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东宫困兽,孤注逼宫-《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东宫书房的烛火被风吹得明明灭灭,李承乾攥着侯君集送来的密报,指腹把纸边捏得发毛。密报上写着 “长孙无忌取李恪奏折比对笔迹,工部工匠已验出密信印记为伪造”,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手心发疼。

  “长孙无忌到底想干什么?!” 他猛地将密报摔在案上,青瓷笔洗被震得跳起来,墨汁溅在铺着的明黄锦缎上,晕开一团乌黑,像极了他此刻的心境。侯君集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弯刀,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殿下,长孙无忌这是铁了心要查到底。工匠验出印记有假,再加上笔迹比对,用不了三日,就能坐实密信是伪造的 —— 到时候,就算没有证人,他也能顺着我这条线,查到您头上。”

  “查到我头上?” 李承乾冷笑一声,笑声里满是慌乱的尖刻,“他敢!朕是父皇的嫡长子,是大唐太子!就算密信是假的,父皇顶多斥责我几句,难道还能废了我不成?” 话虽如此,他却下意识地看向窗外 —— 夜色里,东宫侍卫巡逻的脚步声格外清晰,他总觉得那些脚步声里藏着敌意,像是在监视着他。

  侯君集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殿下,话不能这么说。您忘了去年冬天,您让我接触突厥商人的事?李恪在密信里提过这件事,长孙无忌肯定已经派人去查驿站记录了。虽然我们提前改了登记姓名,可万一有哪个驿卒记清了商人的模样,或者侯府里有哪个下人嘴不严……”

  “够了!” 李承乾打断他,脸色发白,“你别说了!现在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长孙无忌把刀架到朕脖子上?”

  侯君集沉默片刻,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狠厉,他上前一步,几乎贴到李承乾耳边:“殿下,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抢在长孙无忌上奏之前,动手。”

  “动手?” 李承乾瞳孔骤缩,“你想让朕…… 干什么?”

  “调动东宫私兵,冲进太极殿!” 侯君集的声音像淬了毒的冰,“只要控制住陛下,逼他下旨说李恪诬陷太子、长孙无忌结党营私,到时候就算有再多证据,也没人敢认!您是太子,只要陛下松口,满朝文武谁敢反对?等局势稳定了,再慢慢处置李恪和长孙无忌,您的位置就彻底稳了!”

  “逼宫?” 李承乾浑身一震,后退半步,撞在书架上,几卷《礼记》“哗啦” 一声掉下来。他看着侯君集眼中的疯狂,又想起自己若是被废,可能被圈禁在冷宫里,一辈子不见天日,一股孤注一掷的狠劲突然从心底冒出来:“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东宫私兵只有两千人,太极殿外有禁军驻守,我们未必能冲进去。”

  “殿下放心。” 侯君集从怀中掏出一枚青铜令牌,上面刻着 “东宫节制” 四个字,“臣早已联络了京中几家不满长孙无忌的勋贵 —— 吏部尚书的儿子、礼部侍郎的侄子,他们都愿意带家丁前来相助。加上东宫私兵,足足有五千人,足够冲开禁军的防线!”

  李承乾看着那枚令牌,手指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一步踏出去,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 要么是九五之尊的坦途,要么是身败名裂的深渊。他深吸一口气,从书架后的暗格里取出鎏金虎符,虎符上的纹路被他手心的冷汗浸得发亮:“传朕的命令,东宫私兵即刻在宫门外集结,带上甲胄兵器,半个时辰后出发!告诉那些勋贵子弟,事成之后,每人赏黄金百两,官升三级!”

  侯君集领命刚要走,书房门突然被撞开,一名亲信侍卫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色惨白如纸:“殿…… 殿下!不好了!去李恪府中‘搜’伪造书信的兄弟们,全被长孙无忌的人抓了!书信也被搜走了,现在人已经押往天牢了!”

  “什么?!” 李承乾手中的虎符 “啪” 地掉在地上,他冲到侍卫面前,双手抓住对方的衣领,指甲几乎嵌进对方肉里,“你再说一遍!人被抓了?书信也没了?!”

  “是…… 是!” 侍卫被他掐得喘不过气,“兄弟们刚翻进李恪府后墙,就被埋伏好的士兵围了,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完了…… 全完了……” 李承乾猛地松开手,侍卫瘫坐在地上。他踉跄着后退,眼神空洞地看着满地狼藉,突然发出一阵凄厉的笑:“长孙无忌…… 李恪…… 你们一个个都跟朕作对!是你们逼朕的!是你们逼朕的!”

  侯君集也慌了神,他原本以为 “搜证” 失败顶多是添些麻烦,可现在人赃并获,一旦那些亲信扛不住审讯,把他和太子都供出来,后果不堪设想。他一把抓住李承乾的胳膊,声音急促:“殿下!不能等了!现在就动手!再晚一步,我们就真的没机会了!”

  李承乾被他晃得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决绝。他捡起地上的虎符,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走!现在就去集结士兵!朕倒要看看,长孙无忌和李恪,能不能挡得住朕的五千人!”

  东宫门外,火把的光芒映红了半边天。两千东宫私兵穿着黑色甲胄,手持长枪,整齐地列着队;不远处,几辆马车疾驰而来,车帘掀开,吏部尚书的儿子带着几百名家丁跳下来,手中的弯刀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李承乾骑在一匹枣红色的战马上,身披亮银铠甲,腰间佩着唐太宗赐的 “承乾” 剑,他拔出剑,剑尖指向皇宫的方向,声音嘶哑却带着煽动性:“兄弟们!长孙无忌勾结李恪,伪造证据诬陷朕,意图篡夺大唐江山!今日,我们就冲进太极殿,向陛下禀明真相,诛杀奸佞!事成之后,朕保你们荣华富贵!”

  士兵们面面相觑,不少人眼中带着犹豫 —— 逼宫乃是灭族大罪,可看着李承乾手中的虎符,又想起承诺的赏赐,终究还是举起长枪,齐声呐喊:“随太子杀贼!诛杀奸佞!”

  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进发,马蹄声、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沿途的百姓被惊醒,纷纷从门缝里偷看,看到黑压压的士兵,吓得赶紧关紧门窗,哭喊声在夜色里断断续续地传来。

  而此时的太极殿内,长孙无忌刚将笔迹比对结果和工匠的鉴定报告呈给唐太宗。唐太宗看着报告,脸色越来越沉,手指重重地敲着案几:“逆子!朕没想到他竟会做出这种事!”

  就在这时,一名禁军统领匆匆跑进殿内,单膝跪地:“陛下!不好了!东宫私兵与勋贵家丁共五千人,正朝着皇宫进发,看样子是要逼宫!”

  “什么?!” 唐太宗猛地站起身,眼中满是震怒,“他竟真的敢反!”

  长孙无忌却异常冷静,他躬身道:“陛下息怒!臣早有防备,已调三千禁军驻守在朱雀大街,另外,臣已派人去李恪府中传旨,解除他的软禁,让他调动京营士兵堵住东宫私兵的退路。”

  唐太宗点头,深吸一口气,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传朕旨意,禁军统领率部阻击,若有反抗者,格杀勿论!李恪率京营士兵断后,务必活捉李承乾与侯君集!”

  旨意刚传下,宫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 李恪身披铠甲,手持长剑,率领五千京营士兵赶到太极殿外。他翻身下马,躬身行礼:“儿臣李恪,遵旨前来助战!”

  唐太宗看着他,眼中满是愧疚:“恪儿,之前是朕错信了谗言,委屈你了。今日之事,就拜托你了。”

  “儿臣定不辱命!” 李恪起身,翻身上马,率领士兵朝着朱雀大街疾驰而去。

  此时的朱雀大街上,东宫私兵正与禁军激战。箭矢如雨点般射出,士兵们的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李承乾骑在马上,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心中的绝望越来越浓。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 李恪率领京营士兵赶到,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李恪手持长剑,声音洪亮如钟:“李承乾!你勾结侯君集,伪造证据,诬陷忠良,如今又敢逼宫谋反,罪该万死!还不速速放下兵器,向陛下请罪!”

  李承乾看着前后夹击的禁军与京营士兵,知道大势已去。他手中的剑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身体一软,从马上摔下来,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侯君集见状,还想反抗,却被几名禁军冲上前,死死按在地上,动弹不得。

  士兵们见主将被俘,纷纷放下兵器,跪地投降。朱雀大街上,只剩下受伤士兵的呻吟声与火把燃烧的噼啪声。李恪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 —— 这场由权力与嫉妒引发的阴谋,终于以李承乾的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