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海州城已然变得不同,顾临渊并未赶走福苏商行,而是实行了收税。
就连诚隆商行也实行收税政策,其他的地方顾临渊管不到,但是海州城是可以的。
成立了一个税务司,专门收取海州各个商铺酒楼的税收,税务司的成立,成员主要都是那些受伤无法继续当兵的。
他们都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也都是识字。
所以他们最适合收税,税务司也包含了海关,所有从海州码头入境的商船都要检查,除了粮食,奢饰品,如丝绸等都需要缴税。
海州因此还搬走了不少商铺,但是顾临渊并没有停下,所有人员户籍重新核查,如果有不愿的顾临渊也不强留,海州是要作为大本营的存在。
顾临渊用上次和其他地方的世家售卖的百万银两,让城外的流民开荒种地,另外修缮城墙和道路,可以说间接的养活了几万流民。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海州也算是焕然一新,之前的人脸上呈现出的是麻木,现在有了希望。
海州城内,道路整洁,地面都是青石板铺成的主路,宽敞而又明亮,城外的流民经过顾临渊安排的开荒,挖渠,也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这些新开的土地的税收顾临渊免去了他们三年的税,海州其他地主的土地,顾临渊则是按土地多少收税,这也引起了海州地主的极力反抗,但是都被顾临渊镇压,该杀的杀,该入狱的入狱,一时间,所有海州士绅敢怒不敢言。
至此,海州城的改革也算完成了一半。
精盐也在两个月内成功制作出,开始售往大明朝。
单是每月的精盐售出的利润就给顾临渊带来了二十万两的收益,这还是受限于晒盐场地的原因,产量有限。
在这期间,顾临渊让士兵开始剿匪,方圆百里,顾临渊要确定好安全范围,凡是入境海州城百里范围内,如遇劫匪,海州城全力剿匪。
短短时间,海州因为各种政策的改革而名传大明,但是也相应的遭受了地主阶级的抵制。
朝堂上针对顾临渊的弹劾奏折每天都要来上一些,可以说顾临渊是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崇祯也是因此心情变好,因为顾临渊遭受了官宦世家的抵制,这让他们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也就断了发展壮大的可能。
崇祯也不理会这些,他们的奏折越多,顾临渊面临的处境就会越发艰难,把顾临渊锁死在海州城,也是好处多多,这些奏折全部被搁置在一旁。
崇祯甚至期待满朝文武全部抵制顾临渊,这样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顾临渊还如何发展壮大。
这一切,远在海州的顾临渊并不知晓,而是继续推进改革,尤其是土地,顾临渊让税务局的人专门去催收,光是收到的粮食就有两万石之多,还有其他折合成现银的总计八万两。
海州城附近甚至出现了土地抛售的现象,顾临渊则是低价全收,然后分给了无土地的农户。
这些土地顾临渊已经声明全部归为海州官府所有,任何个人不得买卖土地,如有买卖直接收回。
另外还给这些土地免了一年的税收,一年后只收取三成税,其余七成产量皆归种植户所有。
再加上顾临渊组织流民开荒挖渠,现在的海州已经是流民心中的圣地,每天都有不少灾民往这里赶来。
现在的顾临渊在士绅眼中是异类,但是在百姓的眼中那就是为民的好官,长生牌已经出了安河村,所有惠及的百姓都在为顾临渊祈祷。
但是士绅们排斥顾临渊但是不排斥顾临渊工坊生产的物品,尤其是精盐的出现,没有了以往的苦涩味道,而且并不算昂贵。
而且海州城经商,可以得到庇护,虽然说交了商税,收益下降了不少,但是他们的经商环境得到了保证,只要在海州的工商局领到一份营业证,即可正常营业,而且还没有地痞流氓过来骚扰。
那些地痞据说全被顾临渊送去修路和挖渠了,这让海州走了不少商铺后,又新开了不少商铺。
看着逐渐稳定的海州城,顾临渊也算是欣慰了不少,这几个月可谓是顶着太多的质疑,但是都被顾临渊强硬的驳回,顾临渊现在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士绅。
尽管他们觉得自己嗜杀,但是谁要是挡路,谁就得死。
顾临渊也曾派人询问方海他们是否回来,现在海州是大本营,可以回到这边,方海说这边也已经掌控了一座小县城,放弃可惜了,暂时决定还在湛江发展,而且海船也有机会搞到。
顾临渊同意了,实在是海船这玩意,是真想要,利益太高了,要是有郑芝龙那么多的海船,顾临渊直接另起炉灶。
现在的海州捕快已经不叫捕快了,而是叫做海州警察局,里面都是退伍的伤残老兵,主要负责海州城内的治安,抓到后交由县令刘学文审判,刘学文现在唯一的作用就是审判罪犯。
整个海州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
还有几天就新的一年,顾临渊开始让所有人放假,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和警察等采用的轮值休息,其他人都休息。
卢山的士兵也都轮值,一半休假一半训练值守。
当然,新加入的新兵没有休假的条件。
过完年,顾临渊就要打算针对虎贲团的改革了,现在的虎贲团人员已经超了三万,原有的建制已经无法支撑当前作战的需求,改革是必须的。
另外经过这三个月的制造,燧发枪已经可以正式列装一个营了,这些都是以后作战的主力。
还有就是安河村小学也要改革,现在小学已经有了六百多人,其中大部分的都是士兵的家属,还有少部分是顾临渊让奚怀之找到的孤儿。
其中的聪明学生,顾临渊已经让他们尝试制作酸性物质,如果真要制作出硝酸、硫酸,那么以后的子弹就可以制作出来了,这样所有人的战力将得到飞一般的提升。
就连诚隆商行也实行收税政策,其他的地方顾临渊管不到,但是海州城是可以的。
成立了一个税务司,专门收取海州各个商铺酒楼的税收,税务司的成立,成员主要都是那些受伤无法继续当兵的。
他们都经过系统化的培训,也都是识字。
所以他们最适合收税,税务司也包含了海关,所有从海州码头入境的商船都要检查,除了粮食,奢饰品,如丝绸等都需要缴税。
海州因此还搬走了不少商铺,但是顾临渊并没有停下,所有人员户籍重新核查,如果有不愿的顾临渊也不强留,海州是要作为大本营的存在。
顾临渊用上次和其他地方的世家售卖的百万银两,让城外的流民开荒种地,另外修缮城墙和道路,可以说间接的养活了几万流民。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海州也算是焕然一新,之前的人脸上呈现出的是麻木,现在有了希望。
海州城内,道路整洁,地面都是青石板铺成的主路,宽敞而又明亮,城外的流民经过顾临渊安排的开荒,挖渠,也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这些新开的土地的税收顾临渊免去了他们三年的税,海州其他地主的土地,顾临渊则是按土地多少收税,这也引起了海州地主的极力反抗,但是都被顾临渊镇压,该杀的杀,该入狱的入狱,一时间,所有海州士绅敢怒不敢言。
至此,海州城的改革也算完成了一半。
精盐也在两个月内成功制作出,开始售往大明朝。
单是每月的精盐售出的利润就给顾临渊带来了二十万两的收益,这还是受限于晒盐场地的原因,产量有限。
在这期间,顾临渊让士兵开始剿匪,方圆百里,顾临渊要确定好安全范围,凡是入境海州城百里范围内,如遇劫匪,海州城全力剿匪。
短短时间,海州因为各种政策的改革而名传大明,但是也相应的遭受了地主阶级的抵制。
朝堂上针对顾临渊的弹劾奏折每天都要来上一些,可以说顾临渊是触及了他们的利益,崇祯也是因此心情变好,因为顾临渊遭受了官宦世家的抵制,这让他们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也就断了发展壮大的可能。
崇祯也不理会这些,他们的奏折越多,顾临渊面临的处境就会越发艰难,把顾临渊锁死在海州城,也是好处多多,这些奏折全部被搁置在一旁。
崇祯甚至期待满朝文武全部抵制顾临渊,这样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顾临渊还如何发展壮大。
这一切,远在海州的顾临渊并不知晓,而是继续推进改革,尤其是土地,顾临渊让税务局的人专门去催收,光是收到的粮食就有两万石之多,还有其他折合成现银的总计八万两。
海州城附近甚至出现了土地抛售的现象,顾临渊则是低价全收,然后分给了无土地的农户。
这些土地顾临渊已经声明全部归为海州官府所有,任何个人不得买卖土地,如有买卖直接收回。
另外还给这些土地免了一年的税收,一年后只收取三成税,其余七成产量皆归种植户所有。
再加上顾临渊组织流民开荒挖渠,现在的海州已经是流民心中的圣地,每天都有不少灾民往这里赶来。
现在的顾临渊在士绅眼中是异类,但是在百姓的眼中那就是为民的好官,长生牌已经出了安河村,所有惠及的百姓都在为顾临渊祈祷。
但是士绅们排斥顾临渊但是不排斥顾临渊工坊生产的物品,尤其是精盐的出现,没有了以往的苦涩味道,而且并不算昂贵。
而且海州城经商,可以得到庇护,虽然说交了商税,收益下降了不少,但是他们的经商环境得到了保证,只要在海州的工商局领到一份营业证,即可正常营业,而且还没有地痞流氓过来骚扰。
那些地痞据说全被顾临渊送去修路和挖渠了,这让海州走了不少商铺后,又新开了不少商铺。
看着逐渐稳定的海州城,顾临渊也算是欣慰了不少,这几个月可谓是顶着太多的质疑,但是都被顾临渊强硬的驳回,顾临渊现在代表的是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士绅。
尽管他们觉得自己嗜杀,但是谁要是挡路,谁就得死。
顾临渊也曾派人询问方海他们是否回来,现在海州是大本营,可以回到这边,方海说这边也已经掌控了一座小县城,放弃可惜了,暂时决定还在湛江发展,而且海船也有机会搞到。
顾临渊同意了,实在是海船这玩意,是真想要,利益太高了,要是有郑芝龙那么多的海船,顾临渊直接另起炉灶。
现在的海州捕快已经不叫捕快了,而是叫做海州警察局,里面都是退伍的伤残老兵,主要负责海州城内的治安,抓到后交由县令刘学文审判,刘学文现在唯一的作用就是审判罪犯。
整个海州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
还有几天就新的一年,顾临渊开始让所有人放假,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和警察等采用的轮值休息,其他人都休息。
卢山的士兵也都轮值,一半休假一半训练值守。
当然,新加入的新兵没有休假的条件。
过完年,顾临渊就要打算针对虎贲团的改革了,现在的虎贲团人员已经超了三万,原有的建制已经无法支撑当前作战的需求,改革是必须的。
另外经过这三个月的制造,燧发枪已经可以正式列装一个营了,这些都是以后作战的主力。
还有就是安河村小学也要改革,现在小学已经有了六百多人,其中大部分的都是士兵的家属,还有少部分是顾临渊让奚怀之找到的孤儿。
其中的聪明学生,顾临渊已经让他们尝试制作酸性物质,如果真要制作出硝酸、硫酸,那么以后的子弹就可以制作出来了,这样所有人的战力将得到飞一般的提升。