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太子失势,暗流再涌-《穿越大唐,我助李世民打造盛世》

  太子李承乾构陷吴王李恪的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

  王匠头和那名东宫侍卫在严刑审讯下,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他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竟然如此心胸狭隘、不择手段。

  在朝堂之上,李世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严厉斥责了李承乾,并下令将其禁足东宫三个月,闭门思过。同时,还削去了太子府的部分属官和护卫,以示惩戒。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也是他储君地位动摇的开始。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所有人都明白,太子失势,储君之位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而吴王李恪,无疑是这场风波中最大的受益者。

  李恪虽然表面上依旧低调,但他心中清楚,自己的处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忽视的边缘皇子,而是成为了储君之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他知道,太子被禁足,最坐不住的人,就是魏王李泰。

  果然,没过几天,李泰就主动上门拜访。

  “三哥,恭喜恭喜啊。”李泰一进门,就满脸笑容地说道,“这次能洗清冤屈,还多亏了三哥你机智过人。”

  “四弟客气了。”李恪淡淡一笑,“只是一场误会罢了,如今真相大白,我也松了一口气。”

  两人落座后,李泰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说道:“三哥,你看大哥他……唉,真是太糊涂了。父皇对他失望透顶,恐怕……储君之位,早晚要有新的人选啊。”

  李恪心中冷笑。来了,李泰终于忍不住要试探自己的态度了。

  “四弟,”李恪不动声色地说道,“大哥只是一时糊涂,父皇心中还是有他的。而且,储君之位乃是国之根本,自有父皇圣裁,我等做弟弟的,只需安分守己,辅佐父皇即可。”

  他这番话,既表明了自己没有觊觎储位的野心,又将话题引回了“安分守己”上,让李泰找不到任何破绽。

  李泰见李恪态度坚决,滴水不漏,心中暗暗佩服。他知道,这个三哥,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

  “三哥说的是。”李泰笑了笑,转移了话题,“对了,三哥,我最近得到了一本前朝的孤本兵法,上面记载了很多精妙的战术。我想着三哥对这些也感兴趣,就特意带来给你看看。”

  说着,李泰从随从手中拿过一个锦盒,递了过去。

  李恪看着那个锦盒,心中再次警铃大作。

  兵法?李泰为什么要给我兵法?

  他立刻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李泰的又一次试探。如果他收下兵法,就等于向外界传递出他有军事野心的信号,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和其他大臣的警惕。

  “四弟,多谢你的好意。”李恪没有接锦盒,而是婉言谢绝道,“我对兵法一窍不通,而且我现在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改良农具、为百姓谋福利上。这兵法孤本,太过珍贵,我实在不敢当。四弟还是自己留着吧。”

  李泰见李恪拒绝得如此干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既然三哥不感兴趣,那我就不勉强了。”

  他收回锦盒,心中却对李恪更加忌惮。

  这个三哥,不仅聪明,而且极其隐忍和谨慎。他想要拉拢,却无从下手;想要打压,又找不到借口。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无关紧要的话题,李泰便起身告辞了。

  送走李泰后,李恪的脸色沉了下来。

  他知道,李泰的拜访,绝不仅仅是为了恭喜和送书。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示威。

  太子失势,李泰已经把他当成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而被禁足在东宫的李承乾,也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他一定会伺机报复。

  李恪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风口浪尖上。前有虎,后有狼,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小禄子,”李恪叫来小禄子,吩咐道,“从今天起,王府的守卫要加倍,任何人进出都要严格盘查。另外,密切关注东宫和魏王府的动静,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是,殿下!”

  李恪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天空,眼神变得无比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