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盟定边境-《雪月大明》

  第二百五十四章 盟定边境

  长安城外的迎宾驿,回纥可汗的白色帐篷在晨光里格外醒目。阿古拉牵着可汗的马,刚到驿前,就见赵正带着赵江月、慕容芷迎了上来 —— 此次回纥可汗亲赴长安,是为签订正式盟约,敲定商路关税与边境防务,彻底了结两国旧怨。

  “赵王殿下,” 回纥可汗翻身下马,握着赵正的手,语气诚恳,“去年若不是听了奸人挑唆,也不会与吐蕃为伍。如今见长安百姓安居乐业,才知跟着赵王走,才是正途。”

  赵正笑着摆手,请他入帐:“可汗能认清大势,是回纥百姓之福。今日盟约一签,两国商路畅通,边境互市,再无战事,这才是两国百姓最想看到的。”

  帐内,苏琬琬早已备好盟约文稿,上面写着 “互不侵扰、通商互市、共御外敌” 三条核心条款,还有详细的关税比例 —— 西域商队过境,只收十税一,比从前吐蕃把控时轻了近一半。回纥可汗逐字看完,毫不犹豫地盖下可汗印:“这盟约,我回纥认!往后若有部族敢犯边境,我第一个不饶!”

  赵江月站在一旁,看着盟约签订的全过程,忽然想起萨琳娜之前说的 “边境安则天下安”—— 如今回纥已定,只剩吐蕃还未签订正式盟约,而吐蕃赞普的使者,也已在来长安的路上。

  午后,吐蕃使者抵达。与回纥可汗的爽朗不同,使者神色拘谨,递上赞普的国书:“赞普愿将去年侵占的河西三城归还,还愿送质子入长安,只求赵王能允许吐蕃商队在灵州互市。”

  赵正接过国书,目光落在 “归还河西三城” 上 —— 那是去年吐蕃趁乱攻占的城池,如今主动归还,足见其已无抗衡之力。他对使者道:“归还城池、送质子均可,但吐蕃需承诺,不得再与任何反明势力勾结,若有违反,当即断绝互市,收回商路。”

  使者连忙点头:“赞普已交代,一切都听赵王安排。”

  就在盟约即将签订时,萨琳娜的影卫匆匆来报:“启禀摄政王,查到前张邦昌的谋士李默,藏在吐蕃使者的随行队伍里,想趁机行刺可汗与使者,破坏盟约!”

  赵江月心头一紧,立刻对慕容芷道:“慕容姨,你带禁军围住驿馆,严查随行人员;我去驿内保护可汗与使者!” 不等赵正吩咐,他已拔步往帐内赶 —— 如今他是储君,理当担起守护盟约的责任。

  帐内,李默果然藏在使者的仆从堆里,正悄悄摸向腰间的短刀。赵江月眼疾手快,冲上前一把按住他的手腕,短刀 “当啷” 落地。回纥可汗与吐蕃使者都惊出一身冷汗,可汗握着赵江月的手:“世子殿下反应真快!若不是你,今日这盟约怕是签不成了!”

  李默被押下去后,赵正走进帐内,看着面色镇定的儿子,眼底满是赞许:“遇事不慌,处置得当,这才是储君该有的样子。”

  当日傍晚,吐蕃盟约也顺利签订。河西三城的交接文书、质子入长安的日期、互市的具体章程,都一一敲定。消息传到灵州,论布带着吐蕃降众在漕渠边欢呼,他们终于不用再担心家乡的战事,还能通过商路与亲人互通消息。

  次日,长安朱雀大街上搭起了庆贺的彩棚。百姓们围着回纥、吐蕃的商队,看他们带来的西域毛毯、香料,商人们也忙着挑选中原的丝绸、瓷器,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柳萱带着医女在彩棚旁设了医点,给西域商队的人诊脉,还教他们用汉地草药治高原反应,商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中原大夫,厉害!”

  慕容芷骑着马,带着轻骑在大街上巡逻,见一派祥和景象,嘴角也露出笑意。她想起去年灵州攻防战时的紧张,再看如今的安稳,忽然觉得一切牺牲都值得 —— 所谓 “威震天下”,从不是靠杀戮,而是靠让不同部族、不同百姓,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安稳生活。

  深夜,摄政王府的书房里,赵正铺开天下舆图。赵江月站在一旁,看着舆图上标注的 “盟约边境”“通商路线”“新政推行区”,忽然开口:“父亲,如今边境定、民心安、新政行……?”

  赵正抬头望向窗外,长安的灯火星星点点,映着远处的宫墙。他轻轻点头:“是啊,接下来,该是你们年轻人的时代了。”

  舆图上的墨迹,记录着从灵州攻防到盟约签订的每一步,也记录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