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巨头的橄榄枝?-《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山海客厅”成功的热度尚未散去,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平静。

  周五下午,鼎盛集团的副总裁赵宏明带着两名助理,未经预约直接出现在山海科技的接待处。他穿着考究的定制西装,手腕上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闪着低调的光泽。

  “苏总,久仰。”赵宏明伸出手,笑容得体,“不请自来,还望见谅。”

  会议室里,茶香袅袅。赵宏明开门见山:

  “鼎盛集团愿意以二十亿估值,全资收购‘山海’。”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韩梅梅倒吸一口冷气。就连一向沉稳的王磊,也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

  赵宏明轻轻放下茶杯,语气从容:“苏总可以带着核心团队全部进入鼎盛,担任‘校园业务群’高管。年薪翻倍,外加股权激励。”

  他推过来一份精美的收购意向书,继续抛出诱人条件:

  “鼎盛承诺保留‘山海’品牌,投入十亿进行推广。所有员工薪资上调30%,主理人体系全面升级。”

  条件优厚得让人难以拒绝。

  苏晚晴安静地听完,目光扫过意向书上那个惊人的数字,然后轻轻将文件推了回去。

  “赵总,”她的声音平静,“‘山海’不是待价而沽的商品。”

  赵宏明笑了,那是一种见惯了创业者从抗拒到妥协的笑容。

  “苏总,我理解你对‘山海’的感情。但商业就是商业。”他身体微微前倾,“你应该清楚,鼎盛如果全力打压,‘山海’撑不过半年。现在接受收购,是双赢。”

  “双赢?”苏晚晴也笑了,“让我猜猜鼎盛的计划——收购后前三个月保留品牌,半年后逐步替换产品,一年后‘山海’这个名字就会永远消失。对吗?”

  赵宏明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商业确实就是商业,”苏晚晴站起身,“但‘山海’从来不只是商业。”

  她走到窗边,指着楼下“山海客厅”前排队的学生:

  “赵总知道他们为什么选择‘山海’吗?不是因为价格,不是因为促销,而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赵宏明收起笑容,语气转冷:“苏总,意气用事解决不了问题。鼎盛的下一轮补贴马上就要开始,这次是五折。”

  “请便。”苏晚晴拉开会议室的门,“‘山海’会奉陪到底。”

  送走赵宏明后,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财务总监第一个开口:“二十亿......这个价格确实很有诚意。”

  “而且,”人力资源总监小声补充,“员工薪资上调30%,这对团队是很大的诱惑。”

  韩梅梅猛地站起来:“你们在想什么?忘了我们为什么创办‘山海’了吗?”

  “正是因为没忘,”王磊突然开口,“才更不能卖。”

  他调出电脑上的代码库:“这是我们刚更新的智能推荐系统,能准确预测每个学生的需求。鼎盛买得走品牌,买不走我们沉淀下来的这些。”

  苏晚晴看着争论的团队,轻轻敲了敲桌子。

  “今晚八点,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她说,“我们要把这个选择权,交给每一个‘山海人’。”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公司。与此同时,鼎盛开出二十亿收购价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下班时分,苏晚晴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员工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她看见两个年轻程序员在激烈讨论,看见市场部的女孩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见前台接待员盯着手机发呆。

  每个人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卖,还是不卖?

  手机响起,是顾淮之。

  “需要我过来吗?”他问。

  “不用。”苏晚晴望着窗外的暮色,“这是‘山海’自己的选择。”

  挂断电话后,她在工作笔记上写下:

  二十亿可以买走一个品牌,但买不走我们共同守护的初心。

  今晚,她要听到每个“山海人”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