮两千人这种事,不管放在其他哪个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