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安葬-《掘明》

  借着火把的灯光,顾临渊也查看起战场来。

  血水已经染红了大地,血液干涸后土地再次变成了黑褐色,夜风轻轻的吹着有一种寂寥之感。

  到处都是鞑靼的残肢断臂,火炮的贯穿伤害让顾临渊都觉得这是一场残忍的屠杀,要是问他后不后悔,他肯定会说后悔炮造的少了。

  这时候顾临渊觉得古代的火炮面对密集冲锋的人群,伤害也是不小,一炮发出,就是一条血路,碰之即死,擦之即伤。

  走到伤兵营,此刻的伤兵营里充满了刺激酒精味道,顾临渊也庆幸自己有着消毒酒精,否则这么多的伤员,仅仅是感染就有可能死亡七成,现在有了酒精,等身体好了,又是一名精锐士兵。

  受伤的士兵看到顾临渊,就要起身打招呼,顾临渊示意他们好好治疗,并承诺等他们伤好了,亲自为他们颁奖,哪怕受伤了,顾临渊也会安排他们到护村队巡逻。

  这一刻所有人都面露感激之色,那些断手断脚的人更是如此,他们本以为会被抛弃,没想到首长竟然会照顾他们这群伤残的人。

  这时候如果有人说顾临渊的坏话,这群伤兵都会冲上去。

  从没有人把伤残的士兵当作英雄,顾临渊是他们遇到的第一个。

  随后顾临渊让他们好好休息,出了伤兵营。

  营外所有阵亡的将士都已经被整齐的摆放着,等待明天带回卢山埋葬。

  直到此刻永清县也没有派人来查看前方是什么状况,顾临渊派出的士兵只看到城门紧闭,仿佛城外有什么大恐怖。

  自嘲一笑,大明已经烂到骨子里了,再刮骨疗毒也不行了。

  “对了,首长,鞑靼主帅阿济格逃掉了。”王超走到顾临渊身边问道。

  “嗯,逃就逃了吧,损失了这么多八旗士兵,他回去也不好受。”顾临渊倒是看的开。

  “首长,这次被鞑靼劫掠的百姓如何处置?还有不少的金银财宝,这些还在统计中,另外有一个人说他是王爷,还叫嚣让这军队的主帅过去见他。”

  “这些百姓有多少人?”顾临渊问道。

  “大约有三万多人,在我们与鞑靼士兵交战的时候他们在后面,所以并没有什么伤亡。”

  “问问他们,是跟随我们还是回去,如果回去从鞑靼劫掠的物资里发二两银子,让他们回去吧。”顾临渊回道。

  “是,首长。”王超应声道。

  顾临渊想着这群人该如何处置,最终决定放在卢山脚下,帮助他们搭建房屋和开垦,这些人放在安河村一下子太多了,会造成安河村周围的紧张,干脆就放在卢山。

  至于会不会暴露,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保密的必要,这么大的一场战争,只要京师不是傻子,怎么都会查出来。

  这时候再躲躲藏藏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与其如此,不如直接亮出来,这场大战,哪怕是朝廷也知道这支军队不好惹,谁人敢动。

  谁家的军队能一次吃掉鞑靼的万人士兵,还都是八旗的精锐。

  就是边军面对这阵势也要退却三分。

  顾临渊知道自己以后是彻底被放在明面上了,就看朝廷如何抉择。

  本来打算把鞑靼人的尸首全部点燃,防止瘟疫的爆发,但是实在是太多了,顾临渊干脆让他们挖个坑把鞑靼的尸体堆在一起,但是首级还是全部砍下,顾临渊要把他们铸成京观祭奠死去的将士。

  至于敌人的尸体,等天亮后,永清县城里的人出来后,让他们处理吧。

  第二日天明,顾临渊率领大军回卢山,身后跟了接近两万多人,昨晚王超过去询问,有三成的百姓想要回去,王超给他们发放了路费。

  剩下决定跟着顾临渊一行人,因为他们的家都没了,而且这支军队对他们秋毫无犯,跟着他们,心中也十分安心。

  顾临渊想着之后的路该如何走,这次显露出实力,朝廷肯定有想法,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是派兵过来镇压还是过来招安。

  如果镇压,没有十万人,顾临渊还真不怕,但是大明朝现在又上哪找这十万精兵,估计后面还是要招安。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是崇祯的人,还是东林党的人。

  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卢山走去,路上没有不长眼的山匪过来袭扰。

  就连路过的逃难的百姓都是远远的避开,直到看到后面跟随着百姓,通过沟通后才知道这支军队的厉害。

  半个月后,所有人到了卢山,顾临渊让百姓住在山脚下,并派人帮他们搭建茅草屋,想要发展,百姓是必不可少的。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然上位者久坐云端,忘记了底层,顾临渊却不会忘记,有前世教员的思想,团结民众才是顾临渊的最终思想。

  两万人的吃食也是十分重要,顾临渊从山上调取了部分粮食,并派人教授他们开荒种地。

  对他们重新编册成户,算是直接管辖,并派遣军队每日山脚下巡逻。

  可以说顾临渊现在的根据地有两个半,一个是安河村,一个就是卢山的军事基地,还有半个就是湛江。

  卢山这些百姓不能随意上山,作为军事禁区,也让人对山脚下的百姓交代清楚。

  此时所有的士兵都站在卢山刚刚平整的一块土地上,都已经挖好了墓坑。

  因为是夏天,也没有足够的棺材,只能通过火化的方式处理将士们的尸体,防止瘟疫的爆发。

  “啪!啪!啪!”随着火枪营的燧发枪响起的三次发射的枪声,站在墓碑前的士兵开始将烈士的骨灰埋葬。

  “所有人,立正!行军礼!”

  “礼毕!”

  随后几十人抬着一块巨大的墓碑,屹立在众将士的墓前。

  上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顾临渊找人加急赶制的巨型石碑。

  就是为了让阵亡的将士也有着属于他们的荣誉。

  众人静静的看着工匠们把石碑立得笔直,这一刻他们甚至觉得以后能葬送在这里也是一种荣誉。

  顾临渊看着这群经历过血与火的将士们,此刻的他们眼神平静,仿佛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畏惧了。

  这一刻的他们才算是有了真正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