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登州海雾-《雪月大明》

  第一百一十一章 登州海雾

  漕船破开晨雾,往登州方向疾驰。赵五靠在船舷上,湿透的外袍被海风一吹,冷得刺骨,肩头的伤口也因颠簸隐隐作痛。他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海岸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 那是柳蓁蓁留下的唯一念想,此刻却像是在提醒他,登州的每一步都不能错。

  “大人,前面就是登州漕运码头了!” 亲卫指着前方,“漕运官李大人已带着人在码头等候,说有重要消息要禀报。”

  赵五直起身,果然见码头旁站着一队人马,为首的官员身着青色官袍,正是登州漕运官李谦。待船靠岸,李谦快步上前,神色凝重地低声道:“赵大人,您来得正好!昨夜波斯商栈的阿罗憾,偷偷往三艘倭人船上运了木箱,那些船今早就要出海!”

  “倭人船?” 赵五心中一震 —— 之前只知道阿罗憾要把火药运给史思明,竟没想到还勾结了倭人!若倭人拿到火药,沿海州县恐怕都会遭殃。他追问:“倭人船在哪?阿罗憾现在还在商栈吗?”

  “船在东码头,阿罗憾半个时辰前就去了那里,说是要‘送贵客出海’。” 李谦递过一张画着倭人船模样的草图,“我们的人不敢靠太近,只看到船上有倭人的太阳旗,还有不少精壮的倭兵守着。”

  赵五接过草图,目光扫过船身的标记 —— 那是倭国萨摩藩的纹章,据说萨摩藩的武士最是凶悍,常袭扰大唐沿海。他对众人道:“李大人,你带一半人去波斯商栈,查抄剩下的货物,若有胡商反抗,就地扣押;我带另一半人去东码头,阻拦倭人船出海!”

  分工已定,众人立刻行动。赵五带着亲卫往东码头赶去,路上的行人寥寥,偶尔能看到几个深目高鼻的胡商,神色慌张地往码头方向跑,显然是阿罗憾的人。赵五示意亲卫跟上,这些胡商或许能引他们找到阿罗憾。

  果然,胡商们直奔东码头的一艘海船 —— 船身宽大,桅杆上挂着太阳旗,甲板上的倭兵手持长刀,警惕地盯着四周。阿罗憾站在船头,正指挥着兵士往船上搬最后几个木箱,木箱上印着和洛口仓一样的波斯商栈标记。

  “动手!” 赵五一声令下,亲卫们如箭般冲出,与甲板上的倭兵缠斗起来。阿罗憾见势不妙,想要跳海逃走,却被赵五一把抓住衣领,按在船舷上。

  “阿罗憾,你勾结范阳柳家、私运火药给史思明,还想帮倭人出海,可知罪?” 赵五的刀架在他脖子上,语气冰冷。

  阿罗憾却不害怕,反而冷笑:“赵大人,你以为拦住我就能阻止吗?另一艘倭人船已经带着火药出海了,他们要去范阳找史思明大人,你拦不住的!”

  “什么?” 赵五心中一沉,猛地加大手上的力度,“另一艘船什么时候走的?往哪个方向去了?”

  “昨夜就走了,往东北方向,去范阳的海路!” 阿罗憾疼得大叫,“你杀了我也没用,火药已经送出去了!”

  赵五咬牙,知道此刻追出去也来不及,只能先处理眼前的情况。他对亲卫道:“把阿罗憾绑起来,查抄船上的木箱,确认火药数量!”

  亲卫们应声而去,赵五则登上船,查看那些刚搬上来的木箱 —— 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黑色的火药,还有一些倭人制造的弩箭和短刀。他心中后怕,若这些东西都运给史思明和倭人,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李大人那边传来消息,波斯商栈里还藏着不少火药,已经全部查抄,还抓到了几个与阿罗憾勾结的胡商!” 一名亲卫跑来禀报。

  赵五点头,却没有半分轻松。他望着东北方向的海面,晨雾渐渐散去,却看不到任何船只的影子。他知道,那艘带着火药的倭人船,会成为新的隐患 —— 史思明拿到火药后,很可能会联合倭人,从海路进攻登州,甚至其他沿海州县。

  “李大人,” 赵五对赶来的李谦道,“你立刻组织登州水师,派船沿海搜查那艘倭人船,若找到,务必拦截!我要立刻写奏折,禀报朝廷,让沿海各州加强防备,严查倭人船只!”

  李谦领命而去,赵五则在船上写下奏折,详细说明登州的情况 —— 阿罗憾的罪行、倭人勾结史思明的阴谋、以及逃走的火药船,恳请朝廷派兵支援,加强海防。

  写完奏折,赵五将其交给亲卫,让他快马送往长安。他则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心中满是担忧。之前以为拦住魏涟、抓住阿罗憾就能解决问题,却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这场围绕火药的博弈,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大人,阿罗憾要见您,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你。” 亲卫的声音拉回了赵五的思绪。

  赵五转身,跟着亲卫走到关押阿罗憾的船舱。阿罗憾坐在地上,见赵五来,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赵大人,你以为这只是史思明和倭人的阴谋吗?还有更大的势力在背后,你斗不过的……”

  “什么势力?” 赵五追问。

  阿罗憾却闭上嘴,不再说话,任由赵五如何审问,都只字不提。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